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观
栏目:观察
作者:宋修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非常鲜明的人民观,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与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形成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又是站在新时代中国的新高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新要求,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人民观的历史传承

  为全人类求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近现代中国艺术发展历程来看,“艺术为人民服务”是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强调艺术的功能和“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恩格斯早在1844年的《大陆上的运动》一文中就写道:“德国人开始发现,近十年来,在小说的性质方面发生了一个彻底的革命,先前在这类著作中充当主人公的国王和王子,现在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而构成小说内容的,则是这些人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 ”

  19世纪中叶,随着列强入侵、国运衰微,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面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深重灾难和巨大耻辱,先进知识分子和优秀艺术家不可能置身度外,他们必然要以文艺为旗帜,以笔墨为号角。

  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写道,欧美各国学校里、社会里、家庭里都充满了美术和音乐的趣味,但中国没有美术,真是最致命的伤。“社会没有美术,所以社会是干枯的,种种东西都没有美术的趣味,所以种种东西都是干枯的,又何从引起人的最高情感?中国这个地方若缺知识,还可以向西方去借,但若缺美术,那便非由这个地方的人自己创造不可。 ”所以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和“美术革命”的口号提了出来。文学作品中开始集中出现“人力车夫”这一作为受压迫者的典型形象。美术作品中,传统文人画中诸如《携琴访友图》这样充满雅兴的题材开始为《狮吼》与《虎啸》这类具有民族觉醒与奋起隐喻意义的作品所替代,到后来便出现了诸如许幸之的《失业者》和《流民图》这样表现颠沛流离苦难生活的美术作品。艺术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底层大众。国立北京美术学校首任校长郑锦早年以画仕女图而著称,后来为中国第一本专为农民编写的识字课本《千字文》配了大量插图,以淳朴可爱的劳动者的形象为主,还创作了一位老农牵着一头毛驴郁郁独行的名为《日暮途远》的作品,充满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大批怀抱革命理想的艺术家们聚集在延安宝塔山下,美术系的师生们一手拿画笔与刻刀,一手拿枪,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鼓与呼。也就是在这一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问题。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针对中国革命的实际任务和中国艺术的实际发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决当时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为人民大众服务” ,并特别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之后,鲁迅艺术学院诞生了古元的《减租会》 、彦涵的《豆选》 、王式廓的《改造二流子》和力群的《人民代表选举大会》等一大批反映解放区人民生活新气象的并具有鲜明民族形式的20世纪中国经典美术作品。

  报效祖国、追求民族大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艰难历程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始终不渝的根本方向,是一百年来中国优秀艺术家在“以美育代宗教” 、以笔墨丹青为时代号角的奋斗历程中形成“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的根本原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观,正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义来对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方向提出的新要求。

  人民观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观,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人民观一脉相承,又凸显出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观在文艺事业中的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在新时代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为人民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感人至深、催人奋起的艺术形象;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吹响时代号角,创作出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新时代中国造型,为新时代中国人民塑像,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与共识,投身新时代中国的建设发展。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本质特点,认识到新时代中国是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继续前进。

  其次,艺术创作的方法是深入生活、扎根到人民之中,艺术创作的内容要反映人民的奋斗和创造,表达人民的感情和愿望,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道:“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还列举了曹雪芹和鲁迅的例子,说明只有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处境的深刻洞察,才能创作出不朽的经典。概览古今中外经典文艺作品,几乎都是通过对时代典型人物的命运刻画来反映当时最本质的社会特征,没有对人的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同身受的关切,是不可能创作出能够打动当时人们心灵并传之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的。所以,文艺工作者必须走出“小我”的象牙塔,深入到广阔的生活之中,直面当下的生存现实,关切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忧乐普通人的冷暖人生,才能真正创造出艺术高峰。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明优秀文艺作品要经得起人民的评判:“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马克思是在论出版自由时提出这样鲜明的观点的,是在“从承认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上的意义来说”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直接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理论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文艺把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的根本原因。今天,人民的文艺鉴赏水平与评判能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人民已经不再仅仅作为艺术表现的单纯的“客体” ,而是艺术鉴赏和许多交互艺术的共同创作完成者,能否从文艺中获得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获得盎然的生活旨趣和崇高的情感体验,获得思想的升华和前行的力量,就是新时代中国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观,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人民” ,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因为他们分别是领导革命的阶级、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革命战争的主力和革命的同盟者,这些占总人口90 %以上的人民大众是实现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最主要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 ,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所有力量,是在中国大地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的13亿多中国人民,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的集合。这就为文艺工作者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新境界。

  人民观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从“站起来” 、“富起来”走向“强起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文艺吹响前进的号角凝聚奋斗的力量,新时代中国人民需要文艺振奋精神、强健心灵、提升审美素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 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讲道:“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观,必须着眼于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矛盾,着眼于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时代要求。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等问题,明确指出了部分文艺作品中出现的颠覆历史、是非不分、低级媚俗、胡编乱写等现象。显然,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意义退场付之阙如、道德沦丧方向迷失等等问题在文艺领域中都有反映甚至是比较典型的体现,文艺工作者群体内部出现阶层分化,一些文艺工作者和人民之间的距离在拉大,一些文艺工作者甚至不惮以丑化人民、丑化领袖、丑化英雄的作品来博人眼球,特别是迎合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形象的诋毁。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文艺工作者之所以追求奢华、过度包装,是因为资本力量的介入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要求文艺工作者守住寂寞、耐得清贫显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支持和推动文艺工作者真正深入现实生活,深度参与社会变革,深刻理解时代家国的变迁与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从而创作出能够激励人们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经典力作,使人们在审美鉴赏中能够从现实的琐碎、物欲和娱乐中解放出来,避免沉溺于资本操纵的流行文化艺术中而消解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真正成为新时代“强起来”的中国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人民观,正是立足新时代中国人民走向“强起来”的新高度,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提出新时代中国文艺工作者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为中国人抒写,为新时代放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新的文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