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批评阵地何以坚守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width="150" height="213"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604/W020160414675831615028.jpg" OLDSRC="W020160414675831615028.jpg" /></p>
<p> 伴随着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冲高,440亿人民币的市场容量离好莱坞的100亿美元多一点的稳固表现越来越近, 2016年2月份中国电影以超过68亿的票房继2015年后再次超过同期北美票房,中国电影迎来了超过美国电影的更加漂亮的“账面文章” ,但中国电影创作中存在所谓烂片或者低质量影片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些影片不仅数量不少,而且票房似乎都不差,也有一个冲高的情况,这其中折射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电影批评的阵地和平台还不够强大,没有对这股“不正之风”形成有效制约。</p>
<p> 中国的电影批评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了,其中有过多次的辉煌经历,在促进中国电影创作的繁荣和电影文化的普及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就当下中国电影批评平台而言,尚有需要改进之处。</p>
<p align="center"><img width="150" height="212"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604/W020160414675831618255.jpg" OLDSRC="W020160414675831618255.jpg" /></p>
<p><strong> 现状阅读:声音和权利的不对等</strong></p>
<p>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是国家重视文艺评论并将其上升一个层次,将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各个省市的文艺评论工作也整体开展得不错,评论工作从未停止或中断过,文艺评论骨干培训等内容培养了一批敢说真话、实话的评论人才。但问题是电影评论领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工作,粉丝电影、综艺电影、明星电影大借网络、电视和粉丝经济等积攒了大批的受众,使得评论应有的“针尖对麦芒”的气象未在现实中实现,评论界评价很差的电影,照样借着各种宣传和推介在电影院大行其道,在年轻人当中肆意传播着不好的内容和价值导向。</p>
<p> 第二个不对等就是电影院话语权和电影质量评介本身的不对等。像《心迷宫》这种优秀的电影在电影院只上映了几天,而且每天只安排了一到两场,均是在上午或者中午这种最差的上映时间。口碑爆棚的电影,观众在电影院看不到已经成为一种另类常态。电影院随意安排大片和所谓的娱乐电影,过度包装、引起噱头,用话题营销模式完全盖过了正常的客观的评论,一部分观众看后叫苦不迭,更多的观众麻木不仁,乐在其中。</p>
<p> 现在的情况是对烂片的声音经常处在一个低分贝和相对宽容的角度,助长了出品方的“声音”和所谓“权利” 。 《小时代》 《分手大师》等影片,公认的差电影,却得到了某些专家的包容,他们呼吁没有必要过于苛责导演和作品,于是后面的《小时代》续集以及《恶棍天使》等加快了出现的步伐。</p>
<p> 一般的电影观众更多地停留在只看不评或者看后乱评的水平,微博中的部分较有针对性评论往往在短时间发挥了批评作用后,迅速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并不能真正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主流网站的声音过于重视娱乐效应,使得评论成为某个明星或者小编的一家代言。</p>
<p> 要想声音和权利的对等还有一个机制需要培养,那就是培养一批权威的批评家或者培养一批本身便是知名电影人的批评家,他们可以借助自身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能够很容易地和媒体等进行接触,能够及时有效地代表电影界和评论界发声。中国台湾的知名影评人、电影制作人焦雄平以及中国大陆的戴锦华等人很多时候就扮演了这一重要角色。</p>
<p align="center"><img width="150" height="225"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604/W020160414675831619809.jpg" OLDSRC="W020160414675831619809.jpg" /></p>
<p><strong> 阵地阅读:怀念《第十放映室》</strong></p>
<p> 很多时候,有观众开玩笑地说很怀念以前的《第十放映室》栏目,可以说它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受关注的电影评论媒体阵地,影响力远超现在的《中国电影报道》等栏目。 《第十放映室》犀利的语言、诙谐的论调及其对烂片的讽刺和评论,曾经使很多烂片无地自容,而这正是中国当下需要的一种批评模式。 《中国电影报道》几乎是只报道不评论, 《文化正午》面向所有的文艺现象,范围较广。从央视这一中国最权威的媒体之一的角度,我们需要一档新的电影批评栏目的出现,为电影评论发挥真正的专业指导和引导作用提供应有的阵地和平台。</p>
<p> 实际上, 《第十放映室》几年来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主要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但网络评论的发展还不足以代表主流的真正的批评声音。网络水军的阵势很多时候轻易地便能变被动为主动,将评分过低的电影变为话题,进而成为消费风尚。公信力的缺失是网络电影批评最大的瓶颈,这一问题仍未解决。多少令人欣喜的是2016年1月份《第十放映室》在央视已经重新回归,但这种回归能够多大程度上重拾昔日的辉煌是一个很大的疑问。</p>
<p> 《看电影》杂志曾经是中国最成功的评论刊物之一,成为众多影迷的最爱,评论家的专家影评和普通观众的大众影评得到了完美的联合。之后出现了《电影评介》 《电影文学》等在历史上也曾经发挥过重大影响的刊物,时至今日,这些刊物都还存在,但早已不是主打批评的权威阵地了。从理论界来看,中国的电视领域早在很多年前便建立了所谓的批评学派,并从历史的角度完整地梳理了中国的电视批评史,反观电影界,电影批评学派一直没有真正建立,电影批评史并没有和电影艺术史、电影理论史等一起登上同等的研究高度。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电影批评的影响力和阵地力量的建立。</p>
<p> 《百家讲坛》没有开辟讲电影的单元,山西卫视的《老梁故事汇》倒是敏感地捕捉到了影视的神经,经常将热门的影视现象或作品进行独到的深度评判,值得表扬。电影微信营销的方式在电商的干预下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市场轨道,微信评论下一步如果能够加速向深度阅读和专业解析的结合,可能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人际传播作用,成为一个隐形的“阵地阅读方式” 。</p>
<p align="center"><img width="150" height="210"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604/W020160414675831770524.jpg" OLDSRC="W020160414675831770524.jpg" /></p>
<p><strong> 结果阅读:“良心电影”应进入“辞典”</strong></p>
<p> 打击烂电影最有效的办法回归到创作本体的角度,还是好电影的力量。2015年上映的《心迷宫》 《山河故人》 《老炮儿》 《一个勺子》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师父》 《烈日灼心》《狼图腾》等影片,是好电影的代表,受到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认可,是名副其实的“良心电影” 。往前几年追溯,良心电影的代表还有《一九四二》 《万箭穿心》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白日焰火》等等。“良心电影”应得到更加其所的尊重,包括来自电影制作发行的各个层面、最普通的电影观众、各类影评人以及国家相关部门,“良心电影”应该被写进中国电影的“辞典” 。</p>
<p> 烂片评鉴工作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得较好,在中国也已经启动,这种机制应该被我们更好地借鉴和提高,通过烂片排行或者调查总结,为烂片的制造者和发行者发出“最后的通牒” 。目前开展得相对较好的有美国的金酸莓奖、中国的金扫帚奖等,这本身也是向“良心电影”致敬的一种方式。这种评奖尤其需要媒体的参与自发组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媒体人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强烈与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媒体人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p>
<p> “良心电影”作为一个名词不仅要写入辞典,也应该被评论界更多地引用,而且国内外的“良心电影”要适时地加以比较和总结,这比电影的评分和排名要有意义得多。 “良心电影”是一个超越了“优质电影”的概念,是中国电影各方面生态混乱或者问题不断的情况下,最适宜我们重塑国产电影希望与寄托的电影词汇。</p>
<p> 我们看到目前的电影市场行为中,“良心电影”首先是导演创作的结果,一部电影的良心程度首先取决于导演。于是,电影批评首先要批评导演并没有什么问题。中国文化界和评论界的话语一般遵循着就事不就人的传统理念,很少直接就一部作品强烈批评导演,这是电影批评的又一问题。我们几乎看不到在一个研讨会现场,有电影批评学者直接向创作者发问。这种直接发问的场景也似乎只在高校的电影见面会中,学生群体能够做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向导演或者相关人员“开炮” 。 《栀子花开》 《分手大师》《从天儿降》 《怦然星动》之类的作品导演本应受到更多的置疑和批评,如果仅从作品的角度显然无法帮助此类创作质量的显著提升。</p>
<p> 弹幕电影、综艺电影、 IP电影等电影称谓可能注定只是中国电影发展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节点应运而生的短命事物,都不是能够真正影响中国电影发展大局的内容。中国电影的发展无非就是三个核心关键词:票房、产量和质量。前两者已经问题不大的背景下,质量问题成为了生命线, “良心电影”应该成为中国电影发展一直至少是近十年的重大命题。</p>
<p align="center"><img width="150" height="225"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604/W020160414675831776322.jpg" OLDSRC="W020160414675831776322.jpg" /></p>
<p><strong> 市场阅读:影评人必须远离利益驱动</strong></p>
<p> 目前的影评人有独立影评人、职业影评人、媒体影评人、出品方特约影评人等等,电影营销的利益驱动很多时候已经渗透到了影评之中,影评人的道德坚守在利益面前有时会变得支离破碎,独立影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张艺谋、姜文、冯小刚等导演曾批评了这一现状,并表达了对此的担忧。张艺谋曾说:“有些所谓的影评人被制片公司或集团拉拢,成为收买下的宣传工具。因利益而摇旗呐喊,这本身就是学术和评论上的腐败。 ”与利益相对应的是人情评论,这个圈子的形成进一步加剧了批评生态的恶化。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文艺评奖机制的改革与管理,一定程度上已经发挥了重要的约束作用,还需要继续加强。</p>
<p> 各类形式的电影研讨会有时并不是自主地由相关的协会或者专业组织开展的,而是由电影的相关出品制作方包括院线来发起的,这使得所谓专家很多时候无法对作品做出更客观的评价,背后的“小利”也促成了电影出品方对影评人的“不屑一顾” 。再加上出品方特约影评人从中作梗,混乱便在所难免了。</p>
<p> 影评人应充分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力,远离利益驱动的市场污秽,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的浪潮中,向“法国新浪潮”的影评家们致敬,为中国电影重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的评论辉煌而作出应有的努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也是中国的影评组织发展得最好的时候,上到国家,下到一个小的文化机构(像文化宫等)内部,都建立了影评组织,比如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成立了职工影评组。法国新浪潮不仅希望人人都成为导演,同时它们也是最重视电影批评的电影运动,重现电影批评的辉煌,需要“人人都成为影评人”的文化氛围的形成。</p>
<p> 影评人要想摆脱市场利益的影响,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应吸收更多的职业群体加入影评的队伍。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吸收的会员包含了很多群体,似乎比中国内地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要做得好。文艺批评和创作的队伍本身就是要多吸收理工科出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参与。中国的学院派影评人之所以与业界本身便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原因之一就是业界对学院派身份的不完全认同。事实证明,很多学院派影评人也在逐渐丧失自己独立的评论人格,喜欢用所谓的学术理论套用不切实际的学理性内容,无法将最新的东西用更加接地气的角度传达给普通的观众。有的学院派教授总喜欢用老观点以及长达万字的影评来阔谈相关的问题和现象,表面上言之有理,实则无味。</p>
<p> 中国电影发展的市场意味似乎本身便与影评人这一本来很纯洁的称谓遥相矛盾,这倒不可怕,怕的就是市场用票房说话,票房拒绝真话只相信神话,影评人最后消失在市场的路口,在不需要亲自购票便能观影的窗口中,丧失了咀嚼电影的品质,变成娱乐的对象。《夏洛特烦恼》票房很高的背后,它到底是一部该打多少分的作品,恐怕打了高分的影评人多少是应该有些心虚的。原因是他们看到《港囧》时用的可能是聚焦的放大镜,对着这种流行的小成本喜剧影片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了,既然票房这么高,观众这么多,不如干脆说可以,以示鼓励。反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不合格的影评人身上已经越来越明显了。</p>
<p align="center"><img width="150" height="210"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604/W020160414675831776936.jpg" OLDSRC="W020160414675831776936.jpg" /></p>
<p><strong> 结语</strong></p>
<p> 电影批评是电影创作的重要补充和结果外延,也是促使提高中国电影质量的重要力量。中国电影批评的诸多症候阅读告诉我们,有关电影的对等话语、强有力的电影批评阵地、尊重良心电影、做一个有职业操守的影评人等是中国电影批评完善并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基本保证和内容。</p>
<p> 电影批评真正做大做强需要国家层面、影评界、电影界共同努力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共同打造,方可真正地实现。这既是一个学术性课题,也是一个社会性课题。</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