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大河开凌》剧照
吕剧《大河开凌》是一部向信仰致敬的作品。该剧讲述了一出燎原于鲁北农村、经历过战争烽火、浸透了几代烈士鲜血、中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的传奇。在这个传奇中,真理的光辉热烈而真实地照亮了黄河三角洲,党的初心生动而温暖地点燃了贫苦大众的心。在大的历史环境下,运用独特的视角聚焦于一个平凡、普通、甚至有些愚昧的农民,通过一个普通农民与书的相遇、相护、相知、相救、相依、相守,完成了人物由普通人向革命者的变化。通过护书吓尿了裤子、看坡吓破了胆子,到东家屋里摔壶子,把马大胡子当菩萨拜、冒死闯火场抢书,最后舍爱献书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戏剧动作,完成了对人物性格的个性化塑造。透过“迷糊”这样一颗洒落在鲁北平原上的黄河水珠,折射出初心、理想、太阳的光辉。全剧注重作品的风格化、人物的性格化、剧种的品格化、叙述的戏曲化,力求题材宏大、故事传奇、构思独特、人物丰满,刻画了共产党员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视死如归地为国家、人民奉献一切的初心,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思想逐步觉醒和成长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省吕剧院创排《大河开凌》 ,旨在纪念这些伟大时刻,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向热爱国家、忠于党的无数革命先烈致敬。抚今思昔,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在那些战火纷飞的残酷年代,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他们“敢教日月换新天” ,即使掉脑袋也要“主义真” ,其“忠诚于党”的坚定理想信念至今还在鼓舞着我们的斗志。
该剧故事发生在1927年至1976年山东广饶县城和刘集村,但据历史事件记载应该定为三大块时间,其中剧情进程是两大块:一是1926年的正月十五及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到抗战爆发;二是1941年1月左右,日军及伪军扫荡刘集村。还有“一头”“一尾” ,应该视为或定位为1976年初春左右。
空间的具体又抽象是本剧的特点,也是难点,“一头”“一尾”的烈士墓地和广饶县城两个地点好把握,刘集村是难点。刘集村是全剧的故事主发地,剧中人物的聚集地,矛盾冲突的积压地和爆发地。剧中刘集村是个泛地理概念,具体到戏和人,地点随戏随人变化,自由灵动。于是我们看到,时而村街、村路,时而麦地、谷坡,时而农家草屋,时而东家当院,转而东家堂屋,刚在“新雨”闺房,转而“迷糊”柴屋。正钻苇荡,突窜火场,一会儿村公所,一会儿牢房等等。这部戏以“闪回”的手法引出主人公和核心事件,引出本剧的能指与所指,进入顺时针的既相对完整又跳荡自由的叙事结构。
在前期的座谈交流中,有专家表示, 《大河开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小人物反映大事件,诠释大主题。的确如此,这部剧不但写了一个小人物与《共产党宣言》的命运和关系,与时代的命运和关系,还写出了中国民众尤其是乡村民众在《共产党宣言》指导下的觉悟,写出了普通民众与中国革命解放事业的联系过程。这是题材本身的温度与情感的浓度,也是这部戏的高度。我们就是要打造这样一部“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剧目,就是要讴歌、塑造这群人,这群“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
“大河开凌”就是一颗形象的种子,它让我们想象这样一幅画卷:“大河,自然的河,母亲河,黄河。冰封于冬,二月一到,春风猎猎地一刮,大地回暖,桃红梨白,河面冰裂,一河春水涌动,掀撅着炸开的冰凌如野马脱缰般地狂奔疯蹿,那季节,那动静,那气势,那劲头,那挣脱,那撞击,那速度,那节奏,那感觉,那横冲直撞,那排山倒海,那摧枯拉朽,那澎湃汹涌,那炸天裂地,那气吞山河,那万千气象! ”《大河开凌》又有特殊的含义:“大河,思想的河,心灵的河” 。一部《共产党宣言》破冰而来,让中国人从百年黑暗中划破精神的冬夜,让思想冲破牢笼,让心灵的大河开凌,让思想的大河开凌,奔向春天,奔向光明,奔向灿烂的新天地!
这是发生在山东本土的故事,吕剧是山东的本土剧种,我们要用自己的戏曲演绎自己土地上的故事,所以本剧立足实际,追求生活化、乡土化、时尚性和实验性。一个小人物,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车夫,因为《共产党宣言》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绑在了一起。他总是被动,但在被动中又不断地做出主动的选择。从中,也投射出本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两极性。事件本身的两极性,书与人关系的两极性,人物身份、阶级地位、人物关系的两极性,人物性格内在和外在的两极性,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与相貌外形的两极性,人物地位和行为极大落差的两极性等等。
1920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首次译成中文,正是这版油印册子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炬。很多人不会想到,作为存世不多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中的一本,历经无数战争炮火依然得以留存,竟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紧紧相连。
这是部“大书”“厚书” ,刘集村的农民没多少文化,对其承载的厚重未必真正读得懂;对主义、制度、政党这些话语的深重含义,很难搞得明白。是什么支撑他们宁可舍弃生命而不舍弃《共产党宣言》呢?这来自于他们的纯朴,这是农民的生命底色。他们虔诚地相信, 《共产党宣言》为他们着想,里面有他们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把这本书看得神圣无比,这种朴素的理念成为坚定的信仰。在今天,它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作者为山东省吕剧院院长)
相关链接
吕剧《大河开凌》全国首演
本报讯 山东省吕剧院创排的吕剧《大河开凌》日前在济南举行了全国首演。这是山东省吕剧院2018年的重点创作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也是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入选剧目。该剧由陈鹏、王新生编剧,导演李利宏、作曲家栾胜利、舞美设计刘鹏等组成创作班子,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彭丁煌指导设计,董家岭、焦黎等知名演员领衔主演。据悉,吕剧《大河开凌》首演后还将在山东省内巡演,在不断演出中磨合、修改,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打磨提高,边演边改,以勇攀高峰的精神实现完美的舞台呈现。
(张初一)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