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最初并没有“鲁郭茅巴老曹”这一说法。“鲁郭茅巴老曹”一词并非自动形成的,而是一项被建构的“命名”工程,是在大陆“毛泽东时代” ,经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政治家和以王瑶、丁易为代表的文学史家联手建构、共同打造的一项文化工程。而四十年来台湾学者新文学史著中“鲁郭茅巴老曹”书写,却呈现出经典的另一种“面貌” :其一,“鲁郭茅
巴老曹”在史著格局中由大陆的“中心化”变为“去中心化” ;其二,“戒严”时期台湾文学史家的“鲁郭茅巴老曹”书写服务于国民党“反共”需要,打上鲜明的意识形态烙印,同时在一些具体内容评价和阐释上,又有意无意疏离这种意识形态化趋向,坚持客观性评价标准,整体上呈现出意识形态偏见和学理立场相互并存的吊诡现象。其三,“解严”之后,两岸文学史家对于“鲁郭茅巴老曹”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趋同倾向。“鲁郭茅巴老曹”在两岸的不同命运,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学“经典化”的不同路径特征,表现出启蒙、救亡、革命的维度与人性、自由主义、本土化维度的区别。
古大勇: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