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影而思——饶曙光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始于两年前,那时候是出版该文集的前两部。该书以时间为序,将作者饶曙光对中国电影美学、产业、史学的研究和分析作为主轴,串起其多年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和客观地展现了其对于电影产业、史学和美学的研究历程,读者也可以窥见中国电影近年改革发展的“路线图”以及狼奔豕突的变化格局。 《博影而思——饶曙光文集》Ⅲ、 Ⅳ仍然延续了这样的编排方式,主要是因为作者所关注和研究的范围虽然都在电影学的范畴之内,可方向却有诸多不同,实难将这些文章具体分到所属领域。
纵观《博影而思——饶曙光文集》 Ⅲ、Ⅳ,从结构上而言,分为电影批评和电影观念两部分。电影批评是电影学的基础性研究,它所呈现出的水平和深度与作者的知识结构、背景、理论体系以及学术深度和广度等有直接关系。从书中多篇影评可以看出,饶曙光先生仍然坚持进行这种基础性研究,并将其作为立身之本。不论是对相关文化热点的关注和思考,还是对电影批评应该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智库”的呼吁,我们都能感觉到饶曙光先生背后深厚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学养,感觉出其观点的前瞻性。面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做电影批评首先需要时刻保持对电影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性分析、阐释和研判,不为一些数字、数据所迷惑,而要提出对电影产业发展具有推动意义的建议和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是“方法论”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到今天,不能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有顶层设计,以及顶层设计基础上的“方法论” 。
在电影观念方面,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电影史学观念和电影产业观念。在电影史学研究方面,饶曙光先生可称之为“大家” 。不说其早在2005年出版的专题史研究专著《中国喜剧电影史》 ,也不说其主编的各种大部头作品,单说其具有填补史学研究空白性质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等专著足以使其在电影史学界占据重要一席。最近几年,电影学界不断提出“重写电影史” ,理由是,一方面,当下的中国电影史确实存在着诸多盲区、误区,需要学界正本清源;另一方面是当下的电影学界尚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通史” ,非常重要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也仅写到1949年,其之后的电影史多为断代史或者专题史,亟须一部通史类著作填补空白。尽管“重写电影史”的提法在业界引起了“重写意味着否定或者推翻前辈著作”的争议,但是,不可否认,“重写”也引发了中国电影史学观念及其方法的争论。饶曙光先生的观点,也是其在不同场合不断强调的是“再写”而非“重写” 。“再写”不是推翻,更不是颠覆,而是在尊重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整和修订电影史学观念和规范,扩大电影史的研究视野和范畴。虽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他认为,电影史的写作在任何时代和体制下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相对于中国电影的历史事实,电影史研究只能是逼近真实,所以,彻底重写是不可能的。从此我们不难看出,“再写”更加接近当下中国电影史学不断建构、不断发展的现实,也更加有利于建构更加开放的史学观。
当下,诸多学者对大繁荣、大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跟踪性研究,从经济学、观众学、营销学、投融资等各个角度对电影发展进行了剖析和研究,并得出中国电影产业拥有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不足。而饶曙光先生在本书中在预见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强劲的发展势头之外,更加关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即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其标志性特点就是电影市场中电影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足。这一点在电影院系统中表现尤为明显,电影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模式单一、盈利方式措施不足,导致电影产业终端对电影产业上游环节影响有限。只有电影院供应的产品、经营模式、盈利方式等呈多元化、丰富化的状态才能促使电影产业更快发展。因此,其在书中提出,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起电影市场的差异化市场体系,不但能够提高电影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能够不断增加电影项目的规划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发展,建构起成熟而现代化的电影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当然,整部书中并非只有这一个观点,只是这一点也证明了,其作为一个学者时刻保持的对电影产业领域的热情和敏感,善于发现症结所在,潜心深入分析研究。
综观中国电影学界,我们从来不缺少有实力的电影研究者,他们在各种报刊和学术研讨会中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试图影响电影产业的发展。我们缺少的是立足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实际,理论联系我国电影实践,形成具有我国电影特色、个人独立学术观点的研究者。然而,这些对于饶曙光来说似乎并不是问题,因为在他《博影而思——饶曙光文集》 Ⅲ、 Ⅳ中的诸多文章都有较强的创新性。比如该书提醒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结构性过剩问题,比如其对完片担保的理解和分析,更比如他对特色化、差异化院线建设的苦口婆心等。据笔者所知,饶曙光保持旺盛学术创新能力的一个秘诀就是与年轻人交流,并从中汲取灵感,立足中国电影产业实际调整自己的观点,以求与社会实际和时代发展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研判。
饶曙光先生在其最近发表的文章中,对中国电影“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尤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供给侧”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且不说文章和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产业意义,只说其作为一个电影学者,对当下产业结构发展和科研方向变化的积极关注和准确把握,以及做出的迅速反应就值得我辈学习。读饶曙光的《博影而思——饶曙光文集》 Ⅲ、 Ⅳ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过去的学术成就不足以支撑任何一个人在日益发展和精深的当下学界立足,只有不断学习、研究和创新,坚持不懈,才能在学界立于不败。因此,与其说是饶曙光先生成就了这个时代电影学研究的诸多成果,不如说其与时俱进的学习、紧跟时代脚步的精神成就了饶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