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的一瓣心香
栏目:品读斋
作者:陈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网·世情·人心——阎纲自述》 阎纲 著 三联书店

  久负盛名的三联书店最近出版了《文网·世情·人心——阎纲自述》 ,呈现出一位真实的评论家。 《阎纲自述》写出了批评家阎纲大半生的生活真实和内心真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阎纲就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从力荐吴强《红日》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一文起,阎纲连续对1961、 1962、 1963年全国中长篇小说进行述评,重点推出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和李劼人的《大波》等多部优秀作品。特别是在《人民日报》上推出《红岩》之后,兴起了一股“ 《红岩》热” 。“文革”期间,阎纲先是作为“文艺黑线的小爬虫”与中国作协、 《文艺报》的“走资派”一起被批斗;后又被作为“五一六”分子被拳打脚踢、日夜审讯,差点送命。新时期到来后,阎纲归队,迎来了阎纲文学评论的黄金时代。他满怀激情,敢于大胆肯定新时期以来涌现的大批作家、大量作品。他为《灵与肉》与“陈奂生系列”开路,为王蒙小说正名,为《那人·那山·那狗》审美,为电影《人到中年》辩诬,特别是为《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鸣冤,影响深远。上世纪80年代,给新时期作家作品唱赞歌,阎纲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作为编辑家,阎纲曾任《小说选刊》常务编委、 《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 《评论选刊》主编、 《中国热点文学》主编,选载、推荐了数以百计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评论文章。及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阎纲手中的笔不但没有退休,而且实现写作上的三大转变:向散文家的转变,向杂文家的转变,向学者型评论家的转变,钟情于美丽的灵魂和血写的“人” ,为因“文网”而“违世”的艺术良心唱挽歌。阎纲的大半生确实不同凡响,他到了80岁才出版他的自传,对他80岁之前的人生经历特别是评论生涯作了真实的再现,不虚美、不遮蔽、不讳饰,可谓“表现出艺术家的勇气” 。

  阎纲坦率地揭示他的“内心真实” ,从而更加可信,更加感人。他坦言心声:“回顾文坛60年,自己并不干净,我批极左也跟极左跑过,灭神又造神,胶柱于革命的现实主义以致衡文失当,放情谠论但失之粗陋。我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思无主,盲目紧跟。现在明白了,没有我辈的奴性作祟,‘文革’疯不起来。 ”如此反思,近乎自责,如此自审,近乎忏悔。

  阎纲从1956年进《文艺报》 ,上至高层领导,左右如知名作家、评论家,下至他评论过的诸多新进作家、青年作家,直到广大读者,他或有接触,或有联系,或有交往,或有密谈,在这本书中多有精彩呈现。

  周扬是阎纲景仰的人物之一。阎纲写出《绘声绘色的〈大波〉 》后,周扬读了对《文艺报》主编张光年说:“评李(劼人)的文章难写,阎纲这样写很好嘛。 ”在《阎纲自述》中,阎纲写出了周扬性格多面、复杂的历史真实。周扬在新中国成立后、“文革”前多次政治运动中整了不少人,是“文革”把周扬逼“悟”了。周扬复出后欢呼新时期到来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需要发扬人道主义和防止社会主义“异化”的问题,发聋振聩。再如丁玲,她在反“右”中作为“丁(玲)陈(企霞)集团”的头头,被开除党籍。“再批判”后,又被发配到东北边陲戴罪改造。讲到“吃苦头” ,丁玲吃“极左”的苦头可谓苦大冤深。新时期,丁玲辛苦创办《中国》 ,却否定“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不过,阎纲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对丁玲的同情,他引用牛汉的话说:“老太太(指丁玲)太复杂,但不能说‘左’ ,她比周扬强多了,我尊重她。 ”的确,以“左”或者“右”定性一个人,太简单了。 《阎纲自述》写周扬、丁玲是这样,写巴金、侯金镜、黄秋耘、曹禺、白薇、牛汉、刘绍棠也是这样,写贺敬之,更是这样。 《阎纲自述》写出了文坛名家的历史真实,不为贤者讳。

  阎纲1949年投身革命,从事文艺工作。1956年进入《文艺报》后,共和国文学界所经历的许多大事,他大都经历过,因此他的批评家自传,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对于六十多年来的中国文学, 《阎纲自述》中写得很多,思考得很久。特别是新中国文学何以走了这么长的泥泞而曲折的道路,阎纲想得很深,自己有了答案,敢于在自述中把思考所得坦率地诉诸读者。

  读罢《阎纲自传》 ,封底的话如警钟长鸣: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难道是古今中外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

  彻底否定文革,是继“五四”后又一次伟大的启蒙运动,其文学启蒙的要义是从神学回到人学,从呐喊升华为忧愤深广。

  60年来,我亲历了这一异化到复归的全过程,波谲云诡,忍看朋辈成新鬼。这里记述的未必称得上“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 ,却是满怀怜悯、不惜牺牲的血写的“人” 。

  献上一瓣心香为他们敬燃。

  不妨展开《文网·世情·人心——阎纲自述》 ,读一读巴金、廖沫沙、田汉、柳青、郭小川、侯金镜、严文井、孙犁、韦君宜、吴冠中诸位人等的人格,你会为他们一洒同情之泪,会为他们感受到人的尊严,从而感受到一份宽慰、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