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惟创新者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创新发展理念像一条红线,贯穿会上与会下、会内与会外,牵起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奏出激越昂扬的“中国创造”强音。恰逢此时,读到了龚盛辉、曾凡解撰写的报告文学《决战崛起——中国超算强国之路》 ,字里行间,桩桩件件,无不渗透着中国的克雷们“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创新永无止境,挑战永不止息”的“中国创造”时代精神(克雷,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设计建造者——编者注) 。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从发明创造,到一味地拷贝、仿造和中国制造直至于今的中国创造,几乎行走了一个多世纪。这一个多世纪,也是中国从弱小贫穷到强大小康的行走过程,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 ,从百万渔船过江作战到万吨级航母远航,从286电脑的兴起到“天河二号”勇摘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桂冠,中国真正迈向了中国创造的光明大道。提及计算机,在我的字典里只是打字、做表、游戏、浏览各类新闻之功能, 《决战崛起》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了解到计算机不仅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更应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得1992年,我去著名作家赵大年先生家组稿,见他用电脑创作,很是新鲜、惊奇和羡慕。在当时,只有王蒙、陈建功、赵大年几位大作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是因了他们的带领,我也于1993年开始用电脑创作。如今已经二十余年过去了,尽管我每天都与电脑打交道,一天也离不开它,但我对电脑的了解只限于打字,做一些简单的运用,也知道电脑的普及,的确给中国带来了一场从工业到文化的“革命” ,然而龚盛辉、曾凡解撰写的报告文学《决战崛起——中国超算强国之路》 ,才让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尽管中国有些人以抄袭、拷贝和“拿来主义”为荣,但仍然有一批仁人志士迎风而立。像“天河一号”横空出世的那一刻,中国已经开始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了。正如德国《明镜》周刊评论说:“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常被西方扣上‘拷贝’的标签,天河一号的成功说明了中国已经是个创新国家。 ”书中的这段话让我非常自豪。这部书中的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是慈云桂,他作为中国电子管领域的领军人物到英国访问,他见证了什么是发达国家,所见所闻让他感到了震撼,当我们还在拼命研究电子管的时候,西方社会已经是晶体管时代了。那一夜,伦敦的风景如此美丽,但他的心里却是无限的苦楚,他暗下决心要研制出中国晶体管计算机,为国争光。他的胆识尤其是他敢于说不的气魄,不仅是伪科学家还有不敢说真话的人所汗颜的。
“……当慈云桂回到哈尔滨,并没有先回家而是来到了试验室。此时已是晚上,可依旧灯火通明,同志们都在加班,在测试,有的制图,有的焊接,多么好的同志呀。当他告诉大家晶体管在国外已经探索了十几年时,大家吃惊不小,特别是他一句,计算机这个项目必须立刻下马时,在场的人都不可理解地、吃惊地望着他。 ”由于慈云桂尊重科学的态度与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更由于他大胆的决断与义无返顾的决心,中国迅速踏上了冲刺半导体(晶体管)尖端的征程。“慈云桂他探索的眼光常常超越一代机型” ,这是具有何等气魄的科学家呀,他如战场上的将军,当机立断,用超思维、超前意识,毅然决然地停止了电子管的研制项目,上马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慈云桂之所以成为领军人物,不仅因为思想意识超前,重围面前不怕难,做事认真从不食言,更重要的是他任人唯贤,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后备精英。康鹏就是在他的发现培养下成为新秀的。 “康鹏电路”那一节是很让人激动的,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一个电路,这在中国科技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是多么优秀的一代科学家,正是书中所描述的:“电子管计算机就像一个伟大的母亲,虽然自己的身体有些肥胖,体弱多病,但她却通过艰辛努力,为下一代的降临准备好了健康的遗传基因。 ”恰是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敢于以创新直面人生的优良品质,为中国走进信息时代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长沙是有名的火炉,有一年我去长沙出差,感受到了火炉的“温暖” ,真是酷热难忍。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夜深了,张震寰被热浪袭得难以入睡,他来到了计算机试验室,发现里边灯火通明,进去一看,只见慈云桂和专家们还在工作,一个个热得光着膀子汗流浃背,便问,你们热成这样为啥不用电扇?慈云桂说,电扇一开,吹得图纸四处飞扬。 ”那个年代的人们讲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斗不息,不为一己之私,一心为了科学事业,这些品德对时下的人们是多么可贵的品德教材。书中所描绘的是科学家的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科学家的这种精神是求真务实,是向未知世界、向高精尖勇攀高峰的精神,就是推动中国从落后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永不服输的精神。在研制“银河一号”的时候,他们的经费少得可怜。书中有这样一组数字,让我读后感动而又伤痛:“每一位倒在计算机高峰冲刺征途上的生命,都年轻得让人心疼啊。乔国良,五十六岁,钟士熙,四十九岁,张树生,四十岁,俞午龙,三十六岁……”而慈云桂的话让我感到悲壮而心酸:“将来我去见马克思的时候,在九泉之下,把这些早逝的同志们集合起来,都可以组建一支地下银河队伍啦。 ”
多少人为了银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银河到底怎样呢?作者写道:“银河一号搭乘208次列车前往上海,正当列车在华东原野上奔驰时,突然一声巨响,两辆列车相撞了,一辆列车头跃上对方车头,然后重重地翻滚下来,可见相撞的力量之大。银河一号恰好在第二节车厢上,十三个人全部掀翻在地。银河一号也翻了几翻。大家都非常担心,如此强烈的撞击机器会出现问题,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一插上电源,机器不但正常运转而且数据丝毫不差,让用户心服口服。 ”
在拜金主义一波波的浪潮中,国防科技大的师生和“银河系列”的战士们,不为金钱所惑,为中国书写下了强国大梦。 《决战崛起》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人类从半导体到三极管再到晶体管的科研进程,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写出了几代国人的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几代人的默默无闻的奉献乃至牺牲,让今天享受计算机带来快乐的人们,在偶尔一瞥时,若将慈云桂、康鹏等人的名字印记在心里,这便是这部作品书写者的功绩。
创新展现希望,创造书写未来。中国的克雷们,在续写着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