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中国文学的完整面貌
——《台港文学选刊》风雨三十年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用如饥似渴来形容都不够,我们是又饥又渴。我们不满意封闭的状态,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道香港、澳门、台湾,知道那里的朋友们在写作,但我们不能直接地和他们交流。 ”谈起上世纪8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港澳之间的文艺交流,诗歌评论家、北大教授谢冕如是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省文联《台港文学选刊》在1984年创刊,开始介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创作,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近日, 《台港文学选刊》举行了创刊30周年研讨会,谢冕在会上表示:“通过《台港文学选刊》 ,我们能够眺望朋友们在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了。现在香港、台湾、澳门的朋友,都是由《台港文学选刊》介绍认识和了解的。作为读者,我们非常感动。 《台港文学选刊》开辟了窗口,使我们知道整个中国的文化、文学艺术是什么样子,还原了我们碎片化的感受,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

  开放的黄金时代

  创刊不久, 《台港文学选刊》就迎来了刊物的“黄金时期” 。 《台港文学选刊》第一任主编季仲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能够那么快迎来刊物的全盛,全靠天时、地利、人和。在这六个字中,“天时”是决定性的。同样是福建,同样是和台湾一海之隔,同样是福建文联的这些编辑,但是在50年代、 60年代不能办这本刊物,“文化大革命”期间更不能办。而只能是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之后, 《台港文学选刊》办起来了。第一期创刊号就发行了17万册,非常顺利。

  白手起家创办这样一份前人从未涉足过的刊物,季仲表示,其中的艰难困苦、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非亲身经历,很难有切肤之感。千难万难,他觉得最难的是缺乏稿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他和助手杨际岚,以及后来加入的同事,往往要在家无储粮的窘境中变出山珍海味来,一期不落地为读者做一席文学大餐,真是一件叫人犯难的事情。如今,大陆的书刊市场全面开放,海峡两岸和港澳的出版物几乎可以平起平坐地自由竞争、销售无阻。但是时光倒流三十年,十年浩劫刚刚过去,即使《告台湾同胞书》宣告海峡两岸敌对状态结束,而三通的航道尚未开启,书店的书架上看不到一本台湾书刊,个人和机关团体也不许订阅彼岸的出版物,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来发掘稿源?季仲说,不过是得益于香港文友与乡亲们的鼎力支持。凡有新人的新书、新作面世,常常买了快速托人捎来。另一个途径是自费赴香港购书。但经费有限,审批颇难。

  《台港文学选刊》原副主编章武回忆,当时大陆尚无复印机、扫描仪,更不知未来的电脑为何物,每逢从台湾出版物上选中可用的稿件时,都不得不进行人工抄写,一边抄,一边还要把台港通用的繁体字改成大陆通用的简体字,这种有难度的抄写,没一定岁数、通晓汉字繁简两种写法的人无法胜任。于是,在找不到抄手的时候,编辑们就自己上马救急。后来,章武母亲退休,他就请母亲代劳。因为章武的外公是书法家,他母亲从小耳濡目染,写起字来一丝不苟,端庄娟秀,深得编辑部同事好评。

  除了为稿源犯愁,精神上还有一份不堪承受之重,那就是一种超常的政治责任。比如季仲清晰地记得,创刊不久后的一期增刊,编辑部选定了一幅台湾妙龄女郎摄影作品作封面,仅仅是因为“连衣裙穿得太薄” ,尽管已经印行,还是让这么一句话给否决了,一堆杂志全成了废纸。又比如, 1986年有一期,刊物以显著的版面转载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的杂文《丑陋的中国人》 ,在季仲的记忆中, 《台港文学选刊》如果不是第一家,至少也是第二家转载了这篇著名杂文的报刊,在文化界引起了不小震动,不久就有人传来话说,你们好大的胆子,丑化我们中国人的文章也敢登?又过了一段时间,又传来“权威”的话说:介绍台港文学当然好,但是这里有一个大陆台港化还是台港大陆化的问题。季仲说,这话是他心头的一片阴云,一直伴随他到了六十大寿退休那年,卸去了主编的重担,才轻轻地喘了一口气。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刊物影响达到了顶峰,每期发行40多万册,即使在当年文学刊物备受追捧的年代,能达到这一发行量的也不多见。回顾这个时期,季仲将基本经验总结为“开放” 。他说:“我们用一种开放的视野来选择、编辑《台港文学选刊》 。如果没有开放的视野,刊物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影响。80年代初期,刘心武的《班主任》发表以后还会引起争论;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 ,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这些关于爱情的作品几乎还是禁区。我们选择作品要有一定的勇气、胆量,要有开放的思维,当时像张爱玲、梁实秋的作品,在大陆还没有给予充分肯定,选择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也在大陆引起很大的震动,还有龙应台的杂文,非常犀利,在大陆发表也会刺痛一些人的神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持一种开放的视野,所以刊物办得很有生气。另外我们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种批评甚至压力。压力不仅省内会有,外省、中央的压力都有,但我们是一种开放的胸怀。 ”

  艰难时代的创新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 《台港文学选刊》迎来了艰难时代,但也是一个创新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期刊市场整体遭遇困难,慢慢走起下坡路, 《台港文学选刊》同样处境艰难,发行量越来越少。同时,大陆和台湾、港澳的交流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 1987年,台湾过来大陆的人是4万多人,大陆过去的是零。到了1991年,台湾来大陆的有9万多人,大陆到台湾访问、交流的有9千多人。到2013年,两岸来往的人数增加到一千万。两岸交流的密切,使得大量文学作品和文学信息从台湾带来。季仲表示,面对这种情况, 《台港文学选刊》很难不被边缘化,选刊的作品也从新鲜变得平淡无奇、从稀缺变得泛滥,自然发行量就少,办刊困难了。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季仲的继任者,《台港文学选刊》的原主编杨际岚、现任主编宋瑜以及《台港文学选刊》的编辑依然做了很多创新工作,使杂志越办越好。在人手有限与经费拮据的窘境中,他们不是守旧,而是革新,不是退缩,而是拓展。缺少拨款,他们就一次次寻找企业家合作,并且把杂志办得越来越精致、艺术。拿到最新出版的《台港文学选刊》 ,季仲说,他们八九十年代黄金时期的刊物远远不能跟现在比,那时纸张粗糙、排版粗糙,现在则是唯美的艺术追求,并且得到了社会公认。今年8月份在武汉举行的期刊交易博览会上, 《台港文学选刊》还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期刊” 。除了办好刊物,编辑部还把海峡两岸文学交流活动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自2002年以降,几乎每年举办一次海峡诗会,先后邀请台湾与海外的余光中、洛夫、痖弦、郑愁予、席慕蓉、陈义芝、尹玲、简政珍、焦桐、白灵等数十位著名诗人到福州交流,成为海峡两岸诗歌的节日。比如2010年海峡诗会邀请到了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先后在湖北武汉、河南南阳与郑州、福建福州等地举办了痖弦文学之旅国际研讨会、 “痖弦中原行”河南诗歌界座谈会、多场诗歌朗诵会以及文学专题讲座,参与人数多、地域跨度大、持续时间长。痖弦1932年出生于河南南阳, 1949年赴台,因此这次活动充满了浓浓的乡愁,更成为痖弦难忘的还乡之旅。

  总结《台港文学选刊》的发展,谢冕的话打动了很多人。他说:“回顾30年,没有这个刊物,我们会有多大的遗憾?因为福建正面对着台湾,福州对着台北,厦门对着高雄,如果没有这本刊物,即使我们靠得这么近,也不能知道对岸朋友在做什么。创办《台港文学选刊》 ,是对原有秩序与观念的挑战、冲破。尽管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我们还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文学艺术上,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因为《台港文学选刊》 ,我们和很多台湾、港澳作家、艺术家成为朋友,这个朋友是放在心里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