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是民间文学作家马汉民的一部仿吴歌体叙事长诗,他用13000行的诗笔,也是史笔,记录了一个典型地方:蒋巷村,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常德盛。这部长诗最初于200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5年后,在马汉民即将启动续篇写作之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民协、江苏省民协、苏州市文联和常熟市文联等共同举办了苏州白话长诗《常德盛》研讨会,与会学者认为,这部长诗写出了一个贫困、疫病、落后乡村的变迁历史,写出了我国乡村改革开放新生奋斗的历史,写出了常德盛这样一个立足农村、立足家乡、彻底改变农村贫穷面貌的最基层的村支书的奋斗史。
为当代农民英雄造像
写作叙事长诗《常德盛》 ,对马汉民来说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马汉民早年参加革命,是一名新文艺工作者和民间文学作家,发表过《孟姜女》 《五姑娘》《冯梦龙》等多部长篇叙事诗和传记文学,是江苏省吴歌学会会长。马汉民一直奔波于农村,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间作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马汉民值得敬佩之处是,他用文艺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常德盛朴实无华的故事,讴歌了时代英雄。 ”中共苏州市委原副秘书长汪长根说。
长诗的主角常德盛,在苏州远近闻名,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党的十六大、十八大代表。他所成长和工作的蒋巷村原来是一个穷土恶水、血吸虫盛行、偏僻闭塞的地方。1973年,他担任村支部书记之后,怀着“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信念,五十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辛勤耕耘,把蒋巷村建成幸福美丽的家园。
马汉民熟悉农业、农村和农民,也一直在这个领域耕耘。1996年春夏之交,汪长根向马汉民讲述了常德盛在农业改革中创造的诸多奇迹,他当即就有了“去看看”的想法,去看过之后就涌起了创作的冲动。“农业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党中央每年所发的一号文件,大都是针对农业的。假如能打开蒋巷农村这扇窗户,世人就能看到,农村改革经过认真的实践,连续五千年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也能转型升级,获得历史性的大转折,这是一个大主题,也是全国人民最关心的主题。 ”马汉民说。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话语铿锵,既有个性特征又有时代特点,积淀的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盼富、想富、求富,想改变自身命运的心声,凝聚的是当代中国农民回应发展致富奔小康时代召唤的精气神。常德盛带领全村400个劳力,送瘟神、治水、改变土地面貌,像当代的愚公一样,持续十多年,靠着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肩挑背扛,硬是把千亩低洼地填高了一米多。贫瘠的土地上小桥流水、树木苍翠、瓜果飘香,蒋巷村渐渐发展成全国新农村的示范村。
这些既平凡又充满英雄气的事迹被文化老兵马汉民写成了560多页的叙事长诗《常德盛》 。台湾民间文学学者金荣华评价:“马汉民先生的这部《常德盛》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诗。传统所谓史诗,或称英雄史诗,内容都是战争故事,所谓英雄都是战场上的英雄。但排除困难,百折不挠地带领群众,战胜灾荒,发达经济的,也可称为当代的英雄。 ”
用传统歌谣书写新人新事
从文学史上来看,文学分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家也会取材民间文学,但多是取用民间故事的情节,音乐家取资于民歌的,则主要是旋律和曲调,像马汉民这样采取“在抒情中叙事、在叙事中抒情”的民间文学形式,以民歌体裁和风格写作当代叙事诗的,则彰显了他的文学态度和创作新局。
马汉民善于巧用吴歌的艺术技巧。民间文学前辈贾芝曾评价这部长篇叙事诗:“这是一曲本土歌,更是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英雄的正气歌。 ”“采取传统歌谣形式,将我们时代的新人物、新事迹娓娓道来,既诗情画意,又不失水乡风情;既通俗流畅,又不失诗歌语言的艺术性;语言清新刚健,故事跌宕,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
中国是诗歌之国,苏州是山歌之乡,讴歌英雄、反映时代是我国诗歌包括民间歌谣的重要传统。马汉民是从事歌谣工作的,他一边写,一边去歌乡,把写好的部分读给歌手们听,试读期间,有人泪流满面,有些地方,又让人哈哈大笑, 13000多行的长诗花了马汉民一年多时间。
马汉民深知,写真实人物,文学具有“双面绣”的弊端,有可能失之夸张和添油加醋。所以他另辟蹊径,选择了民间文学作为载体,深入蒋巷村的“民间口头史” ,通过民歌体的生动讲述,着重探索常德盛的精神品质,希望读者从“蒋巷”现象中看到中国最基层的农民、村官、基层党员的胸怀、智慧和自信。
“ 《常德盛》的内容主轴,是常德盛个人的诗歌体传记,常德盛生于蒋巷村,一辈子工作在蒋巷村,所以和他工作相关的点点滴滴,就是一部蒋巷村的诗歌体村史。 ”金荣华说,常德盛的工作就是带领村民不断地抗涝、抗旱,依照政策发展农业、提高产量,再以集体经济跨足工商,开创一片新天地,所以长诗也是一部系统反映新中国农村农政的演进史。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认为, 《常德盛》接续了《王贵与李香香》的传统,不仅提供了研究中国基层政治和农村变革的范例,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
文艺创作要与时代同行
在《常德盛》出版15年后,这部作品再次进入评论家、诗人和民间文学工作者的视野,他们思考的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无愧于时代?
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这部长诗的启示是,当代社会并不缺少时代英雄,不缺少精彩故事,也不缺少讴歌英雄和讲述故事的人才,如何让英雄的精神发扬光大,关键是要构建鼓励讴歌英雄、发现故事、激励人才的社会环境,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表达方式。
“文艺必须首先明确为什么人服务。文艺作品要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马汉民说。在出席研讨会的同行看来,他用一部接地气、有暖气、讲正气的作品,引导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真正做到了“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
马汉民现已85岁,当年深入蒋巷村采风时也已67岁。他说:“写《常德盛》是一次探索,是一次向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的机会。 ”他笔下主角常德盛,在蒋巷村奋斗了50多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为村民服务,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 ”
这部长诗让人们看到一段历史的缩影,也寻找到一股前行的力量。“我的初衷,是将《常德盛》写成中国村官的典型人物,是蒋巷村史,是中国农村转型升级史,农村精神史。 ”马汉民说。
马汉民用诗人的笔和智慧,常德盛用村支书的锄头和勤劳,完成了他们各自的宏大叙事。
如今,距离这部长诗的初版,已经过去了15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蒋巷村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农村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马汉民表示,在即将启动的《常德盛》续篇里,希望能对中国农村的新问题和新课题提供一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