融媒时代的内容如何做到足够“硬核”
栏目:前沿
作者:杨凤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5 G+ 4 K+AI媒体应用实验室刚刚落户上海,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又在福州举行。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 5 G网络的面纱揭开,“智能+”的强势渗透,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媒介传播生态初步形成。网络空间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技术迭代更新的倒逼之下,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始终没有停下变革的脚步。从最初的“专业生产内容” ,到当下的“用户生产内容” ,再到人们热烈预期的“机器生产内容” ,人们对网络时代“内容为王”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一直在不断丰富、深入和强化。在可预见的未来,面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4 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的炫目“黑科技” ,内容生产如何保持始终如一的“硬核”地位,仍然需要我们对互联网传播规律和特点不断加以研究,继续增强实践探索。

  “门槛”降低,数量会保证质量还是淹没质量?

  纵观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带来的媒介技术变革,一个总体方向就是推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内容呈现从文字为主的“草根写作” ,到强调可视化的“读图时代” ,再到当下疯狂增长的短视频,实际上也就是书写表达、图像表达、视频表达技术普及应用的迭代更新过程,而每一次表达技术的更替,带来的都是表达“门槛”的大幅度降低,相对应的即是普通网民表达参与度的显著提高,以及内容信息的海量增长。

  有研究表明,在以书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互联网初期,例如论坛、博客、 BBS、微博等,尽管相比传统媒介而言,可以做到“人人都是传播者” ,但事实上95 %的书写内容仍是由3 %左右的人来生产的,其他更多只是“围观” 。此后兴起的图像表达,就明显降低了参与者表达能力的限制,扩大了参与范围。而到了今天,视频表达普及之后,非专业的短视频录制发布操作,乃至网络视频直播、对话,比图片拍摄和书写表达更加轻松容易,信息传播更加直观高效,对用户的能力限制更小更低,显然也就更受欢迎。事实证明,短视频目前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总时长比例增幅最高的应用,快手、抖音等产品的爆发,被业界津津乐道的所谓“下沉市场”浮出,说到底就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带动了网络潜在用户——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村镇用户的积极参与。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5 G网络的普及近在眼前,网络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又将显著提升,视频乃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内容形态的生产与传播“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其对内容建设的又一波强力推动,对内容生产与传播空间的更大释放,更是可以预见的。

  其实,不仅仅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解决降低“门槛”的问题。媒介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媒介技术革新,都是在客观上解决这个问题。从文字产生、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摄影、广播、电视、网络,都是围绕内容的生产和供给,为了内容更好传播、更加广泛有效地表达和到达。

  当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参与“门槛”的不断降低,给内容生产和传播带来了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质量上的新问题。理论上讲,绝对数量的增长可以也应该为更多优质内容产生提供基础和保证,但实际上看,高质量的内容却一度呈现被淹没和被边缘的趋势。网络“垃圾内容”泛滥,快餐化、低俗化现象高发,内容同质化严重,精品稀缺,虚假信息、“丧文化” 、“毒鸡汤”盛行等等,这些现象一直让我们充满忧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门槛”降低之后,所释放的内容建设新空间会在一个时段内缺乏相匹配的引导机制、约束力量和规范标准,这需要一个探索、建设和完善过程。但无论如何,最终一定会导向正轨,因为任何人也不会允许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天天充满乌烟瘴气。反观媒介社会发展史,每一次技术“门槛”问题的解决,其实都会对新的内容生态展开不同程度的质疑与讨论,最终也无一例外达成新的积极健康的生态平衡,并发展出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容形态和生产传播机制,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和提升作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融媒体时代的“门槛”怎么降低,内容在数量上如何扩展,形态上如何变化,其“硬核”地位都不可能有任何动摇,其质量诉求只会越来越高。

  披沙拣金,高质量内容如何完成“有效到达” ?

  融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传播自有其规律,而内容传播的效果反过来又会影响内容生产。传统媒介环境下,优质内容在全社会的有效到达,从生产环节开始就具备成熟的机制保障。但进入融媒体时代,原来的专业生产、编辑分发、人工审核、精英推送等环节都被绕开,传统的保障机制不再有效,高质量的内容如何脱颖而出,重新完成“有效到达” ,就成为当下的关键问题。网络空间已经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主战场,高质量优质内容必须成为网络空间主流,方能彰显内容的“硬核”地位。笔者以为,根据当下媒介传播生态特点,优质内容在生产和分发环节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其一是抢滩“头部内容” 。有研究表明,互联网内容生产模式变化后,泛滥的海量内容中,只有10 %左右能够获得90 %用户的真正关注,即所谓“头部内容” ,属于网络公共空间最具到达率的内容部分。这部分内容一般而言代表了某段时间内绝大部分网络用户的主要审美和精神需求,并逐渐被视为网络内容主流品质的标杆。近年来网络内容的IP热、精品化、专业用户生产模式等,归根结底都源于对头部内容的争夺。当下“头部内容”的质量也的确正在不断提高,一方面传统主流专业生产机构逐渐布局互联网并陆续开始发力,传统优质内容正在转型创新向网络空间渗透;另一方面大量网络原创内容开始明确致力于精品化生产,一些平台和用户积极提升专业内容生产能力,正在成长为精英化的内容生产力量。随着高质量内容抢滩头部,网络空间的内容格局必将渐趋主流化,内容生产者应当顺势而为,努力推动其进程加速。

  其二是攻破“信息茧房” 。目前,弱人工智能技术下,内容分发的算法推荐通过“用户画像”对个体的信息推送,有明显的技术局限性,可能因为个体需求的私密化和逻辑处理的固化,造成个体接受内容的单一和低劣,甚至形成完全封闭的“小天地” ,使人被算法推送的片面内容所“囚禁” ,丧失更高精神追求的主动性和机会,甚至失去内容的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这一问题已经被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和讨论。从内容传播的角度而言,有效到达就是要进入每一个个体的“小天地” 。那么,如何改进核心的推荐算法,以努力避免“信息茧房” ,保证高品质的内容不因算法规则而被过滤和排斥于绝大多数个体的“小天地”之外,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攻关课题。

  其三是跻身“社交话题” 。除了智能算法分发,还有一种内容的分发方式,就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交分发。而社交分发的基本互动点在于网络空间形成爆点的社交话题。内容一旦产生和形成了话题,就会迅速从话题“爆点”成长为内容“爆款” ,通过社交网络实现病毒式传播。这是通过强关系链实现的有效到达,其个体空间传播效果与公共空间覆盖范围都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强关系链背后的圈层化、分众化的网络空间,更容易生成集中度高的话题,也更容易在海量内容中强化“头部内容”的关注度。近年来,主流内容在网络空间正面回应时代痛点和社会关切的能力日益成熟,正能量话题的刷屏正在形成常态,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未来网络空间中,互动社交能够成为高品质内容效率最高的传播渠道之一。

  彰显主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有没有“牛鼻子” ?

  一场篮球比赛,你可以始终将视角锁定在自己最喜爱的运动员身上完成观看;一座动物园里,你可以根据自己对动物生活的喜好,从全天候无死角监控的海量视频数据中即时抽取和剪辑生成的视频内容;一场演出,你可以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集成现场所有人发布的各种角度的自媒体拍摄内容,借助人工智能合成并重现一个“现场” ……在专业生产内容和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之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而实现的“机器生产内容” ,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5 G网络时代来到眼前,网络信号传输速度和质量不再是传播的技术障碍,沉浸式游戏、 VR社交、机器人艺术创作等大量创新应用的设想、设计都呼之欲出,大数据在内容生产中的应用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进入全新天地,带给我们更加“随心所欲”的体验。

  人工智能的前提是高质量的数据,机器“深度学习”的本质是海量信息下比人类感官更加高效的信息分类、抽取、合成、应用。可以说,在“机器生产内容”时代,大数据将成为真正战略性的要素资源与建设性的基础资源,而人工智能则是对资源的掌控和应用能力。但是,未来的内容生产与分发真的要无条件交给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吗?如果我们每天欣赏的更多是来自机器人编辑的视频、软件生产的小说、人工智能完成的绘画、计算机创作的音乐,如果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只是把个体用户的内容需求完全按照投其所好的目标做到极致,那么我们就必须认真考虑核心算法的规则与人性、艺术性、创造性、成长性等主观要素的差距及纠正机制。未来,数据和算法作为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权利体现,恐怕还要人来牢牢牵住它的“牛鼻子” 。

  今天,全球互联网革命已经进入下半场,大数据距离理想化状态还十分遥远,人工智能还属于数字技术领域的“无人区” ,核心技术都在探索之中,但同时也在高速发展之中。在我们期待和憧憬其超越人类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生产效率、传播效率所能带来的美好前景时,必须深刻理解,内容永远是“硬核” ,高品质主流内容的彰显,方能确保内容的足够“硬核” 。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