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马前卒”解剖“土麻雀”
栏目:前沿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 12pt"><strong>抓住“马前卒”解剖“土麻雀”</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东北二人转口述史》主编张兰阁谈二人转调查研究的当代视野</font></p>
<p align="center"><img width="300" height="322"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uploadpic="W020150506341454709282.jpg"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1505/W020150506341454709282.jpg" OLDSRC="W020150506341454709282.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二人转《清心汤》剧照</font></p>
<p>  ○记者:三卷本《东北二人转口述史》洋洋100多万字,上百人的口述,完成这项任务,工作量浩大。是什么动因,促使你们下决心对二人转这种草根艺术开展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和研究?</p>
<p>  ●张兰阁:近年在东北城市有个奇特现象,那些曾经是专业演艺称雄的黄金场所(文化宫、少年宫等) ,如今被各种闪烁的二人转霓虹广告取代。每晚七点,全城几乎是二人转演艺的一统天下。就像当年的农村包围城市一样,东北农民第二次在文化上包围城市。尽管文化部门早期在演出布局上建构了京评歌舞多种样式,但是老百姓仍然遵从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的正是毛泽东说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艺术研究人员,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或嗤之以鼻,那不是感觉迟钝就是情感有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无视老百姓的审美需求,这是我们要搞大型调查的肇因。</p>
<p>  仅仅是粗略的了解和统计,我们就发现了二人转在民间演艺领域创下了8个之最:从业人员最多,有数万人;创造产值最大,以亿为单元计算;剧场最多,过百个;艺校最多,同样过百个;电视栏目参与人数最多,有100余万人;学术成果最丰,著作过百部;艺术节次数最多,有20多次;剧目数量最大,有上万个段子。而所有这些,都是由平均学历低于“小本”的二人转人创造的。</p>
<p>  这些还表明,一个不同于传统的二人转文化地理已形成。当代二人转已经不是单纯的民间演艺,而是包含着各种产业、新兴媒体、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等在内的“二人转文化” 。从“二人转艺术”到“二人转文化”是传统二人转这只麻雀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变异。二人转几乎是全国几百个剧、曲种中唯一完成了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为表演团体的当代转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去年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到了“观赏性”问题,我以为,这方面二人转走到了前面。全国几百个表演团体在改制和市场化途中即将和已遇到的问题,二人转都先期遇到并给予解决。因此,二人转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马前卒” ,我们一定要抓住并解剖这只“土麻雀” 。</p>
<p>  在调查伊始,为了不至遗漏问题和迷失方向,我为课题组绘制了一个简单的“二人转文化地理图” ,作为调查的依据。这个地图包括市场戏班与艺人、民间剧场、艺校、广播、电视及音像出版(网络) 、学术与非物质传承、专业院团及改制六个大的方面。这六个方面包括了几十个具体问卷项目。对这几十个问题作出答复,就会形成一篇很丰富的口述文本。</p>
<p>  ○记者:这是一个全新的“文化地理”调查格局。在当代二人转艺术形态、演员以及观众等方面,你们是不是也发现了一些变化?</p>
<p>  ●张兰阁:这方面变化更大。一是艺术属性——从农民艺术到大众艺术。传统二人转是农民艺术,服务对象是农民。今天二人转是大众艺术,服务对象是包括农民和市民在内的最广大人群。农民艺术,一是说在题材上和素材上表现农民视野内的事物,二是农民的眼光和趣味。大众艺术则面对最广大的人群生成。在今天的二人转话语中,你发现,国际时事、奥运会、中国足球、乃至钓鱼岛争端、反腐倡廉,二人转总能及时地现场谈论最时髦的话题。在城市语境中,二人转内容越来越接近“春晚” ,它不再对农民量身定做,而是取媚于每个大众。</p>
<p>  昨天的二人转面对的是田野村庄,今天的二人转面对林立的高楼以及被城市脚步催迫的精英。今天的观众没有真正的农民和低收入人群,也极少有社会闲散人员,而主要是城市中的弄潮者。基本由企业的老板、白领、小资、另类以及政府官员和外地观光客构成。传统二人转的市场是金字塔形的,塔座在最广袤的农村;现在这个金字塔倒置过来:塔座在大城市,塔尖则是在农村唱红白事儿的乡村班子。</p>
<p>  导致二人转艺术形态发生变化的,首先是电视这一城乡共享的传播媒体。传统二人转的美学源头来自地方戏曲、大鼓、唱本、小曲等民间文艺形式;今天二人转的段子的来源主要来自网络。二人转演员大都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大剧场的坐场二人转演员通常早十点或更晚才起床,到晚上十一点后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候,下了台,吃过饭之后就会上网,去寻找最时髦的话题和最新的段子。除了网络,当代二人转还从电影、电视、晚会式节目、大赛、流行歌曲、街舞、模特艺术中获取灵感。总之,它是在城市艺术的丛林中诞生的。</p>
<p>  其二,是演员身份的变化——从乡村唱手到城市艺人。传统的二人转演员虽有“高粱红唱手”和“四季青唱手”的区别,本质都是农家子弟在土地上演出。但今天,二人转的艺人长期在城市间漂流并已完全融入城市。像很多影视明星一样,今天的二人转艺人除了年节,基本没有时间回农村。随着在城市里定居,子女在城市上学,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每天都在改变着。传统二人转老艺人的社会地位仅次于乞丐。今天二人转演员的地位在平均水平线以上。他们有车有房,即使最普通的坐场演员,每月的收入也有几万元。长春一个压轴演员做寿,徒弟们的礼金高达几十万。二人转演员已经完成从传统的乡村艺人向现代大众明星的转变。这一步,跨越了中国演艺文化1000多年——如果从宋元杂剧时代开始。</p>
<p>  ○记者:当代二人转在艺术本体方面有哪些变化?会对二人转发展带来怎样的得失?</p>
<p>  ●张兰阁:今天的二人转演出不再是一旦一丑在舞台上演绎故事,而变成了以说口和绝活为主的杂艺,人们称之为“二人秀” 。其实用“二人秀”概括今天的演出并不全面。据笔者研究,二人转已经从传统的一树3枝发展到13枝。这些新的子集形式都是面对大剧场和电视等媒体、载体生成的。今天市场上的二人转迎合大众娱乐趣味,讲究商业卖点,追慕时尚,摈弃意蕴和深度,这是典型的大众艺术特点。与农民艺术的二人转相比,大众艺术品格的“二人秀”满足了高压力时代观众对娱乐的需求,用欢笑缓解焦虑,这是它的长处;但他没有农民艺术厚重的历史感。中国是个农业国家,有着漫长的农民与土地相浸润的历史,传统二人转将民风民俗与民族史诗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极具美感的“土野美学” ,内中具有一种黑格尔所说的“在深刻处感动人的情致” 。即便是“文革”后的改良二人转,也有一种乌托邦想象与激情,这些都在“二人秀”中丧失了。这也是“二人秀”屡遭非议的原因。但“二人秀”类的演出属于后剧场美学,具有零散化、游戏性、公众参与等特点。这些特点满足了网络时代年轻观众的审美渴望,运用得好,也可以为舞台表演的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美学元素。当代二人转发展具有多元性。多子集形式基本是民营演出的特点,在专业院团和戏校里,传统二人转演出形式得到保留,也在悄悄地整合着民间因素。我觉得,这种碰撞中的互补性发展给了二人转一个良好的开放发展态势。</p>
<p>  ○记者:二人转艺术的变化对于二人转研究带来怎样的影响?</p>
<p>  ●张兰阁:从1956年王铁夫的第一部二人转专著问世至今,二人转的研究已经有60年的历史。今天的研究语境对研究形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简单地说,二人转学术至少有两件大事可做。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艺人在舞台上的丰富美学实践和跑场经历,具有极强的后剧场美学的特征,非常需要有人去总结和转化这些成果,但目前缺少整理和挖掘。第二,就是二人转学科的建设。关于二人转的学科属性问题争论已久。争论无非是“归戏” 、“归曲”和“曲归曲,戏归戏”三种观点。但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二人转就像森林大会那只两面飞的蝙蝠,游弋在戏曲和曲艺之间(参加各种大赛) 。这实际说明,二人转具有独立的学科属性。任何对二人转的归类都是对它的肢解。如果把二人转放到中国戏曲史的长河中,就会发现,二人转来自中国戏曲在大戏之外的另一个传统,就是王国维说的“古剧” 。这个传统主要延续在当代曲艺中的“走唱类”艺术中,而二人转是它们的集成形式。因此,二人转这个“活化石”潜藏着中国戏曲史多元走向的信息。歌德说古希腊留下的东西,够欧洲人研究几百年,我们也可以说, 30年二人转留下的作品,也够我们研究几十年。</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