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旧变新 重装出发
——2011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
栏目:本期关注
作者:尹鸿 李媛媛  来源:中国艺术报

  4月16日,中国影协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新鲜出炉。今年已走进第五个年头的《中国电影艺术报告》针对中国电影界宏观框架下缺乏对艺术创作细读的问题,做出了一些调整,分为“总报告”和“专家视野”两大板块,其中“总报告”对2011年国产电影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理性的分析,而“专家视野”则为电影界提供了一个专业、开放、独立思考的学术平台。本报摘发“专家视野”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教授对2011年中国电影创作梳理一文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编者

蜕旧变新重装出发

——2011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

制图 杨兴

  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的融合、艺术创作水平与商业运作能力的同步、现实关怀与视听娱乐的统一、传统资源与普适价值的交融、艺术想象力与工艺执行力的互动,都将决定着中国电影创作是否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新的十年。  

  10年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事实,绝地重生的中国电影也开始了百废待兴的产业化改革。10年来,中国以主动的姿态和痛苦的磨合,将自己纳入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体系中,学习规则、适应规则,并由此带来“中国制造”的十年突进。2011年,中国电影创作似乎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蜕旧变新:动作大片的式微,中小成本影片的突围,类型影片的逐渐成型,面向分众市场的艺术影片的多样化,新一代电影人的闪亮出场,似乎都在表明中国电影创作吐故纳新、重装出发的调整和转型。

  新都市咖啡电影 hold住年轻人的情感

  在城市化的急速变迁中,“hold住”成为2011年青年人的一句口头禅。而在众多的电影中,正如同在网络上一样,情感成为青年人在都市海洋中是否能够hold住自己的试金石。于是,从年初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年末的《失恋33天》 ,它们或者是对过去情感经典文本的重构,或者是对当下网络情感畅销书的改编,共同创造了hold住情感的都市乌托邦,“情感”似乎成为了青年电影观众跨入2012的救生船票。

  《失恋33天》 ,这部成本不足千万的小成本电影,用4天过亿, 8天过两亿,最终以3 . 5亿收官的票房成绩,上演了中国电影继《疯狂的石头》之后的传奇神话。影片的营销当然是成功的,但对于这样一部没有足够商业要素的影片来说,仅仅营销显然是不够的。影片击中了当代都市青年人心中对情感美好的向往和奢望。影片用一种都市青年人所向往的温暖满足了这种渴望被“治愈”的情绪:体贴、仁厚、人生导师般的老板、至贱却会说“我陪着你呢”的男闺蜜以及惩罚背叛的招数和对爱情信念的坚持,让网络上流行的所谓“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2 B青年”都能够在其中共享喜乐和宣泄。这种对于都市年轻人情感“贴地气”的描述和分享,才是《失恋33天》成功的内在秘密。

  其实,在这之前,始于《爱情呼叫转移》 《非常完美》 《杜拉拉升职记》等影片受到青年观众喜爱的事实已经表明,在这个主流观影人群为都市年轻人的时代,那种用诚恳聪慧的创作态度、轻喜剧化的艺术质地、互文化的素材编织、创伤与抚慰相结合的叙事策略,表达hold住爱情和友谊的价值观念的电影,就像一杯咖啡,微苦中透着甜香,往往能够被青年观众所接受、认同、分享,即便影片植入广告密集、影像相对电视剧化、制作规模和技术水准有限,青年观众仍然能够与这些影片对话。最近几年,在网络上早就传播得沸沸扬扬的泰国影片《恋爱那些事儿》 、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 、台湾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其实不都是这样的制作规模不大、情感抚慰到位的浪漫小品么?

  与过去的都市电影不同,这类影片主要不去表现都市的社会冲突、都市的文化变迁、都市的家庭命运,而是表现都市中青年男女的情感失落和坚守,这种新都市电影,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被青年观众喜欢的重要类型,它们将为置身于高速城市化的青年人提供情感的“心灵鸡汤” 。应该说,当代都市青年正在形成一个电影观众的“部落” ,如同布尔迪厄在讨论消费者习性时所分析,这是一群具有“特定品味”的人,他们“大多会依照风格的选择亲近性原则”选择消费对象。这种部落的“亲近性”造就了一个客观的电影消费群体,一个“美酒加咖啡”的生活和电影消费群体,也创造了《失恋33天》所代表的一种新都市的咖啡电影文化。

  古装动作片 类型元素走向固化

  2011年,以《鸿门宴》 《关云长》 《战国》为代表的古代历史题材片纷纷以大制作面孔出现。这些影片试图用当下的话语方式来重新解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大明星+大场面+武打动作+奇观场景”的商业配方来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然而,这些影片在2011年却纷纷遭遇滑铁卢。不仅多数影片观众口碑不好,而且票房效果与投资规模相比也很不匹配。如果说,这类影片前些年还能用票房效果的正面性来平衡其艺术效果的负面性的话,那么如今则可以说是既不叫座也不叫好。创作上的困境终于大面积地传递到市场反应上,以至于像《武侠》这样创作、制作品质尚可的古装动作影片,因为这一类型带给观众的审美疲惫和预期降低,也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效果。

  大制作的古装历史题材影片对奇观的偏好,对大场面、大明星、大题材的依赖,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和产业环境。大制作风险限制了电影题材的选择,现当代众多历史背景都可能遭遇题材上的禁区。所以,回到历史,甚至重写那些人们家喻户晓的经典,一方面可以回避现当代题材的敏感,一方面也利用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带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市场预期。当然,过去历史从场景到人物的时空差异性,也为电影的奇观强度提供了创作潜力。

  遗憾的是,高投资的压力使这些影片几乎都选择叠加商业元素的市场保险策略,拼凑明星、拼凑情节、拼凑场景、拼凑动作、拼凑台词、拼凑观众需求,这种东拼西凑的结果,必然是艺术完整性的割裂和电影审美灵魂的丢失。各种商业元素仅仅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不是审美意义上的化学反应。

  在这些影片消解着观众对古装动作片的信任和预期的同时,几乎所有的这类影片又都在不断重复“侠骨柔肠” 、“大漠孤烟” 、“金戈铁马” 、“壮男美女” 、“武打文斗”等类型元素。这一类型的过度商业化和过度自我复制,不仅带来了内地观众的观看麻木,而且也让对中国“功夫片”情有独钟的海外观众审美疲劳。

  应该说,是2000年李安风靡世界的《卧虎藏龙》开启了古装武侠动作片的这一轮华语片浪潮。但《卧虎藏龙》对中国武术、中国道德、中国情感、中国美学中柔韧之美的极致化发掘和呈现,却没有得到后继者们重视,倒是其中的商业娱乐元素被一次次放大。实际上,历史题材作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民族认同的符号,本应有其可供挖掘的资源,甚至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影像文本,在全球化时代,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形象大使” 。中国人的正义观、道义观、爱情观、审美观,在中国的古装影片中,需要真正找到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独特性与普适性的统一,当然,更需要商业诉求、艺术审美和文化底蕴的统一。否则,丰厚的资金、大牌的演员、唯美的场景、炫技的镜头和刺激的动作,都将逐渐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留下的不过是抽空了历史质感的“行尸走肉”般的空洞影像。

  艺术电影 分化的市场和观众

  艺术影片,一直是中国中小制作影片的主体。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口味都较重,非商业娱乐大片不看,甚至对这类商业娱乐大片是边骂边看,越骂越看。这一点,似乎成为人们对中国观众市场的共识,也成为许多投资者愿意押宝在大制作商业电影上的原因。但是,本年度的电影市场,观众对大制作商业片的热情却明显降低,相反,艺术影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影院市场,不仅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票房成绩。

  的确,一方面社会的商业化,创造了大众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消费需求;一方面电影的商业化,则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电影选择。商业为产品和消费提供了空间。随着电影市场的扩大、电影观众的成熟、观影选择的多样化,部分观众的确提高了对“高雅”电影的兴趣,艺术片创作似乎正在迎来市场细分的契机。

  《观音山》 《最爱》 《钢的琴》 《Hello!树先生》等影片分别以不同的文艺电影模式表达着电影人的现实关切和艺术观照。 《观音山》以风格化的影像表达记录着三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女人寻找爱与重塑信仰的故事。《最爱》和《钢的琴》则以现实主义模式还原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艾滋病患者和东北下岗职工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Hello!树先生》则明显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甚至黑色幽默的色彩。

  从目前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和电影修养来看,现实主义手法仍然是最容易被观众所接受的艺术范式。在现实主义范式下,适当加入喜剧幽默、浪漫主义等风格化元素,往往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而带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具有形而上的深度美学风格的作品,目前还很难找到与观众的契合点。这一方面,说明观众对纷纭复杂的现实变化和人性困境的关注,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经验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关怀现实困境、关怀都市生存、关怀人性挣扎的现实主义电影,虽然很难成为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但是却可能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旋律电影 走在适应市场的路上

  纪念和献礼,一直是中国电影特殊的创作生产机制。2011年,是中国的纪念大年。据统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共有28部,公映14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影片5部。而在献礼安排的推动下,在影院市场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主旋律影片主要有《建党伟业》 《飞天》 《杨善洲》 《辛亥革命》等。

  担负明确的政治宣传意义的“主旋律电影” ,作为一种特有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一直在努力适应市场,扩大与观众的对话界面。虽然“英模影片”在创作模式上没有重大突破,但《建国大业》以来的“场景史诗体”模式应该说还是开拓了新的创作道路。当然,“主旋律电影”由于承担明确的宣传使命,实际上如果通过公益的、免费的、开放的渠道、体制内的集体组织形式,甚至电视的免费重复播出进行公众传播,也许会比通过市场销售的方式更有效、更恰当。一方面这类影片的传播不会影响到市场本身的运营规律,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影片突破消费门槛的制约最大限度地被公众接触。既然是政治宣传,最好的途径,也许不是市场销售而是公益传播。

  主流商业大片 趋近国际一流

  如同冯小刚的《集结号》 《唐山大地震》一样,在2011年,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也是题材和类型上的个案。其创作题材的奇特、创作阵营的强大、制作规模的恢弘、 6亿的超大投资和国际一线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加盟,都使其成为本年度最受关注的国产影片。

  影片选择了广为人知的南京大屠杀作为故事发展的历史背景,讲述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12个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舍生取义,以自己的苦难换取青年女学生的生还。这一题材的选择,既有导演本身对故事强度的偏好,又有对电影商业因素的考量:全民族高度敏感的题材,加上一群在中国文化中很少被正面表现的妓女命运,都为这部影片提供了前期的巨大关注度。影片镜头与场景处理饱满简洁,张艺谋长期以来过度看重视听形式、造型冲击的倾向也受到抑制。故事、情节和人物环环相扣、相互照应、合情合理。尽管影片最后“秦淮景”段落仍然还有一些过度表现的感觉,但应该说,这部影片在原小说提供的素材基础上、在刘恒的编剧支持下,不仅代表了本年度国产影片最高的创作和制作工艺水平,而且也是张艺谋自《十面埋伏》以来艺术完成最出色的作品。

  当然,最近几年,从《集结号》 《唐山大地震》到《金陵十三钗》 ,大制作电影从古装题材转向近现代背景,似乎电影在离我们的现实越来越近。这种接近,缩短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更是靠近了当代人的心灵和记忆。当然,现当代中国有太多的身体和心灵创伤,也有太多的苦难与怨愤,如何用一种更加悲天悯人的态度,处理好商业需要与历史尊重、奇观展示与人性关怀、历史情境还原与意识形态阐释的关系,将成为这类创作题材必然面临的严峻考验。离我们越近,我们的创作也越艰难,当然,我们的创作引起的观众共鸣也会更强烈。

  小结 灵魂正在跟上身体

  这一年,还有许多值得提到的电影创作现象,比如国产动画片在本年度取得了整体性的进步。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动画形象和题材系列化方面积累的创作经验; 《魁拔》在动画美学方面进行的探索; 《洛克王国》将游戏与电影相结合产生的效果; 《兔侠传奇》在中国传统文化、好莱坞风格与3 D技术相结合方面做出的努力等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国产动画典型文本。

  此外,随着青少年观众越来越规模庞大,类型片细分市场本年度也第一次如此明显地呈现出来。星迷们、类型迷们把电影市场分解得纵横交错。尽管专业人士对类型影片有着种种不屑一顾的蔑视,但是像《孤岛惊魂》 《财神客栈》这些成本低、类型明确的影片,还是因为其明星的粘合度和类型的亲和力,赢得了部分青少年观众的认可。新一代电影观众,消费的不仅是影片而且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期望。这些影片,不是因为其创作和制作水平而是因为其符号体系完成了特定观众情感投射、类型期待的对象化。当然,如果类型片、偶像片不尊重电影艺术规律,过度消费观众的情感,其艺术生命力必然会相当有限。

  总之,过去10年,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带给了国产电影蓬勃的商业动力。同时,“身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也不仅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能力提升快于文化内涵提升的现实写照。随着大制作古装动作片的失宠,香港制造的武打、搞笑、警匪等类型影片的逐渐老化,本年度一批“接地气”的中小制作新都市电影正在崛起,关怀现实人生的艺术影片也逐渐丰富,年轻一代电影人逐渐崭露头角,中国电影期待已久的转型也许正在到来。

  当然,重装转型需要过程。这过程是否顺利,既依赖于电影创作的政治文化环境是否更加宽松,也依赖于电影生产的市场环境是否更加良性,更依赖于电影人对过去10年电影产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的反省是否自觉。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的融合、艺术创作水平与商业运作能力的同步、现实关怀与视听娱乐的统一、传统资源与普适价值的交融、艺术想象力与工艺执行力的互动,都将决定着中国电影创作是否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新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