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王珂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王珂

  艺术家如何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我认为应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让艺术家真正树立人民观。文艺作品是否以人民为中心,评判的尺子不在文艺界和艺术家自身,而是在人民群众中。作品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体现。社会上那些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的作品肯定是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背道而驰的。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需要加强对从业者的监督、教育和引导,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可能生产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作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艺术家作为社会风潮的引领者应该旗帜鲜明,不能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二是让艺术家静下心来。首先,艺术家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在市场进入艺术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要及时跟上。让市场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文艺繁荣的同时,也要从根源上遏制住市场对文艺创作的不良影响。此外,相关部门应尝试对艺术家的职业操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制度,在引导从业者自省自律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一味逐利,丧失对质量、品位追求的艺术家进行提醒。其次,给艺术家充分的创作空间和创作自由。造成艺术作品脱离生活、脱离人民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艺术家本身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不愿意深入生活;另一方面是艺术家有创作热情,热爱人民,愿意扎根群众,但是受到各种制约,没有时间深入一线,充分调研,安心创作。这种情况应不是个例。文艺创作有其特殊性,需要把艺术家从案头和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投入到生活和群众中去。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保证正常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是要把精品意识、精品标准真正贯彻到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对于各种专业领域尤其是国家级展览、奖项、协会成员、学术头衔等要极严格把控,宁缺毋滥,重塑学术威严,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在全行业营造公正、严谨、求实、敬业的良好氛围,为克服浮躁多出精品创造社会氛围和制度保障。

  四是国家要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对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加大宣传力度甚至进行政府采购。尤其对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育方面教育功能独特而市场号召力不高的题材创作更要加大力度,避免市场上只注重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娱乐至上的作品大行其道。可以通过特定题材创作的资金扶持,把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引导到以人民为中心、歌颂真善美上来,从而促进创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