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崇高精神讲述中国故事
——评议“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丛书
栏目:观察
作者:李炳银  来源:中国艺术报

  报告文学应当是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是感应社会的神经,是应对社会生活的手足。报告文学对于当前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不需多谈。作为“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丛书主编,具体到其中的每部报告文学作品,我们力求向读者传递一种能够个性独特地体现中国精神的对象。可到底什么样的题材对象方才可以纳入“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这样一个概念内涵,在策划起始阶段我们还是花了很多心思。此前,有不少的文学作品,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讲中国的专制、愚昧、落后和丑陋的地方,指望以此换得外人的一些稀奇和掌声。但这些内容,岂能代表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的主体本质特性,代表真正体现中华文化悠久、灿烂、辉煌,中国人忠厚、勤劳、智慧和奋发等精神品质呢!所以,弘扬中国文化精神,需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和自持的行动。“中国精神”这一概念宏大,但它是由许多的人和事体现的,所以,我们就着眼当下的一些个性人物,以为写出、写活这些人物故事的行动精神面貌,也许就可以从不同的对象侧面表现出鲜活具象的中国精神,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并有思有得。

  一 礼赞当代军人,抒写家国情怀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这套丛书中有两部作品正是礼赞当代军人的,其中一部是沙志亮的《刀尖上的舞者》 ,另外一部是赵雁的《太空双子星》 。 《刀尖上的舞者》真实生动地讲述我国第一个航母舰载机英雄飞行员戴明盟人生成长和不断走向杰出的故事。戴明盟如今所从事的飞行任务,是一个技术要求极其高难且非常具有风险的活动。但是,戴明盟依靠他对祖国的使命担当和多年刻苦严格的飞行训练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性地实现了驾驶国产歼- 15战机在航母上的降落起飞,为航母尽快实现战斗力作出了特殊重要的贡献。戴明盟真实的现实人生和韧性勇敢的奋斗故事,很好地体现了一个军人无私的家国情怀和机智顽强的战斗性格,是提供给人们的十分精彩的中国故事。 《太空双子星》清晰生动地勾画了两位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平凡却伟大的人生追求与奋发历程,生动描绘了她们在飞行员、航天员训练及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也很深情地描绘了她们的爱情、家庭及特殊而普通的社会生活情景等。作为我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的刘洋和我国首位太空授课老师的王亚平,她们的表现,为浩瀚的宇宙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为中国人探索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将中国人的身影牢牢嵌入太空,她们以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包容和战胜了所有前进道路中的艰辛与樊篱。 ”她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相契合的。这些弥漫着艰辛、神奇、智慧、英勇、崇高等丰富精神情感的故事内容,对于读者认识刘洋、王亚平这两位杰出的女性人物和中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刘洋、王亚平的航天经历及其此前的入列飞行员、航天员等人生故事,其中存在着很多足以给人启示和促进激励的内容,是可供青少年效仿的英雄故事。自然,这样的人物和独特的航天故事,也是充分个性化地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形象故事的对象。

  老实说,这两部作品由于被写人物戴明盟、刘洋和王亚平的特殊身份,又是现役军人,所以一线采访花费了沙志亮和赵雁这两位作者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沙志亮接到这次创作任务后,在采访对象训练任务非常繁忙、别人很难接近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多次对戴明盟进行十分密切的接触采访,加上沙志亮本人就是军人,他对于军人精神的把握特别到位,对戴明盟的描述也特别真实生动且富有激情。我记得,书稿第一时间传过来的时候,我阅读时激动得不能自已。看到为了不影响儿子的飞行训练,戴明盟的父亲戴雨林临终前依然叮嘱妻子,告诉儿子“为国尽了忠,就是最大的孝” ,我当时就落泪了;看到我们英雄的试飞员经过多时精心艰苦的严格训练,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降落后人们激动的场面时,我又一次掉了泪。整部作品,沙志亮都用心结构故事框架,注重细节描述,再加上语言流畅,富有节奏,读来特别打动人。而赵雁呢,她工作生活在中国航天员队伍身边,又因为女性的特殊条件,曾与刘洋、王亚平有很多的接触了解。在具体创作过程中,赵雁最终确定了以短小故事来串精彩人生的这一写法,内容上取舍得当,叙述方式简洁精巧,描述时重在人生哲理开掘,将社会现实生活、人物命运故事、航天科学信息、纯粹高洁精神情感、坚毅勇敢和智慧个性等包容在一部作品中,读来酣畅淋漓,启人深思。

  二 塑造典型人物,传递向上之气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一项重要创作任务。讲好中国故事,更应该关注现实性、密切接触真实对象,塑造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 (习近平语)

  作为“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丛书之一种, 《讲诗的女先生》讲述了当代中国鲜活的文化人生故事,书写了一生为中国古典诗词继承和传布无怨无悔付出的叶嘉莹先生这样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叶嘉莹先生怀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她一生从未忘了祖国,忘了故乡。她曾说:“诗词的根在中国,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生存延续的命脉。我的根也在这里。 ”她几乎一生都处在古诗词的濡染浸润中,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构成了现今中国社会生活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也是中华文化精彩展示与奇妙感受抒发的山峦与河流。叶先生一生,经历了国破之哀、亲亡之痛、牢狱之灾、丧女之祸,却能够遇挫不折,遇折不断,以瘦弱之躯裹一颗强大的内心,自疗自愈,同时传递出向上之气。作为“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人物,叶嘉莹先生还为中国古典诗词海内外传播殚精竭虑、耗费了巨大心血。文化背景的差异给中国古典诗词的海外传播造成的屏障如何突破呢?叶嘉莹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始将西方文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使古典诗词在当代“再生” ,焕发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讲诗的女先生》展示叶嘉莹先生为中国古典诗词海内外传播而生发的巧思匠心和独特智慧,将其深沉热烈的爱国精神和突破创新精神汇入中国精神这一内涵。作者江胜信是位年轻并富有才情的记者,也是报告文学作家,在《讲诗的女先生》一书创作中,江胜信沉酣叶先生的世界,以清丽雅致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讲述,真实、细腻、生动地描述了叶嘉莹的曲折人生,诗化的精神情感和事业追求道路,非常深入仔细地探询和表达了古诗词在叶先生人生事业中的存在意义和独特作用,描绘了叶先生为继承、研究和传布中华古诗词的美妙价值所花费的大量心血及生命的付出故事,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动人,人物性格鲜明,文化人生蕴含十分丰厚。

  由许晨创作的《 “深潜”院士》 ,讲述了“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的故事。“蛟龙”号潜入深海的成功,虽然是中国几代很多科学专家和相关人士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作为总设计师,徐芑南功不可没。徐芑南在66岁时,放弃身在海外的舒适生活,受命担当总设计师重任,此后不顾年迈毅然回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试验,终获成功。他的这种国家至上、勇于担当和无私创造的作风,具有非常动人的力量。

  由郝敬堂、樊琴创作的《好大一个家》 ,书写了新疆维吾尔族老妈妈阿尼帕与丈夫阿比包,用自己几乎一生的真情和艰辛劳动付出,养育自己和收养来的6个民族的19个孤苦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求学、婚姻等日夜操劳,无私付出。这是一个真实生动地体现伟大母爱和高尚人性精神情怀的作品,是一个非常生动地诠释各民族相互依存团结共进的作品。作品主题庄严深情,富有动人的魅力和很宽厚很现实的精神情感意义。

  由余艳创作的《家国万岁》 ,用真实的文学激情和感性流畅的语言,舒展从容地叙述了何继善疼痛的童年战争记忆和此后的人生目标与坚毅追求,将一个自觉地担当国家民族重任、自小立志报效国家的少年、青年、科学家浓重的家国情怀和无怨无悔的人生性格等,很好地给予书写报告。主人公何继善的人生成长及命运故事,与中国的一段历史交集在一起,主人公身在其中的直接现场感受与选择奋发,非常具有史志价值和个性特点。由一个被敌机轰炸而感到恐惧、痛苦、愤慨的少年,到后来矢志报国,在地质勘探,在页岩气探矿等高科技领域独领风骚,被世界各国科学界所认可尊重的科学家,是一个从立志到经历曲折直至成功的中国故事的精彩演绎。

  三 情节有趣生动,讲给青少年听

  在策划出版之初,我们曾提出这样一个思路:体裁为报告文学,但要站在学生读者可以理解和感受的角度来创作编写;结构匀称,章节既可以单篇独立,又可以连篇成文;要讲好故事,写好细节,情节丰富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干净,读起来有味道,富于言说性。在出版过程中,创作者沙志亮、许晨、余艳、郝敬堂、江胜信、纪红建、赵雁、唐哲等人与出版编辑田俊萍多次精心打磨书稿,精益求精,为的就是真正为青少年创作且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口味。

  像《沙漠著绿》由唐哲创作,反映了颇具中国经验和智慧的“库布其模式” ,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反映扶贫攻坚的真实故事。作品将治沙和扶贫目标结合到一起,全书用20章51节的布局和篇幅展开叙事,在主题多样的呈现(如产盐、修路、种树、治沙、追求绿色、兴办教育、服务社会等)的过程中,巧妙地用一个个真实生动有趣的故事,将王文彪、高毛虎、张喜旺、陈步宁等人的坚毅性格和现代观念精神及命运改变情形,都给予了简洁生动的描绘。

  纪红建的《雕刻人生》 ,真实地描述了著名雕塑家雷宜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作品集社会历史信息、人物坚毅的艺术追求、生命情感和雕塑艺术体会经验等知识于一体,蕴含丰厚,故事人物生动,性格突出。最初选取这个题材,一是因为雷宜锌本人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雕塑即是经历很多曲折最后由他创作,在当地落成时,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并给予高度赞扬,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另外一方面,雷宜锌本人的艺术之路特别适合讲给青少年听。不管在何种艰难环境下,雷宜锌追求艺术的目标坚定,性格执着,不惜心血投入,所以终于历难越障地走向了成功,在雕塑艺术领域开拓出自己的天地。雷宜锌在文前寄语中,这样对孩子们说:“学习成绩只能陪你一时,兴趣爱好却能伴你一生。 ”对于刚处于人生道路迈步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这无疑是语重心长的,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