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如何在新时代建构总体性视野
栏目:前沿
作者:本报记者 邱振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11月17日,由《南方文坛》杂志、中国现代文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方批评30年》首发式暨第八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系列活动在广西桂林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以及陈晓明、陶东风、李建军、吴俊、张新颖、陈汉萍、王尧等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南方文坛》 2017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也在当天举行。当天的“今日批评家”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以“新时代与文学的总体性视野”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研讨。论坛由广西文联副主席、副巡视员、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梁飞,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伟林主持。郭运德在发言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几代仁人志士的美好追求,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新时代对文学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第一是历史的维度。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应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延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未来文学创作的底色和背景。我们要把历史赋予的巨大优势,转变为在新时代的创作动力。第二是现实的维度,在新的历史时代,文学应捕捉我们时代发展的脉息,发现时代进步的趋势。我们无论是从事创作还是批评,都应该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发展的课题,反映民族的精神。第三是全球的维度,一个国家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化艺术,都不可能独立去发展。我们的文学就需要进入到人类共同的审美创造中,去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和追求。第四是自我的维度,文学确实要遵从创作者自身的感受。只有真正地面对内心、面对生活、面对世界,我们才能够获得真诚的文学表达。这样四个维度,就把历史的纵深感和我们从当下生活中获得的鲜活信息,以及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我们内心的感悟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在未来不断推出能够代表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在论坛上,众多学者认为,新时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那么,作家应如何在新时代建立起文学的总体性视野,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秀明说,这个话题绝非是一种简单的政治性和临时性的姿态,而是一个立意高远、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强烈现实意义的话题,有着文学演进的自身内在逻辑。当代文学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再向前推进,日益由“跟跑”走向“领跑” ,有一个对自身所处的时代、社会进行准确判断和理论引领的问题。当代文学面临的考验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如何书写和表现我们这个巨变的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就从历史高位为我们如何准确认识文学所处的时代及其历史方位,提供了新的也是超越专业性的更大的总体性视野。新时代里,文学何为?它能否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中华民族的新史诗,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体系和范式?我以为,其中很重要和关键的,就是能否重视“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及其现实主义传统,做好“内源性”资源承续这篇文章,并给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必要指出,强调文学反映新时代,并非返回原来反映论的旧轨,对时代作机械的、简单的、迎合性的展示,而是对之作能动的、审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士强说,我前一段时间写了关于新世纪诗歌的一篇文章,实际上也就是对近年来诗歌创作的一个总体性评价。我认为诗歌创作值得肯定的特点有:网络的快速发展所推生的自由、开放的态势;多元化的诗歌格局;本土性、现实性与中国性的增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则包括自我炒作,缺乏自律,门槛降低,低水平重复,辨识度不高等。如果对诗歌进行总体性观察,我认为它的活力是大于它的危机的,走在一个继续前进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金春平说,不管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凭作家有限的经验去带领整个时代或者参与到历史中,可能是变得越来越难。近几年盛行的非虚构写作,某种意义上也是作家对自己经验有限性的弥补。当前,很多个人主义的写作成了个人隐私、心灵隐秘的平台。如何重新启动个人化叙述去描述时代的整体性,一个可能的方法是使用跨学科的大文学的意识。这样才能逃避个人经验的有限性,从更广阔的视野描述时代。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勇说,我们提倡文学的总体性视野,意味着可以在日常生活及其叙事中发现历史。要想还原日常生活的本意及其丰富性,应建立起表现日常生活的多重视角。这种写作是把打碎的花瓶重新拼接成一个完整花瓶的过程。以日常生活作为方法的写作,其实是提出了重新思考宏大叙事,以及如何阐释中国现实和中国经验的问题。

  文学的总体性视野这一命题,不但为文学创作提出了启发,又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打开了哪些思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说, “时代正以巨大的力量重塑着我们的思想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日常感受和经验。这对批评家带来了挑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立场,用什么方法找到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对这些问题,如果缩小到专业领域来看的话,其实还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在新时代如何去看待文学批评的地位?我在前不久有篇文章追思我的导师钱谷融先生。钱先生留下的最具魅力的遗产就是他的人格力量,他的一生诠释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乱世逆境保持自尊,又如何在顺境坚持操守。文学批评不仅是一种专业行为,同时是指向我们自身的反思。既然走进了新时代,那么,作为个体的批评家,以什么姿态、立场和价值观与时代对话,在新时代发言,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上海巴金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 “面对新时代中文学的总体性视野这样的要求,我们的文学评论者、研究者有一点是值得反思的,就是太过专业化的教育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高校里所谓的通才教育,实际是达不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样能够超越本身的专业,或者说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专业化,可能对我们认识这个更广阔的世界是有帮助的。我见过研究李白的研究生,连关于杜甫的论文甚至杜甫的诗都不大认真看,这种研究有多大价值,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广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彭林祥说, “新时代”的概念,是十九大之后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词,这也对批评家提出了要求。目前的中国, GDP已位居世界第二。经济上的强大需要强大的文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 。而我们当前的文学批评是否有自己的自信?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带有浓重的西方烙印,那21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界是否需要反思我们的思想资源?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陈祖君认为,文学的总体性视野,对于文学批评来说,应该包含对作品多元化、多层次的意蕴的观察。今天的文学创作,不管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和戏剧,不同文本之间的艺术水准相差很大,而我们的批评往往是鼓励偏多,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混乱的、良莠不齐的局面。我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某些问题,而不去分析和批评文本的质量。其实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总体性的文本,集合了政治的、经济的、审美的等方面各种各样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需要怎样的批评标准?这也是文学的总体性视野所应包含的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