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派斯扎特创作的作品《莫言》演出现场 谭雨辰 摄
5月23日,雨后初霁,一场颇为“清新”的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作为2016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后的第一场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牵头的这场音乐会集合了多首优秀的前沿室内乐作品。
要说“新”可谓当仁不让,当晚演出的10首作品中有7首都是创作于2014年和2015年。既有将中西乐器加以创造性组合的作品《莫言》 《千年》 《风之旅》 《水样》 ;又有着力挖掘中国传统器乐之现代精神的作品,如扬琴五重奏《彼岸花》 、古筝九重奏《月儿高》 (古曲)以及《醉影婆娑》 ;还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附中少年合唱团带来的精彩无伴奏合唱,以及“琥珀四重奏”带来的当代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的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 。
由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袁莎组建的“袁莎筝乐团”由多位优秀青年演奏家及国内顶尖古筝专业学子组成。首先登场的由袁莎筝乐团演绎的古筝九重奏《月儿高》作为古曲新排,别有一番意韵。芮雪创作的《风之旅》 (为二胡、中胡与吉他而作) ,旋律性很强,作者运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将蕴含中国元素的音调重新演绎,带来一种全新的音响效果。为古筝、古琴、扬琴、二胡和钢琴而作的《千年》由青年作曲家田景伦写就,作品同样力求将西方现代创作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以中国民族乐器呈现出国际化的审美意趣。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丹布涉猎很广,创作过交响舞剧、管弦乐、室内乐、影视剧音乐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2014年完成的《醉舞婆娑》 (为琵琶与古筝而作)颇具汉唐之风,通过琵琶与古筝自然天成的和声完美地再现古典韵致。乐曲将古代女子在花间醉饮畅舞之时的灵动妩媚、娇俏可人通过琵琶和古筝的对话与重奏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画面感。
彼得·派斯扎特是位波兰“90后”青年作曲家,他2014年创作的《莫言》 (为打击乐、古筝、钢琴、手风琴和大提琴而作)是一首非常特别的室内乐作品。“对我来说,‘莫言’意指‘拒绝逐字逐句地叙述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使用源于‘模糊素材’的隐性声音创造出转瞬即逝的感觉。 ”派斯扎特谈到一个现象具有普遍意义,他说,“对于西方作曲家而言,使用东方乐器,或是与西方乐器混合使用,感觉就像‘蜀道之难’ ,致使很多时候音效极不自然,甚至将音乐作品致于非东非西的模糊地位。 ”为此,他“强调”了所用乐器中唯一一件东方乐器——古筝的声调,“尽可能地延长古筝的声调,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
师从叶小钢的中国青年作曲家刘力音乐风格多样,清新细腻,他新创作的《彼岸花》是一首扬琴五重奏曲目,作品的和声语汇带有印度音乐的色彩,充分利用扬琴的特色富于变化地展现了“何知生死相怜远,莫叹人间魂黯然”的绝美之意。“茉莉花”扬琴重奏团是中国第一个以重奏形式演绎中外经典作品的扬琴重奏团,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的指导下,已于今年出版了第三张重奏专辑,到访国内外十余所著名高校,首演数十首原创和名曲改编作品。
旅居德国的作曲家陈晓勇创作的极具现代感和实验性的《水样》为整场音乐会压轴,这部作品是为笙与室内乐团而作。 《水样》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寂、鸣、潺这三个汉字,将表象转化为人对声响的意象化联想,而“水样”意味着多样性和聆听时产生的不同意象。正如陈晓勇在创作上强调的,“在深刻理解本国与欧洲音乐及其文化的基础上,寻找更高层次音乐表现形式的可能性,追求人对音乐在精神层次的认可” 。
静心凝神聆赏这几部新作品,沉浸于丰富美妙的乐音中,如这场音乐会的名字——“敛步随音” ,现场的聆赏者更能从中感受到跨文化的融合之美和现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