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员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奥地利科学院演出经典昆曲剧目《窦娥冤》 新华社记者 徐亮 摄
中国传统文化,是金山银山,随便挖一块下来,就是宝,就能吓外国人一跳。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咱们自己的好东西,得想办法让外人知道。现在什么年代了?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儿,潘基文也就是个村主任,你还窝在家里孤芳自赏,行吗?
要让人家了解你,就得在巴别塔倒了以后的世界上找翻译。莫言找了个好翻译,得了诺贝尔奖。屠呦呦也有好翻译,也得了这个奖。你会问:她怎么也靠翻译?她又不是文学家。其实,屠呦呦的翻译,是把一千七八百年前就在中国“发表”的一个古方儿,用世界通行的科学方式“译写”了一下。
中国或主动或被动地让外国人了解自己,历史已经很悠久了。从外部说,对中国文化拳拳服膺的,像高本汉、高罗佩、内藤湖南、鸟居龙藏这样的老外汉学家,能列出一串名单。从内部说,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学者,汪洋恣肆地诠释“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像林语堂这样的好作家,轻松幽默、娓娓道来,让《吾国与吾民》 《生活的艺术》成为老美的枕边书,弄得他们神魂颠倒,也是有的。
可惜,这样的人毕竟还是不多!近百年来,我们的“输出” ,远没“输入”的多!再多出几个高本汉?咱没法强求,毕竟管不了别国地面上的事儿。可咱自己,得多培养些林老先生、钱老爷子那样的人!不光是文学,还应涉及很多领域。科学技术,当然不用说,就是中国那些个特别的艺术,像戏曲,像国画,像民族音乐舞蹈,像民间艺术,像传统戏法,以及一切一切的好东西,都需要用心“翻译” 。这个翻译,绝不是文字上的那点事儿。要沟通中外,就得对我们的东西,真懂真爱,对别国的文化,也得门儿清,用什么方式机缘切入,心中有数。
想想吧,数十年之后,斯卡拉歌剧院的意大利女演员在檀板京胡的伴奏下深情地开唱《玉堂春》 ,法国卢浮宫里中国山水画前聚集着一群手执毛笔来临摹的当地美术系大学生,美国人过圣诞节则家家贴上红色的福字、对联和剪纸窗花——这是一种可能实现的未来么?别把这都当梦话。想想看,明朝来中国的利玛窦、汤若望,能想象中国人今天这么乌泱乌泱过他们的圣诞节吗?历史告诉未来:只要我们的国力和文化足够强大,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