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当代知识分子的“秘密花园”
——李敬泽、周大新等谈李洱新著《应物兄》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年12月26日,长篇小说《应物兄》发布会在京举行,和现场很多媒体记者一样,作者李洱也是第一次拿到样书,他有些激动地抚摸着封面,并请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为他和作品拍了一张合影。

  虽然是新鲜出炉,但李洱这部近85万字的长篇小说已成为岁末年初备受关注的现象级作品:

  首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好评如潮。李洱写这本书用了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他们等了15年。13年间,坊间有各种传言,一说李洱在憋一个“大家伙” ,一说他大概永远也交不了稿了。实锤落地之际,铿锵有声!李敬泽评价说这是一部阐释空间非常辽阔的作品;作家周大新说,这是他看到的表现当下知识分子生活最精彩的作品,可以和《围城》一比;臧永清说, 《应物兄》的出版,将在人文社的荣耀殿堂上、在当代长篇小说经典名单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次,小说旁征博引,知识含量巨大。有细心的博士生给《应物兄》做了一个统计,书中引经据典的中外典籍500部,这还不包括李洱自己伪造的,涉及生物学、历史学、古典学、语言学、艺术学、医学乃至堪舆风水、流行文化等领域丰富的知识,书中或展示、或引用、或杜撰、或调侃的诗、词、曲、对联、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小说、影视、民谣、段子、广告、脱口秀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又统一于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与活色生香的人物故事之中。

  对于李洱的创作态度、小说语言,周大新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个人能潜心13年写一部作品,这需要很大的定力。现在文坛上大家都担心被遗忘,很希望不断地、快速地拿出作品。李洱能够静下心来,一写13年,这一点我要向他表示敬意。 ”周大新说,读这部书时首先是被李洱的语言吸引: “就像吃东西一样,我们首先闻到了食品的味道。读书也是一样,首先感觉到是他语言的味道。李洱在这部书中使用的是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用语和书面用语的融合,然后再加上他一贯的幽默、反讽的语气和调子,味道非常特别,阅读时经常会忍不住笑起来,你会为他的机智、智慧叫好,越读越觉得这个家伙了不起,在语言上下了功夫。 ”

  关于《应物兄》创作手法上的与众不同,周大新说:“一般作家写作是靠故事情节向前推进,特别是我自己,但李洱不是这样,他抓住故事进程每一个细部,然后让它枝蔓横生,叙述得非常细微,细微到像是用显微镜在观察,给读者一种新鲜感和美感,他小说中写到很多物,各种各样的物,但是他说到一种物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物写足了,关于这种物的所有知识都文学化地表现出来,读者在阅读中可以获得很多知识和文学的享受。 ”

  李敬泽也给出了相似的看法: “现在大部分小说都属于急火火的,作者好像在说我有一个故事,要一把抓住你,你可别走,我下边还有故事,你可不能走。 《应物兄》是什么呢?这个是大园子,你从正门进去转转,可以,从侧门进去,从后门进去,也行,你正着转、倒着转、在哪儿转都行,都能让你坐下来,都能让你觉得有意思。 ”

  《应物兄》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 ,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所有相关者。围绕着济大著名的几位老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乔木、考古专家姚鼐和古希腊哲学专家何为老太太,还有世界级儒学大师、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程济世先生,以及这些大师众多的门生、弟子和友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儒学复兴大业就此展开。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指出,《应物兄》的一个特点是,读者面对看似非常明白的文字、非常明白的故事、非常明白的人物,但是又不太敢轻易说自己看明白了,因为李洱在这些明明白白后面总藏着些什么。首先,李洱不是特别高产的作家,但《应物兄》憋了13年,在新时期文学40年的历史上是凤毛麟角的,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很多作者一两年可以出一部长篇,至于网络文学写手的产能就更高了。虽然写作的快慢不足以成为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志,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它的确反映了一个作家对文学的基本态度。其次,简单从文体上来看, 《应物兄》似乎没有多少创新,但读完以后又觉得作家在文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评论家说这是一部最烧脑、知识点最多的小说。李洱到底想干什么?把大量的知识潜入到小说里面,给小说带来什么?给读者带来什么?这些值得好好研究。

  在臧永清看来, 《应物兄》既是极其具象的又是极其概括的,它充满了小说的丰盈的细节,又举重若轻地将先贤的思想成果化为精彩有趣的人物的言谈、心理认知活动。他说:“ 《应物兄》是一部有着巨大野心的书,它要呈现思想史上曾经发生的争锋、对话及衍变。在现代性的哲学观照下,怎么把知识和思想史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化为一部小说所必需的行为描述,李洱做出了极有价值的建构,把历史叙述跟知识分子的在场感结合得如此贴切,这在我们的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是第一次。这部意味复杂的、微言大义的、有趣耐读的小说,将在很多层面上引发阅读的共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阅读习惯构成挑战。对于小说这门艺术而言,只有创作者给自己设置了难度,它才会不断向前发展。而读者,欣赏小说艺术的人,应该迎接这个挑战,跨越这个难度,在今天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里,静下心,慢阅读,你一定会发现《应物兄》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