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作家与晚成的文学
栏目:观察
作者:傅逸尘  来源:中国艺术报

  “80后”们是真正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被打上了深深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烙印,其思想、观念、个性、阅读、语言、表达方式等都与上几代人不同。作为早熟的一代,“80后”作家进入文学写作的时间较之父辈作家们大大提前,其题材大都集中于写校园、写青春、写恋情,而且语言风格大都唯美华丽,略带感伤,且带有强烈的自我乃至自恋意识。“80后”文学的喧嚣和浮躁,肯定跟商业运作和媒体炒作有关,但“80后”作家自身的文学焦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代际概念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文学批评的关注,更不要说主流文坛的认同;在纯粹的文学意义上,“80后”文学既没有对话者,也没有文学性的发展方向。生长于一个缺少文学批评话语引领和经典作品谱系参照的生态环境—— “80后”文学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可想而知。

  与此相对应,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引人关注的“70后”文学,在经历了21世纪初年的短暂沉寂之后,便开始迅速进入经典化的流程。学院派批评家们也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射在这一略显晚成的代际群体。事实上,以作家的出生年代概括和划分文学群体的做法,与以时间或政治事件划分文学史一样,都暴露出理论批评话语的无力。我们的文学思维和批评观念几乎完全被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所笼罩,而这些批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统摄当下个性多元、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于是,出版商与媒体合谋,将传统文学批评挤出了“80后”文学的狂欢场域。

  如果说文学批评界对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作家群体的划分与命名尚含有某种学理性的话,对“80后”文学的命名则显露出暧昧与含混的态度,这种暧昧与含混表征了批评界对“80后”文学的冷漠与不屑。“80后”作家对主流文学的逆反与抗拒,并倒向出版商与媒体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之举。毫无疑问,文学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大规模拓展已经成为21世纪初年文学最为显要的标志性变化。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出版商与媒体对“80后”文学的青睐与推崇,并非基于对“80后”写作的文学价值的认同,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其背后的庞大的文化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以韩寒、郭敬明、春树、胡坚、孙睿、小饭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始终没能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认可。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被市场裹挟的“80后”文学撇开主流文学批评的规训,游离于传统文学体制之外,呈现出非常规发展的状态。

  徐艺嘉是“80后” ,却不属于“80后文学” 。尽管是文二代,在高中阶段也曾写出过长篇小说《横格竖格》 ,但她的成长却遵循着好学生与乖乖女的轨迹,离那个热闹非凡的青春文学场尚远。真正开启自觉的文学追求,或许还要从军艺文学系的读研生活开始说起。

  记得2010年深冬的一个午后,在导师朱向前教授操持的“红星论坛”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徐艺嘉。那时她刚刚从北二外考入军艺文学系读研,初入军旅的她见到生人,目光中闪动着不安和羞怯;彼时的我,正式结束了两年的驻站军事记者工作,且刚刚从将近半年的海上生活重返陆地,曾经熟悉的文学话题于我已有些索然和陌生。那个下午的论坛主要围绕“80后文学”展开,徐艺嘉的表达之流畅凌厉以及对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她跟随向前老师一起写文章、做研究、搞课题,虽然接触军旅文学时日尚短,但评论文章已然写得有模有样,深得向前老师的信任和赏识。与此同时,两条腿走路的她,在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其他文体创作方面屡有斩获,三五年间,已然初露新锐气象。虽然并不属于喧嚣一时的“80后作家”阵营,但徐艺嘉的文学观念和写作经验依然与青春叙事紧密相连,无论是长篇小说处女座《横格竖格》 ,还是为她带来“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的《我们都缺伴儿》 ,事实上都是青春叙事的一种面相。

  “80后”文学的起始和源出其实正是青春写作,即十三至十九岁的中学生们,在青春期的迷惘与躁动之下,选择了文学作为宣泄情感、缓释压力、排遣孤寂、交流思想、施展才华的精神家园。长久以来,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在“成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存在着一个空白地带,中学生题材被我们的主流文学忽略掉了。因之,当1997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启了一个课堂之外、属于中学生们自己的独立而自由的文学空间时,当少数获奖作者在媒体的渲染之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年轻人的新偶像时,一个数量庞大且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年龄群体的文学激情被迅即点燃,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青春是“80后”文学最重要乃至唯一的写作资源,“80后”作家们的青春期体验与前辈们的巨大断裂,成就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表达。然而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曾经青涩单纯的少年们如今大多结婚生子,为人父母。“80后”们早已不再是单纯、幼稚的代名词,曾经属于“80后”的一张张标签已经顺其自然地让渡给了“90后”甚至“00后”们。“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代际命名,其文学概括性已经散佚。

  逐渐走向成熟的“80后”文学内部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80后”作家的逐渐分化也使得“80后”文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以“后青春文学”来描述当下“80后”文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似乎更加贴切。与前期主要依托网络写作、商业出版、文学市场的发展模式不同,当下的“后青春文学”呈现出对主流文学的价值的认同和向传统文学发展轨迹的归并趋势。既往印象中的“80后”作家群已经不复存在,很多偶像派写手或固守商业化写作模式,或逐渐淡出文坛,更多像徐艺嘉一样的新锐作家突破了商业文学机制的遮蔽逐渐浮出水面。坚守文学理想的青年作家已经或正在摘掉青春的面具,转而寻求对更为复杂辽阔的生活场域的展示和对更为深沉高远的精神空间的营构。伴随着青年作家的成长、成熟,“后青春文学”的生活幅面和题材领域将更为阔大,情感体验将更为复杂,思想主题亦将更为深刻。曾经早熟却又注定晚成的“后青春文学” ,也将全方位介入21世纪初年的中国文学流变,展示其独特的文学本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