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在大地腹部的深切呼吸
栏目:视线
作者:黄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匍匐在大地腹部的深切呼吸

——读丘树宏长诗《中国梦·大交响——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余光中说:判断一个诗人是“小家”还是“大家” ,要看他的主题与风格,“小家”可能只有某个主题或某种风格写得比较好,但“大家”却能够融会贯通,主题更多,风格更多变,思想更深刻。丘树宏的宏大题材长诗如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 、大型交响史诗《海上丝路》 《南越王赵佗》 《冼夫人》 ,以及历时十年,今天完整亮相的长诗《中国梦·大交响——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告诉我们,诗人正用丰盈的人文精神浇铸出一棵棵思想的大树。

  《中国梦·大交响》可谓一首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诗史” 。它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特意选择的十二节点上的标志性重大政治事件——“真理大讨论”“十八个红手印”“又一个‘遵义会议’ ”“特区之‘特’ ”“小平南巡”“无形之手”“港澳回归”“奔小康” “中国的脐带断了” “和谐之歌”“中国梦:初心回归”和“新时代颂歌”共十二个章节有机组成。正是这样宏大的诗歌架构,以及典型的意象选择,经纬出了这样一首厚重的长诗力作。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呼吸。诗人的脚步走到哪里,呼吸就在哪里。无论身在何处,如不能虔诚地匍匐在大地的腹部,就不会汲取天地“真气” ,也不可能真切地聆听、思索、感受到大地之上万物的悲喜荣衰。丘树宏是亲历并参与了40年改革开放的诗人,同时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当特定的时间节点与记忆的底板撞击共鸣的时候,便是他汪洋恣肆的笔尖不必去写只需流淌的时候。于是,凝气成水积水成溪的《中国梦·大交响》便悠然而生。诗人在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诗性演绎中采撷了中国的“脐带” 、中国梦等时代感很强的诗歌意象。既有对中国改革开放主旋律的忘情鼓呼,又无意地在诗行间融入了对历史深沉的忧患、思考。要完整地理解诗人的作品,既要读出他字面的意思,更要揣摩其微妙的字内蕴藉、弦外之音。静心一行行阅览《中国梦·大交响》 ,读者会咀嚼出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底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的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必须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昭示我们,一位有良知、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应该是真诚而有大格局的。因而,当一切真善美或者假丑恶对诗人敏感的神经剧烈撞击之时,正是诗心发轫、诗情勃发的创作契机。而整合这种力量之后,情感与思考必然会由内向外辐射,这才是诗歌价值之所在。 《中国梦·大交响》是一首政论性的抒情长诗。用心感受其朴实简约、风行水上的诗行,想必可以感觉到干净文字的温度及其对现实深度关切的精神宽度。因为作为诗歌大家,一定要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活,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充满热爱、充满憧憬;同时,要全方位关注生活、介入社会、走进现实。政治抒情诗的写作,主要是“大我”写作,一定要跳出“小我” ,站在客观和公正的角度,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立场,站在社会和时代的前沿,站在综观历史的高度,既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又需保持自我的个性、特点、风格、立场和抒写方式。当然,政治抒情诗并非只有“颂” ,而排斥“讽”乃至鞭笞。有良知的诗人、有见识的学者、有勇气的文人必须直面、铮鸣,以求疗疾医患、复兴华夏的灵丹妙方。“颂”中有“讽”是真实、是良知、是责任,也是一种胆识与突破。丘树宏以自己的诗歌实践,尤其是政治抒情长诗为中国诗坛的主旋律创作提供了新的文本,辟出回归初心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