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艺术作品,影评人有责任对电影做出专业的正能量的解读。在全民族整体文化欣赏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影评人的观点对观众评论的观点产生影响。而观众评论,以口碑的方式进行传播,反过来会影响电影的票房,最终促进电影的传播。
在不久前的首届全国文艺骨干培训班上,恰逢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名单公布,许鞍华的《黄金时代》荣获10项提名,并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5项大奖,可以说是这届金像奖的最大赢家。许鞍华还凭借《黄金时代》赢得过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导演奖。在媒体上就传来“票房不佳的《黄金时代》扬眉吐气” 、 “票房惨淡的《黄金时代》获得五项大奖,成最大赢家”等等的报道。这样的报道传递《黄金时代》获奖信息的同时,不忘提醒读者《黄金时代》的票房。据报道,电影《黄金时代》最后赢得五千万的票房,而投资高达七千万左右。从投资人角度来讲,这是一部赔钱的电影,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这是一部看得人很少的电影。这让我们看到,如果要完成一部电影的传播,就要进行传播的引导,引导的任务就落在了影视人身上,这就要思考影评人、观众评论和票房的关系问题。
影评人,要发表对某一电影的观感并做深入分析,是要建立在了解电影史,有相应美学积淀,并对电影创作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人对电影有话要说,当说出来的话被传播后,就被叫做影评。而观众评论是零散地对一部电影的评论。在一个电影院的出口,观众看完电影走出来,他们三三两两评论刚看完的电影,大多数的观众会说:我花了30块钱,看了这个电影,太值了!或者说,还行吧,就那样吧。观众的评论一般会从消费文化产品的角度去谈,当然也会有少数的有艺术范儿的观众会评价人物咋样,情节咋样,结构咋样,后期咋样。但多数观众关注的是当下这场电影的消费。而消费直接的结果是票房。
具体到一部电影,影评人、观众评论和票房的关系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影评人说好,观众评论说不好,票房不高,第二种情况是影评人说不好,观众评论说好,票房高,第三种情况是影评人说好,观众评论也说好,票房也高。
《黄金时代》就属于这第一种情况。通过香港电影金像奖对《黄金时代》的肯定,以及众多影评人对《黄金时代》的肯定,显然, 《黄金时代》得到了电影界的认可,并通过得奖对《黄金时代》进行再次传播。因为得了奖,会有一部分没有看过《黄金时代》的潜在观众去看《黄金时代》 。
的确,电影《黄金时代》反映的是作家萧红的创作人生,反映她一生对自由的追求。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怀孕的萧红没有赶上去重庆的夜班船,摔倒在武汉码头晕了过去。醒来时,月亮从乌云遮盖中穿出来,身在如此困窘中,本应烦躁的萧红,嘴角竟然有了一丝微笑。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超然的态度。电影《黄金时代》还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群作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这里无疑包含着很多当代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中华传统精神,这也是需要向当代的年轻人传播的,可恰恰是这部分内容,是被观众吐槽最多的。
在专门为电影打分和发表电影评论的豆瓣网上,对电影《黄金时代》的打分是7 . 0分,这个分数是看完电影后观众为电影打的分数的平均分。7 . 0分是一个不高也不低的分数,但这个分数在电影下线后却对观众在网络上看电影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多的观众在发表观点的时候认为《黄金时代》是朗诵学习班,对女主人公大段朗读萧红的作品非常反感。
尽管萧红的作品在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但对于当下电影观众来讲,了解萧红的并不多。因为现在的电影观众多是年轻人,在影像中长大的年轻观众,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各种感官刺激如飞车炸桥甚至地球爆炸等类型电影中得到短暂的快乐,他们是伴着网络成长的,“快”是他们对这个社会各种信息的重要感觉, 《黄金时代》中大段的朗诵未免太文艺了点,也就是说他们理解不了萧红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含义,或者是他们能理解却不耐烦去理解。
我们且不论在电影中大量朗读文学作品是不是符合电影的表达手段,导演许鞍华无疑是热爱这些文字的,她把它们放在电影中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也就是她希望萧红的作品得到传播。但观众对这点最不能接受,并影响了电影的票房。
当然,影评人对《黄金时代》的评价却很高,这中间不乏对名导的尊重,同时还是对许鞍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赞赏,这里就有一个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解读差距问题。观众不喜欢看《黄金时代》,实际上是由于时代的隔膜,电影又反映的是作家的生活,离大部分观众本身的生活很远,造成他们根本无从理解那个时代一个作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就需要影评人从中去解读电影蕴含的文化意味。
我们在豆瓣网上还看到了一个现象,在一篇优秀的影评后面,跟着大量的观众评论,他们会参与讨论,他们会认同影评人的观点,他们会被影评人引导着去解读电影。如果这样的影评数量足够多的话,顺应电影创作者本身的电影解读就会形成一种话语,对电影的传播造成足够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对提高全民电影欣赏水平起到作用。
还应该提到的一部电影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 。这部电影运用了片断式而后又故意打乱故事顺序的结构方法,也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象征,不仅许多普通的观众看不懂,就是学影视专业的高校在校生也很难看懂。但是不乏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集大成者。
这部电影不仅在哲学层面上反映了爱情的极致、欲望的极致、亲情的极致,同时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更可贵的是,透过电影的每一个画面,我们都能看到中华美学的深深韵味。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面是观众的评论就三个字,看不懂,另一面是影评人的好评如潮,更有学者为这部电影做了几十万字的专著,从各方面对《太阳照常升起》进行解读。最后,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很惨淡。这说明,影评人要及时对电影进行更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观众理解电影,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全民的电影欣赏水平。
第二种情况是影视人评价不高,观众说好,票房也高的电影。
最近院线上映的电影《失孤》,票房达到了2 . 15亿人民币。导演彭三源曾说,刘德华先生曾对她说,观众会喜欢《失孤》 ,影评人可能不太喜欢。刘德华一句话道出了对于一部电影评价的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
电影《失孤》讲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在失子后坚持十八年寻子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关乎普通百姓的切身情感,能让人感同身受,而影评人在评论这样类型的影片时,要把视角调整到普通人的人性关怀上,这样,既可对电影的观赏有着引导作用,又能对电影的创作团队起借鉴作用。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高度发展、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在这样时代的体验中,不可避免会有浮躁的心态。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有着超高票房的电影《小时代》是对这种时代心态的迎合。影评人对《小时代》的评论有助于引导电影创作的导向。他们指出《小时代》过分追求物质的浮夸风格,对后续电影创作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种情况就是影评人评价高,观众评论也高,票房也高的电影。
这类电影就是我们电影人要追求的雅俗共赏的电影。这类电影艺术创作上追求用比较浅显的电影语言讲述故事,但这些故事里往往却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讲究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壤中结出的民族之花,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我们作为中国人,有责任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而《人在囧途》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选取的是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春节文化因素的内容,而回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特有的情结。这部电影通过喜剧的电影风格,让观众在放松娱乐的同时接受了电影要告诉大家的道理:要回家,不仅是身体回家,还要情感回家,心灵回家。
总之,电影是艺术作品,影评人有责任对电影做出专业的正能量的解读。在全民族整体文化欣赏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影评人的观点对观众评论的观点产生影响。而观众评论,以口碑的方式进行传播,反过来会影响电影的票房,最终促进电影的传播。当下,电影作为比较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就更需要影视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肩负起这份重任,使我们的民族之魂一代又一代地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