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戏曲剧本,更需要仔细考虑创作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故事的精神是否与现代人生活体验有连接或对比的地方,叙述或编排的手法又能否令观众感觉合情合理、自然投入。
——毛俊辉
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
——蒋述卓
开显文艺评论特有的“汉语性” ,也就是特有的“人文性” ,这不仅对当代中国人的文艺创造有根本性的规范意义,对人类整体性的艺术创造也能发挥、实际上已经发挥过极为有效的影响。
——汪涌豪
“意象”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因为意象普遍存在于东西方。中国现代戏剧在东西方交汇的文化氛围下,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过程中,可能性很多。
——卢伟力
粤剧《魂牵珠玑巷》剧照
3年前,香港演艺学院成立戏曲学院,著名戏剧艺术家毛俊辉受聘为首任院长,学院开设了香港第一个颁授艺术学士学位的粤剧课程。在今年8月下旬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毛俊辉透露,明年3月的香港国际艺术节,他受邀启动一个粤剧新浪潮计划。
让中国戏曲展现一种跨文化的艺术新貌
在戏剧领域,毛俊辉学贯中西,接触过世界上各种传统表演,他尤其感慨中国传统戏曲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虽然21世纪的今天,中国戏曲未必像上世纪那样活跃和人才辈出,但戏曲大部分的主流剧种还是延续着它多姿多彩的艺术生命。 ”然而,让毛俊辉最关注的是,与外国朋友分享和交流中国戏曲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距离和落差。怎样让更多人认识甚至欣赏中国戏曲呢?中国戏剧人的首要工作是什么呢?他试图找到一些线索和方向,期待中国戏曲有机会面对世界时能展现一种跨文化的艺术新貌。
以世界上颇为成功的跨文化创意产品——莎士比亚戏剧为例,毛俊辉指出,莎剧的舞台生命绝对不是单靠文字的流传,而是经过一代代人的演绎而延续发展下来。就说在英国,尽管在语言上保留了最正统的继承,但表演手法一直不断地在变、在更新,以至于今天的观众对他们在舞台上看到的莎剧能接受、能理解,而不会把它当作博物馆的东西看待。
借鉴莎剧的经验,中国戏曲在今天需要如何开拓渠道,以便在未来可持续发展呢?毛俊辉建议,首先从戏曲的剧本入手。今天的戏曲剧本,在提供戏曲表演艺术空间的同时,更需要仔细考虑创作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故事的精神是否与现代人的生活体验有连接或对比的地方,叙述或编排的手法又能否令观众感觉合情合理、自然投入。剧本只要有思想内容,有可演性、可观性,能打动观众,至于怎样向国外的观众推介中国的戏曲,其形式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提倡要弘扬传统文化。反过来,也需要去思考“何为文化传统” 。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
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 “原道” “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
所以,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当下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蒋述卓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稳固和强大的,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总有保守与变革这两种力量在相互对峙。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变革者会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
努力开显文艺评论的“汉语性”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主题是“文艺评论与中华文艺的创新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当下中国文艺以及文艺评论的发展,应该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信、自省与自强,活化传统,创建出基于中国经验之上的文艺发展体系,为解决人类精神世界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呼吁,充分尊重并发扬传统资源,努力开显文艺评论的“汉语性” 。他解释道,所谓“汉语性”不仅指传统文艺批评皆用汉语书写,故需符合汉语的逻辑与规范;也不仅指今天的文艺批评应当在批评的用语与方式上更多顾及传统趣味,体现传统的格调与意境,而是想从根本上指出,中国人对于文艺的实验与知觉,从来都基于主体活泼的生命体验,其目标既在明道与增德,也在养性与怡情,并且有时增广道艺与涵养德性两者很难分开。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现:传统戏剧表现,生旦净末丑及其喜怒哀乐的表现均有一定之规;书法中指法讲厌押钩格抵,运法讲落起走住叠围回藏;绘画中有画谱画传;诗歌创作强调缀章、属对、调声与病累等程式讲究。汪涌豪列举出以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程式表现,他指出,面对层层形式因构成的传统负累,今人的创作能否回到古人真正的初心、回到传统真正的根本,确保创作能真正具有中国趣味与风格才是重要的前提。
“中国人谈艺论文,从来以主客交感的形象为基础,以不脱经验的感性媒介传达超验的审美体验,既浓缩和凝练了一己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觉解,又充满着能动性与生命力,决然可成为人类艺术批评话语系统中独到的一极。 ”在汪涌豪看来,开显文艺评论特有的“汉语性” ,其实也就是特有的“人文性” ,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当代中国人的文艺创造有根本性的规范意义,对人类整体性的艺术创造也能发挥、实际上已经发挥过极为有效的影响。
中国学派的戏剧分析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戏剧是想象的艺术,在中国古典戏剧中,明台可昼可夜,空台上天下地,三尺舞台,演尽世间悲欢离合。在当代社会,如何体会中国戏剧戏之所在呢?
香港艺发局委员及艺术评论组主席卢伟力一直以来在中西文化语境中思考中国古典戏剧的“核心” 。他认为,中国古典戏剧所创造的意境,跟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音乐、中国建筑等等艺术甚有相通之处。但戏之为戏,并非单单是艺术家心灵所创造的生命感觉和情绪,戏剧必须要落实到一定的意志、行动、故事情节和生命处境来,因而就涉及人物与环境的互动,涉及戏剧框架的建立。
他进而比较中西方戏剧:传统西方戏剧学的核心是行动。不过,中国人却少用“行动” ,而用“事”“关目”“情”“趣”“味”等来分析戏剧。中国古典戏剧在角色对人生、对世情、对命运有所体认之后、在角色肉身已毁灭之后,戏剧行动仍然继续,因而一些形上的生命形态(例如鬼魂)就被创造出来,以疏解不公义。比如,元杂剧的“悲剧节奏”有不同于西方悲剧的结构:苦难-回应-体认-升华。这些结构也许对未受过中国戏剧训练的西方人是较陌生的,但其内在形式也反映了人性的崇高。
中国戏剧批评如何分析中国戏剧,而且能够调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呢?卢伟力认为“意象”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因为意象普遍存在于东西方,作家运用意象,表达难于言表的复杂思想,古已有之。在中国,意(意思) 、言(表达) 、象(意象)是一个概念的三面。它们虽然看来有点含混,关系却不复杂。读者或听众首先接收的是作者的言,从而得象,继而得作者之意。因此中国意象学派有说法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中国现代戏剧在东西方交汇的文化氛围下,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过程中,可能性很多。中国学派的戏剧分析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卢伟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