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栏目:前沿
作者:赵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跟着贝尔去冒险》剧照

  因规模宏大让戛纳影帝“吓了一跳”的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6日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作为本届电影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纪录单元共收到报名作品1467部, 18部入围作品角逐5个奖项,其中, 《人类》获评审团特别推荐单片, 《鸟瞰中国》获得评审团特别推荐中外合拍片奖, 《一起长大》获得评审团特别推荐中国题材短片奖,《跟着贝尔去冒险》获得组委会特别推荐纪实真人秀奖。在应邀参加纪录单元开幕和首映式后,笔者对中国纪录片的持续向好发展有了一些粗浅体会。

  >>把“国家相册”制作得更精美

  有人把纪录片喻为“国家相册”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纪录片产量达1 . 9万小时,同比增加9 . 1 %,纪录片投资超过20亿,同比增加19 . 1 %,平均每分钟投资额为1800元。此外, 2015年中国纪录片已全面打入次黄金时段并与电视剧正面竞争,其中仅在广州市场,纪录片收视率甚至在黄金时段追赶电视剧,两者收视率分别为0 . 16及0 . 27。

  曾获得多个国际奖项的韩国现象级纪录片《亲爱的别跨过那条江》 ,成为今年纪录单元开幕影片。从该片韩国导演与观众的互动中得知,该纪录片拍摄历时15个月,观影人数超500万,而该片的投资却不足100万元人民币。

  近年中国票房持续高增长,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获得高票房的依旧是一些商业味道浓厚的剧情片,而纪录片、文艺类电影等却依旧苦苦挣扎,甚至连进入主流院线渠道播放都有困难。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指出,在电影纪录片方面, 2014年国产纪录片进入院线上映的仅有两部,合计票房130万元。而同年度美国电影院线市场播出纪录片达141部,总收入达到1 . 3亿美元。两者比较相差悬殊。

  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看待这些数据,得出不尽相同的认知,而能够有所共识的是,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个大趋势,目前呈现的缺陷和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队伍和投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记录中华民族浩瀚历史文化的需求;二是中国纪录片的传播覆盖范围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广泛社会群体;三是中国纪录片的生产和销售远远没有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四是中国纪录片的拍摄数量与规模远远低于国外纪录片的数量与规模;五是中国纪录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远远没有达到对等文化交流的层次。

  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与艰辛,振兴中国纪录片事业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需要考虑的主要工作或许是,国家需要组织编制纪录片拍摄的整体规划,分领域、系列、阶段地把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重大创造、独有文明景观、特殊命运经历等,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中国纪录片虽然票房还不高,但市场非常大,这恰恰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做了一个示范,让从业者看到纪录片在商业上可以成功到什么样的程度, 《故宫》让从业者看到中国纪录片在制作上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此外,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奖项甚至可以超过很多剧情片,在艺术上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

  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就真心期待着更多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的出现,让电视纪录片能够承载着“中国故事”不断远行,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最为闪耀的名片。但问题是,中国纪录片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建设,中国的纪录片制作主体、华语纪录片品牌到底是什么,还没有确立。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纪录片足够人数的市场观影人群尚未形成,市场潜力还未挖掘出来。其次、制作、市场运营等标准都还没有建立,例如美国探索频道在全世界传播有一套完整的商业纪录片模式,而中国在纪录片标准建设上尚需加快步伐。

  决定一部影片能否卖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话题性至关重要:主创主演的知名度、影片的品牌价值、宣传的高强度高频率、营销的全覆盖率、引发话题的热议度和持续性、影片类型的商业性等都是关键因素。通俗说,你得让观众到哪都能感觉到这部片子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要达到这种热度,必须得有话题。在这方面,一部电影的宣传营销方需承担重大责任。

  如何让纪录片顺利走进院线并大卖?如何做大纪录片市场?需要有一批喜爱、懂得欣赏纪录片的观影人群,更需要有能够打动观众、引发观众内心共鸣的好纪录片。总之,“好观众”还需“好内容、好吆喝” 。

  >>努力实现“本土故事国际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无数“中国奇迹” ,令国际社会惊讶、迷惑。因此,海外观众对于当下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显得格外关心。中国纪录片究竟拍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吸引国外的观众?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先进,影像越来越精细。然而,在海外,真正吸引“市场”的却并非只有华丽的视觉大片,极具时代特色的作品同样很有人缘。比如, 《春晚》在美国受到欢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该片讲述了央视春晚在中国人心中的价值和地位。这正好契合了美国观众想了解是什么让中国人30多年来以同样的方式度过这个民族性节日,以及这一现象背后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价值观的观看心理,从而激发其收视热情。 《超级工程》则是另一张扬名海外的中国名片,该片聚焦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五大重点尖端科技工程。主创们将建造那些伟大建筑过程中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场景纳入纪录片的镜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现代中国。因此,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设置了以“本土故事国际表达”为主题的中澳纪录片论坛。

  为什么纪录片能在全球跨越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人群、这么多宗教?因为纪录片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跨文化。就是跨越不同的宗教、政治制度,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族,不管讲什么语言,都能看懂纪录片。第二是跨时空。作为一本流动的“国家相册”及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纪录片以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国际化的品质为制作标准,正不断地将优秀作品推向国际市场。据了解,仅五洲传播中心每年就推动100多个小时的电视纪录片面向全球传播,节目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因为它有记录价值。我们现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比较注重纪录片的发展,因为比起电视剧等别的艺术形式来讲,纪录片的国际接受度、适应性是比较强的。

  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打破中西方文化的传播隔阂。近年来,随着《崛起的希望》 《运行中国》等一部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登上世界各国的屏幕,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也随着镜头进入外国观众的脑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是本届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奖委员会终审专家。她认为,“中国的纪录片电影好像是被误导了,我们总是希望给大家讲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一种什么样的概念,而忽略了它的本体其实是故事性。观众之所以不是特别喜欢我们的电影,其实就是我们的故事讲得不够好。如果我们能把一个故事讲得深入人心,然后再把道理蕴藏在其中的话,那么我们和国外纪录片人的距离或许就能更近一些” 。

  如今,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合作已不再局限于购买版权。依托“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创作理念与国际电视机构合作摄制,正成为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视听结合、声画一体的媒介形式,纪录片用影像和讲解的方式见证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变迁,在对外传播中最容易打破文化壁垒,为全世界认同和接受。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软实力。

  >>让“跨界融合”走得更好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跨界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本届电影节设置了以“跨界融合”为主题的2016中国纪录片产业年度论坛。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工作委员会主席艾冬云在开幕式的祝词中提出:纪录单元秉持“前沿探索,跨界融合”的宗旨,不懈地探索纪录片领域的创新点与突破点,倾力将“界外”资源与纪录片有机嫁接,增强纪录片产业与市场的粘合度与活力。

  由一到多,再由多到一,打通多渠道、多行业、多文化、多领域进行融合创新,是纪录片适应当下生态的智慧生存方式。短短几十年,纪录片的摄制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带来了记录功能、记录主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跨界” 。特别是在记录主体上,从专业人士到非专业人士,从精英记录到大众记录,这是一场了不起的跨界行动。当前,不少创作团队在前期策划创作时就积极引入全媒体进入策划,在创作启动初期就达到一定的阵容进行传播。新媒体的介入,使纪录片还未播出就已经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

  纪录片的艺术手法和节目形态也在跨界。从真人纪实到真人秀, 《变形记》等电视节目冲击着纪录片的概念,《圆明园》 《大明宫》 《故宫》以真实历史和真实历史人物为蓝本,却以搬演为主要表现手法,也让纪录片可否有表演性的问题受到关注。从非虚构到虚构的跨界,几乎动揺了过去以真实为内核的纪录片的理念。新媒体和纪录片之间找到契合点和共鸣点,纪录片的创作不是拍摄结束就结束了,而恰恰是一个开始,纪录片人是创作者推广者,只有这样几位一体,纪录片才能走得更远。

  众多因素促成了纪录片的跨界行动。快速发展的技术成为纪录片跨界的急先锋,媒介深度融合成为纪录片跨界的必然趋势,政府扶持为纪录片跨界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当下人民大众对纪录片广泛而多元的需求才是纪录片跨界的真正推动力。新型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市场的细分及其变迁,用户体验新趋向等等,已成为今天不可忽略的传媒新形势。

  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纪录片+产业化、纪录片+电视剧、纪录片+旅游、纪录片+无限,等等,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未来中国影视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利用短片展这个舞台,整合好社会投资、工业制作、播出平台等行业资源,发挥好思想交流、智慧碰撞、人才培养的作用,在合作中发展,在跨界中创新,提高观众对短片电影的关注度,激发短片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争取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