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虹的自然文学研究的价值
  来源:中国艺术报

  《寻归荒野》主要意图不在写一部美国自然文学史,而是从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演变中,找到自然文学的渊源,发掘自然文学理论的资源,给当代社会提供一个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思维、方案和导图。这才是《寻归荒野》里蕴涵的真正的人文关怀,是程虹的自然主义思想里所包含的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立场。

程虹的自然文学研究的价值

  程虹的《寻归荒野》无疑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看得出来,程虹对文字是非常珍惜的,但也是非常慷慨的,她笔下的文字与自然的景物一样色彩斑斓,她文字里的气息与大自然里的一样新鲜。当然, 《寻归荒野》真正的价值还在于它在外国文学、自然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几个领域里的奠基性和启蒙性。应该说,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它的价值和位置。

  第一,这部著作史论结合,给读者呈现了一幅美国自然文学发展的历史。看似评述作家作品,其实对美国自然文学做了一个清晰的梳理,也从侧面勾画了一幅美国文学的地图。从《寻归荒野》里,能看到美国自然文学从17世纪的发生,到18、 19世纪的发展,再到20世纪的成熟,每一个阶段自然文学所呈现的作家作品及它们的文本特点、思想内涵都一目了然。当然,在叙述美国自然文学的同时,也把美国文化的脉络进行了勾勒。从美国新大陆最初的超验主义,到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思潮和文化流变,乃至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给美国社会、自然环境带来的变化与冲击,都在这部书里有所阐述。这种写法,也给当代文学史及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范本。通常,很多文学史是按照时间来分阶段描述,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主干。还有一种文学史是编年史的写法,把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按照年份一一列举和叙述出来。也有的文学史是按照文学流派来叙述的。但《寻归荒野》这种自然文学史的书写,是以作品为主,以作家作品的分析和品读带来整体的理解,同时每一部分互相联系沟通,形成一个内在的线索,让作品里的精神内涵凝聚整部书,从而很顺利地完成文学史的叙述。不过, 《寻归荒野》主要意图不在写一部美国自然文学史,而是从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演变中,找到自然文学的渊源,发掘自然文学理论的资源,给当代社会提供一个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思维、方案和导图。这才是《寻归荒野》里蕴涵的真正的人文关怀,是程虹的自然主义思想里所包含的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立场。

  第二, 《寻归荒野》梳理了美国自然文学理论,也把欧美前沿性的自然文学理论给予了准确的描述和梳理,同时也建构了自己的自然文学理论。可以说,这部著作解决了自然文学的发展论、本体论、文体论和鉴赏批评论的问题。解决发展论问题,即它第一次清晰地呈现了自然文学的发展历程,呈现了每一个阶段的作家作品及其文化价值、社会影响;解决了本体论、文体论问题,即它厘清了自然、自然文学、土地伦理、地域感、生态良心、生态道德、环境主义、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等与自然文学息息相关的概念,也论析了自然文学的文本特点及其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解决了鉴赏批评论问题,即这部著作以实际的评述实践和著者独特的方法告诉读者如何去解读自然文学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读《寻归荒野》 ,可以发现程虹对自然文学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自然文学大体有几个艺术标准: 1 .散文随笔体。2 .来源于“野性的实践”或“荒野的实践” 。无论是从梭罗,还是到斯奈德,每一位自然文学作家,都亲身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倾听自然的声音,他们的文字都是行走、散步、观察的结果。不是“象牙塔”里的文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文字,因此自然文学很多都带着明显的纪实性。3 .都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中心主义,强调“土地伦理”或“荒野意识” 。4 .有“地域感”或“地域性” 。每位作家都依赖一片自然空间或土地,观察那里的动物植物,书写那里的自然风光,表现那里的物候地理,把自己融入那片土地或空间。程虹就是在从容而富有诗意、激情的史论结合的评述中逐渐形成自己对自然文学的这种理解和定义的。

  第三, 《寻归荒野》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一是比较研究。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比较。如在第四章里,在评述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和玛丽·奥斯汀的自然文学创作时,就进行了他们的横向比较,也把他们放到美国自然文学的进程中来与他们的前辈作家爱默生和梭罗进行纵向的比较。其二是文化研究的方法。文化研究是近十来年理论研究界的热点,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的输入启发了很多学人和批评家,但真正理解文化研究的要义的人不多。对文学研究来说,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首先意味着研究者把文学文本当做文化文本,而不是审美对象。其次,文化研究探求的是文本背后的文化动因,追求其文化内涵及其文化价值。再者,文化研究是带有批判性的,西方文化研究学派是知识分子在人文学科边缘化之后以文化研究的方法介入社会各个领域,并以其批判性立场而赢得社会的尊敬,走进大众视野的。在《寻归荒野》里,程虹对自然文学作品的解读,除了注重其审美性之外,还关注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因素,认可了他们的文化价值,尤其是看到了自然文学成熟期时作品里所蕴涵的生态批判性和现实主义情怀。其三是文本细读与社会分析相结合。在《寻归荒野》里,差不多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了细读的,而且是用心的细读,是从文本的形式、内涵的精心的品味、玩赏。多种方法的自如运用,显示出了程虹的文学素养和研究水平,也让读者受到了研究的启迪。

  第四, 《寻归荒野》也给中国自然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资源,同时也给中国自然文学研究开拓了思维和道路。如程虹在书里对“自然文学”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其他理论问题的探索,都是理论资源的创新和输入。现在文学界研究自然文学的人很少,可能有人会问:中国有没有自然文学?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有自然文学,尤其是在当代自然文学还涌现出了可贵的作家和作品。但自然文学之所以少有人研究,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理论资源,《寻归荒野》就给自然文学研究提供了如何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理解自然文学的思维和方法,因此从方法论上,解决了文艺理论研究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大问题。另外,国内现在研究生态文学成为一个热点,不少中青年学人都聚焦于生态文学,甚至当代文学批评界还在推崇环保文学,但文学界究竟如何认识自然文学、生态文学和环保文学的概念及文本特点,是值得思考和探求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有互融、交叉,但它们发生的文化缘由和理路是不一样的,文本差异也很大。 《寻归荒野》有助于我们解决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的辨析问题,也帮助我们真正认识自然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形下,自然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更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以预言,随着《寻归荒野》及程虹翻译的自然文学著作的价值为更多人认识,自然文学创作和研究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热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