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美丽雄伟的地方,但又是个因为海拔超高缺氧,很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可是,多年以来,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却一直生活着不少以游牧为生的藏族同胞,由此又引来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却又鲜为人知,他们常年承受着“高原反应”却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他们要忍受孤独并在精神和情感上承受很多压力;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他们忠诚信仰,为国家和民族勇于担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藏干部。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支援西藏工作,深情地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总书记的话语,是对在西藏工作的干部的表彰和评价。作为及时热情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报告文学,自然没有对援藏工作这样的题材对象给予忽略。张国云的长篇报告文学《无人区援藏记》 ,正是这个题材内容的作品,而且具有系统深入和全面整体的表达特点,读后使人震撼和感动,使人对“援藏干部”产生深深的敬意!
《无人区援藏记》 ,以“我的藏区生活”为叙事主题,涵括了——历史和记忆、诗性和想象、哲学和沉思。因为作者相关知识储备丰富,对西藏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有适当的呈现,还因为作者本人就是第一批援藏干部,在高原无人区有过三年的艰苦生活工作经历,所以对援藏工作本身又有很丰富独特的感受体验,所以,作品给人一种真实的带入感,时常让人有一种现场参与的感受,因此也构成了于低沉舒缓的叙述笔触中实现历史文化和现实经济建设的情景表达特点。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扎根三年,面对“生命的禁区” ,足迹遍历雪域高原,不畏高原反应、冒险横穿无人区、误入沼泽地、遭遇狼群威胁等等,可以说,正是这种对苦难的理解、对生死的参悟、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风土人情的包容和欣赏力,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宽广和聪敏,成就了这部深沉悠长的作品。这是一种富有诗性散文的轻灵、纪实文字朴素和沉实的文学传达。当然,这更是积极努力和艺术地“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的文学书写。是一种动情、动心的真实生动书写传达。
援藏工作需要一种精神。西藏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但这更能考验一个干部对党的忠诚;西藏经济社会相对落后,但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援藏。“丝路精神”“铁人精神” ……援藏干部把一个个“地标性”的精神融入西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西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练就了坚强、乐观、积极、奋进的独特的援藏干部精神气质。在那个“风刮石头跑,满山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四季穿棉袄”的藏北无人区三年的实际经历和体验,为张国云的这次文学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真实、现场和深入生动地讲述支援西藏的故事提供了独特的文学叙事条件。凭作者笔下文字的渲染和描绘,读者在作品中经由想象所看到的一幅幅西藏景象,要比藏地的实际景象更为鲜明而生动。作品以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思考,解剖援藏者精神世界,叩问人性,关注自然,思索人生。这些蕴含着不少人性、神性和哲学探求的文字,也许,是另一个西藏的个性呈现!作者独具匠心地以西藏为主题,力求以文字之美重塑西藏之美、之厚、之重,取景宽广,体验独特。那些藏北风情,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的生命奇迹,生死鏖战的建设情景,既是生命意志的颂歌,也是对一个心灵圣殿的神往。
“文章乃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 ”作为流布于社会的文艺,需要经受生活环境和社会读者的选择。很多事实说明,那些及时关注社会进步建设和精神培育的作品,才能够积极影响社会和读者,富有长久的生命力量。张国云在“海拔4500米上书写” ,写出了援藏背后“对自我生命的挑战” ,写出了援藏的真实生态、写活了援藏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境界。更涉及深层次的诸如人生的信仰、人类的生存、生命的价值,永恒、轮回、苦难、神圣、灵魂等问题,其文之深锐、厚度和力度,恰与思考和体认的深入程度相称。
报告文学写作,被认为是一种需要行走和现场踏访的文体写作,文艺家需要走出自己的小书房,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中观察和感受,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有价值的表现对象,找到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创作出真正“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来。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对张国云作品称道说:“有一个地方我们都向往,但多数人终身无法抵达;有一种献身我们都知道崇高,但你我或许只能仰望和感动。当代援藏干部属于这样的崇高与抵达。我因此特别看重看好这部由援藏作家自身经历所写就的致青藏系列,它所向我们叙述的雪域高原上的那些神秘又神奇的景物与人文,是精神的也是自然的至真至美。 ”斯言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