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喜剧《万万没想到:西游篇》作为猴年的贺岁片公映后,万万没有想到影片没有火,一首不怎么搭题的片尾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却大火起来,一年过去,势头至今不衰。不但原唱的贾乃亮、甜馨父女成了最受欢迎的“萌萌哒” ,《巡山》也成了街舞大妈、健美教练、幼儿园阿姨的最爱。歌坛大腕毛阿敏、莫文蔚、费玉清们载歌载舞的翻唱,又几乎引起全体国民的关注!
一首关于“妖精”的歌,或者说一首“妖精”唱的歌,为什么如此触动国人的神经,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欢快,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意蕴?这个学期我为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跨学科选修课“音乐与生态文化” ,于是就把这首歌拿到课堂上,教学生们边唱边跳,学生们十分尽兴。歌舞过后,我提出这首歌是否具有生态文化的含义,大家从歌词里很容易地找出“太阳对我眨眼睛,鸟儿唱歌给我听”“山涧的水,无比的甜,不羡鸳鸯不羡仙” ,表达了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曲调的天真稚嫩、旋律的平缓友善,渲染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显然都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态平衡、生态共生的诉求。
但是,歌曲中的主角并不是人,而是一个“小妖精”啊。“人妖不分,是非颠倒”历来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大忌。“金猴奋起金箍棒,只缘妖雾又重来” ,“巡山”的原典出自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这名狮驼岭上的小妖精叫“小钻风” ,身高丈二,面目狰狞,被孙悟空多番戏弄后一棒子“打成了一个肉坨” !而如今的这个主儿却是一个“努力干活儿,还不粘人的小妖精” ,一个会献殷勤、知足常乐的“萌娃” ,妖精的蜕变,人与妖精的和解,又说明了什么?
于是,大家进一步探讨起“妖精”的内涵。小说《西游记》中的“妖精” ,按照作者吴承恩的说法,不过是些“山精树怪、兽孽禽魔” ,说是“妖精” ,其真身多半是些“青牛”“白鹿”“老鼠”“兔子”“蜘蛛”“蜈蚣” ,狮驼岭上的三魔头也不过是“狮子”“大象”和一只“大鹏鸟” 。在原始时代,人们生产力低下,出于敬畏,往往把这些野物当作“图腾”加以膜拜。到了农业时代,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的空间,自然界的动物如不能驯化为人类所用,便被视为“异己分子”并加以“妖魔化” ,成为斗争的对象。而到了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对立进一步加剧,由于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人类在自然面前更加肆无忌惮,包括狮子、老虎、大象在内的野生动物被大量猎杀,比当年孙悟空的金箍棒厉害多了!但也因此造成物种消失、地球生物链的断裂,带来生态系统的失衡,酿下后果严重、难以预测的生态灾难。凡是在人类居住的地方,森林被砍伐,草原被毁坏,水源和空气被污染,在水泥建筑密集的大都市里,任何野生的动物都不再存在,人类几乎成了地球生物圈里的孤家寡人。
严峻的生态灾难逼迫当代人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观念与行为,开始俯下身来重新调整自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野生动植物不再被当作“山精树怪、兽孽禽魔”之类的仇敌,开始被视为生命的同类受到尊重与善待。在我们国内近年来上演的电影《捉妖记》 《美人鱼》中,那些“树妖”“山精”“水怪”一变而成天真善良的化身,成了人类的受害者,成为值得同情、爱惜的对象。
如果往深层探究,《巡山》中“小妖精”形象的变身,面目狰狞的“小钻风”变成甜蜜温馨的“小萌娃” ,应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体现了当代人与自然万物友好、亲近的愿望。
研讨的结果,课堂上得出的这一结论,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也有同学对歌词中那句“抓个和尚做晚餐”比较闹心,妖精还是要吃人啊,如何解释?或许不妨把这句话当做一个戏谑的反讽,不必当真;或者,真要是计较起来,正如美国生态学者W ·克罗斯比在其《生态扩张主义》一书中曾经指责的:“人类是世上最冷酷的肉食动物” ,人类吃其他物种吃了那么多、吃了那么久,直到现在还有那么多的古怪食客要吃狗、吃蛇、吃活蝎、吃熊掌、吃猴脑,人类为什么就不能被吃一回呢?佛教经典《金光明经》里就有“以身饲虎”的说法:古印度南瞻部洲的小王子摩诃萨青看到一只正给两只小虎喂奶的雌虎面黄肌瘦奄奄一息,为了救下这一家三口,不惜投身虎口,被誉为菩萨的功德善行。小王子也因此成佛。现实生活里,一位得道高僧,在圆寂之前嘱咐弟子,死后一定要把他的肉身焚烧后,将骨灰磨碎,搅拌上面粉与蜂蜜撒到山林里,喂食给鸟兽们,回报大自然,这就是“和尚情愿被吃掉”了。佛法的仁慈、博大已经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
美国当代杰出的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曾满怀愧疚之心反问人类:我们对于动物可谓充分利用,吃它们,穿它们,骑它们,玩它们,它们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他以诗人的身份发声,呼吁应把地球上其他生物——爬行的、直立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统统纳入政府的议会,共同协商地球的命运!
一首搞笑电影里的片尾曲,竟如此深入人心,受到国民的一致宠爱,唱出一派温馨、和谐与友善,唱出民众心底的意愿:大家一齐来巡山,来把人间转一转。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锣,生活充满祥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