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剧照
如今的观众获知世界的方式和路径多种多样,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充溢着观众的视域,审美口味与期待视野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革。中国电视剧太需要观众持久的关注,否则稍有不慎,则会江山失守,加上网剧发展日新月异,风头正健,曾经一度稳定的电视剧观剧时间,正在被逐渐分化蚕食,由此,中国电视剧必须在这一场激烈的观众争夺战中亮出自己的必胜绝技,方能坚守阵地,转危为安。日前的一部台播剧《急诊科医生》在持续走高的收视率中完结,虽口碑褒贬不一,但能在如此焦灼的电视剧观众拉锯战中绝处逢生,创造收视佳绩,引发舆论关注,也恰恰反映出了当下观众对于电视剧新的审美口味与审美需求。
想要观众买账,诚意是第一资本
医疗剧作为行业剧的一个主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倍受全世界电视剧创作者的青睐,因其专业性特点,大大满足了观众对于医疗行业的好奇心理,同时,作为医生或患者的观众,又会不自觉地把生活中对于医疗领域的既定认知和惯性思维带入观剧体验中去,因此二者之间产生的抵牾和对峙,又使观众产生新的审美快感。由此,医疗剧本身具有吸引观众视线的先天优势。但这种优势的基础和关键,是准确的专业性呈现,否则任何一个瑕疵或破绽,都有可能击溃观众与之刚刚搭建起来的信任桥梁。
细细数来,中国医疗剧的创作频率不算太慢,成长历史也不算太短,但至今鲜见口碑、收视率俱佳的爆款剧集,有些甚至还被审美疲劳的观众冠以“披着医疗剧外衣的情感剧” 。而这常常是过度追求欣赏性,却忽略了专业性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正是缘于这个因素的考量, 《急诊科医生》在剧本创作伊始就请来了专业急诊科团队全程保驾护航,在做足了功课后,以真实的病例为蓝本,历时8个月制作完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部医疗剧,它所秉持的严谨和自律。虽然还是会被挑剔的观众挑出诸多瑕疵漏洞,但在艺术真实以及细节把控上,已然诚意满满。最起码不会让观众因一台不专业的手术或是一双女医生的高跟鞋就此弃剧。毕竟信任感是将观众带入作品语境的一个门槛,是之于观众情感最起码的尊重。
当然,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盲目地照搬生活,而是追求在美和善的大前提下,按照创作者的美学理念,运用艺术的加工、提炼、概括等手法,表现生活的本质风貌和情感认知。急诊室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的科室,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突发事件,这里更像是一个微观社会,在生离死别中上演着人生百态,冲刷着人性的底色。一部电视剧不可能对于急诊室的种种事件摹本都做到艺术的还原,因此事件的选取更需要高度的淬炼,该剧在选取事件中直面当下社会的尖锐矛盾,直指医患纠纷、医商勾结、教育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少年……不回避、不躲闪,既不怪诞,也不煽情,忠实地照进现实,从容地剖析生活,同时映照出不同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心理,汇总在生死语境中,让观众客观地审视医学道德和生命伦理,从而知人论世。
见人、见事、见真情
国外电视剧以及网剧的观看渠道大多是通过网络,因此在时间的选择上集中、自由,但对于观众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目标性,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电视剧观众都会选择在网络上看电视剧。但台播电视剧的播放时间相对固定,更需要观众持久而稳定的关注,因此需要满足各个年龄段主流大众的欣赏口味,也更需要与观众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纽带,将观众迅速卷入剧中所呈现的戏剧情境,使之体会生活以外的生活,时代以外的时代,甚至是领受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唯恐避之不及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与剧中呈现的故事充分胶合在一起,不断地深化和升华。
事实上,这个过程是观众在每个自我的人性层面,不断地追求和抗争。但这一切的前提,首先是剧中要有“人”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到:“说何人,肖何人” 。 《急诊科医生》自播出起,就引发网友热议,其中最多的槽点是关于女主的人设,更有网友辛辣点评为“圣母白莲花” 。江美琪,高学历、高颜值、高情商、高医德,但并没有被观众“圈粉” ,答案很简单,某种角度上说,这是一个脸谱化的戏剧人物,纵使她是完美的,却单薄得如同一张剪纸的侧影。剧中有一句台词,被反复提起: “医生不是神,而是人”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其忠奸善恶又怎可能如此泾渭分明,人性是复杂的,矛盾的,她的性格缺陷一定不是编剧的强行植入,类似于父母双亡后的心理创伤,而应该是一种还原为普通人的人性起点,从一而终地自然流淌,只有这样,围绕着人物所发生的一切中心事件,才具有了戏剧张力。
相比几个主角的职场厮杀和情感归宿,倒是有几个单元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件猛然地击中了我的心。譬如那个喝农药自杀的少女,母亲在得知孩子不久人世后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不谙世事的少女依旧嘟囔着赶紧回家复习。我本身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考试发挥失常后的不理智已是常态,看罢这个“别人的故事” ,流罢“自己的眼泪”后,心有余悸,反思良久,不能释怀。另如那个在爆炸中救人牺牲的准新郎,在生命的最后,他默念的一句台词“我后悔,我真不该救她,我应该自己跑掉的。 ”试想一下,如果他这时候念出的台词是“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救了一个孩子,我死得其所” ,哪种才是高级的表现手法,不必赘言。类似这样的小事件还有很多。可能我作为一个母亲,能够触动我的是这个层面的故事,那么作为其他身份的观众人群,可能被打动的又会是另外的故事。因此,我认为,之所以此剧能够创造不错的收视率,还是因为观众在这个电视剧中看到了人的人情冷暖、爱别离苦,具备了一颗普通人的心,具备了与更多普通人交流情感的可能性,从而促使普通观众本能地产生了情感趋近。
别忘了那些许的留白
如果说单元剧的戏剧结构是该剧的一个优长,那么同时它也成了该剧的一个短板。追剧的过程相信很多观众能感受到该剧情节异常紧凑,矛盾冲突异常复杂,几乎是在一个又一个病例上下场中持续推进。事件的接踵而至,一个个医学案例和背后人际关系的探讨,始终让观众紧绷着一颗心, 。但在抛出了问题的同时,却似乎忘记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换句话说,或许是创作者太想从患者的角度剖析社会问题,却一定程度忽视了对于医生性格的塑造,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为什么这部戏主角的人设那么似曾相识,男主女主情感戏常常令人不免尴尬,所着意的价值诉求往往难逃说教意味。
该剧在一开始就设置了三条主线:三位主任医生职位之争,男主女主情感纠结,女主父母死亡真相。但过多琐碎的非主线事件和冲突,并没有很好地与主线形成有机链接,反而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作品内在主题意向的释放。太过直白和彻底,是否夺走了观众思维延伸的罅隙?对比另一部的医疗剧《心术》 ,虽然也遭到了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在当时也引起了关注和反响,甚至影响了诸多年轻人对于从医的职业选择,是因为《心术》从始至终塑造的是医护人员,所有情节和冲突的制造,都还原为对于医者个体人性的深入剖析,因此,观众看到的不是刻意拔高的医生形象,也不是浅尝辄止的现实讨论,而是由每个医者的个体矛盾塑造过程中,逐渐升级显现出的关于社会矛盾的探讨。
其实,全能全知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对观众的斜视,这也是当下诸多影视剧存在的通病,大量事件信息,太多人物出场,超出了观众的预期,填塞了观众的思想,由此不能坦然地与主人公一起经历未知事件,肆意流淌情感,找寻事件的弦外之音,人物的性格也难免苍白无力。
总之电视剧想要引起大众的关注,实属不易,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和魄力,在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的前提下,逼真地刻画人物心理,寻找人性的伟大,从而形成有深度的文本,揭示藏匿在日常生活精微处的社会现实,回归生命的真实表达,才能抵达观众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