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哪吒》剧照
自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以来,一个天真活泼、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的小英雄哪吒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由绵阳艺术剧院制作演出、董妮编剧、沈亮导演的儿童剧《哪吒》在绵阳上演,用儿童成长的视角重塑哪吒,在人性的丰富和童趣的贯穿中拓展了哪吒形象的当下蕴涵。
《哪吒》依旧把人们最为熟知的“哪吒闹海”情节作为叙事中心,通过祈雨、降龙、龙怒、取义、重生、探海、逐鹰7个段落,展现哪吒从人到神的转变过程,呈现的哪吒形象与众不同:他有些调皮,却充满爱心;他有些任性,却敢于担当;他有些稚嫩,却明晓事理。哪吒不再是过去影视作品中塑造的神,他更像是生活中邻家的孩童、一个真实的人。该剧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把一个深植于民间、具有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合乎当代儿童观众审美心理和价值认同的转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心灵的成长,感受到了他情感世界、生命历程的不断变化。编剧没有停留在对传统哪吒形象的亦步亦趋上,而是“蹲下身”来寻找这个形象与当下社会、当代儿童生活相契合的方式,努力“唤醒”经典人物身上的情感元素。表现“闹海”过程不是创作者的初衷,重要的是揭示“闹海”前后心灵上的成长,并把大爱、担当、信任等元素贯穿其中,让哪吒的形象具有更多的人性、更丰富的童真。
作为一部儿童剧,该剧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主要表现在:
第一,追求戏剧表达与趣味表达的融合。哪吒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就在于他“闹海”的行为顺应民意、合乎民众对于正义战胜邪恶的朴素的情感。该剧以“闹海”展开情节,闹出了新意。以往的作品中,龙王是恶势力的象征,四海龙王兴风作浪,扬言水淹陈塘关;危急关头的李靖是软弱的,他无力阻止恶势力的破坏;万般无奈之下,为了百姓免受水灾,哪吒悲愤地自刎谢罪。但《哪吒》一剧,除了善于挑拨离间的龙老二让人可憎外,龙王、龙太子等都不再是恶的象征,龙王因醉酒耽误了降雨,龙太子则是因贪玩儿偷走了降雨令牌,正因为他们自身的疏忽、不务正业,才导致了陈塘关大旱的发生。李靖也不再是懦弱无力的,他时刻关心哪吒的成长,在灾难的紧要关头还敢于担当、自我牺牲。人物形象的陌生化重新构架起了“闹海”的前因后果。重在展现每一个当事方所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过度渲染反面力量的邪恶和恐惧,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嫉恶如仇的观念,是该剧在立意表达上的创新之处。当戏剧表达不再沉重、严肃,舞台呈现自然也就轻松、趣味起来。海底世界的赛龟比赛童趣盎然、龙宫的装饰风格犹如童话王国,就连太乙真人也从过去正襟危坐的神仙变成了老顽童式的角色。从这些富有童趣的情节、桥段可以看出,创作者是在用儿童视角塑造人物,用儿童观众最熟悉的生活场景拉近观演距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教化、实现情感的共鸣。
第二,追求当下视角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主题提炼上,该剧融合了许多当下的人文元素,比如对于大爱的彰显、对于亲情的礼赞、对于善良的颂扬等,特别是提倡以宽厚、包容的心态面对犯过错误的人,这些都是过去哪吒形象以及“哪吒闹海”故事中不曾出现的。以赠宝的情节为例,当太乙真人把能够搅天动地的宝物交给哪吒时,给了哪吒两个“考验” ,哪吒的回答是:“无论哪里的乡亲有难,能帮我都得帮。 ”对于第二个,哪吒告诉师父,如果除恶务尽,“坏人就没有机会变好了” ,遇到“不认错的,我就教导他” 。师徒间短短的对话,把一个心中有大爱、坦荡有胸怀的哪吒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当下视角的注入赋予了传统形象以新的内涵,而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则让整个演出洋溢着浓浓的民族特色、中国气派。演出一开场的祈雨仪式极富中国民间特色,龙王水淹陈塘关以及打斗的场面则运用了诸多川剧的元素,此外,剧中不时穿插的锣鼓声、童谣、戏曲音乐等,都体现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与借鉴。
第三,追求诗化风格与科技元素的融合。该剧在舞台呈现上大量借助了3 D技术手段,既用影像化的方式呈现了陈塘关、龙宫、大海等不同场景,又用瑰丽的想象营造出神话世界亦真亦幻、大气磅礴的奇妙景象,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整个演出不仅富有美感,而且充满着浓郁的诗化气息。比如, “自刎”一场戏,就在哪吒拔刀自刎的那一刻,狂风暴雨骤停,巨大的幕布上迸发出无数的花瓣,它们在红色的背景上飘零、飞舞,恰如哪吒短暂而不朽的生命,悲壮而纯粹。再比如,兰季为帮助哪吒重生,踏上寻访神仙的艰难之路,此时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四季更迭的画面,山山水水、风吹雨打都从兰季的身边掠过,但这些丝毫没有能阻挡她跋涉的脚步。那不断向前、永不停歇的身影,与震撼心灵的音乐、流转变换的影像一起,组成了兰季坚毅、刚强的形象,这是亲情的象征,也是诗意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