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书目:强评弹艺术之路
栏目:观察
作者:海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篇评弹《林徽因》剧照  上海评弹团提供

  自1952年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创演第一个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以来,中篇评弹已历经问世、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目前已成为与长篇评弹比翼齐飞的主要表演模式之一。中篇评弹亦称中篇书目,据吴宗锡主编的《评弹小辞典》 “中篇书目”条述,“中篇形式适应了建国后评弹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并符合许多希望一次听完一部书目的听众的要求,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所有江浙沪的评弹团体都竞相创演中篇评弹。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各种中篇评弹作品已达200部上下,深受广大城乡评弹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然近年来,有议论认为,历史上苏州评弹的节目形态就是长篇,而中篇不是按照评弹本体规律自然生成的常态样式,因此,创演中篇要仔细思量。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中篇书目的存在?中篇书目在新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这倒是很值得大家来见仁见智地讨论一番,以求得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苏州评弹。

  中篇书目是评弹艺术与时俱进的优秀历史形态

  任何一门艺术的表演模式,都是该门艺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存与活动的历史产物。中篇评弹的横空出世和渐臻成熟,符合评弹艺术进入新中国这一特定时空阶段的发展逻辑,是评弹艺术与时俱进的优秀历史形态。

  首先,中篇评弾是评弹受众与市场发生重大变革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原先传统的长篇评弹模式,除了在江浙沪乡镇的酒肆茶楼及码头小书场还有一定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市场受众外,在城市范围已经失去了新中国成立前那种以姨太太、老板小开和城市有闲阶层为主体的拥趸群。在积极进取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新环境下,广大工薪阶层与青年学生根本没有大段的悠闲时间和浓郁兴趣去听“连台本戏”式的长篇评弹。因此,在城市各类较有规模的剧院与书场的舞台上,通过三至四回书目的安排,在2至3小时左右时段内集中表演一个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的中篇评弹便应运而生。因其充分符合和适应了广大城市评弹受众的审美趣味与时间安排,因此甫一问世便好评如潮,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篇上演后,仅在上海一地就连演连满达数月之久,听众数量据称超过20万之众。

  其次,中篇评弹是评弹表演的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前,评弹演员都是个体经营的民间艺人,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背上三弦琵琶,通过城乡“跑码头”就可“扬名立万” ,维持生计。毫无疑问,这样势单力薄的艺人结构与经营方式只能说唱传统的长篇评弹。而新中国成立后这方面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951年第一个国家级评弹艺术剧团“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正式成立,首批参加的“十八艺人”正是当时声名显赫的评话与弹词艺术家。这种评弹艺术组织结构的变动,为统筹调度众多的优秀演员,集中力量来演出中篇评弹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再者,中篇评弹是书目表演内容与艺术形象塑造发生重大变革的产物。中篇评弹的优秀书目,大体可分为原创与改编两大类,但其共有的特点是,故事情节集中,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丰富。用评弹术语而论,中篇评弾多为“肉段书”“关子书” 。在此种表演内容的需求下,在某些中篇书目中,根据人物特点和塑造需要,将弹词演员和评话演员组合在一起同台演出,充分发挥评话演员“大书一股劲”和弹词演员“小书一段情”的表演特色,能起到各展所长、珠联璧合、为书所用的审美效果。如据古典名著《水浒传》改编的中篇评弹《林冲》 ,就根据书中塑造诸如林冲、贞娘、张教头、鲁智深、高俅等不同经历与性格的艺术形象的需要,将弹词名家蒋月泉、刘天韵、张鉴庭、姚荫梅、杨振雄等与评话名家唐耿良、张鸿声、吴子安等有机整合在一起,其综合艺术表演水准之高与个性化审美价值之重,是单纯用评话演员或弹词演员来参演所难以企及的。实际上,观诸历史,从长篇评弹的单个档发展到男双档和男女双档,再发展到中篇评弹由男女弹词和评话演员协同表演的三个档或四个档,评弹艺术的外部表演形态一直是处于自然和动态的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从哲学角度看,这种演进态势的内核本质,是包括评弹艺术在内的所有艺术样式共有的。

中篇评弹《雷雨》剧照  苏州评弹团提供

  中篇书目是强评弹艺术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中篇评弹是评弾艺术表演模式与时俱进发展的逻辑结果,因此,其反过来对于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正面的积极影响。举其要者,至少有二:一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培养了一大批评弹艺术的青少年爱好者,这些人现在虽都已进入暮年,但至今仍然是评弹艺术的忠实粉丝和主要受众。二是发展了评弹表演艺术流派,如蒋月泉的快蒋调、朱慧珍的女蒋调的形成,都得益于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创演;又如蒋月泉的“徐公不觉泪汪汪”和徐丽仙的“情探”等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曲与唱段,也莫不是在中篇评弹的演出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

  应该客观地看到和承认,时至今日,中篇评弹与长篇评弹已同为评弹艺术表演模式之精华所在。由于在架构中篇演出班子时必然会从演长篇的佼佼者中挑选,因此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演长篇是立评弹艺术之本,是传承与培养评弹演员表演艺术的基础平台;而演中篇则是强评弹艺术之路,是锤炼与提升评弾演员表演艺术的必要途径。在当下整个评弹书目体系中,中篇评弹已是蔚为大观,在总体的数量与质量上堪与长篇评弹并驾齐驱,交相辉映。在这里,特别应该看到的是,进入新时代后,中篇评弹更有其独到的艺术优势与审美作用。在评弹艺术作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中篇评弹以表演内容与形式上的辩证统一,正在乡镇城市化和城市文化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中篇书目要真正成为强评弹艺术之路的重要依托,其创演必须精益求精。这就是说,必须精心组织作者的一度创作与演员的二度创作;必须精心组织排演,从长篇书目中着力汲取艺术营养,充分借重与发挥老一辈知名艺术家的指导与监理作用;也必须精心统筹演出的长周期安排与分阶段修缮计划,力争打磨出经得起时间和受众考验的新经典作品。

  中篇书目创演精益求精,还必须提倡跨地域、跨机构的艺术合作与人力协同。由于当下某一个评弾艺术机构的演员实力难以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弹全盛时期相匹,因此倡导中篇评弹编演阵容的跨地域、跨机构的支持与交流尤为重要。一些评弹机构以特邀、特约或友情参与的方式,借他山之石,补己玉之不足,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举措。这非但可以使新的中篇演出取得“开门红” ,而且作为一种艺术样板,对其后本机构中青年演员续演及其艺术水平提升也大有裨益。这方面,在近些年来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 《雷雨》 《牵手》 《徐悲鸿》和《芦荡枪声》等演出中,可以看到这种令人欣慰的探索和运筹。

  质言之,要使中篇书目切实成为强评弹艺术的重要途径,就必须努力遵循评弹艺术自身的演进规律,抓住中篇表演模式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本质,着力打造故事好听、情节生动、主线清晰,人物鲜活、关子突出、表演精湛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传承和创新发展评弹艺术,作出新的时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