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当下何为?
栏目:记者观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尹鸿教授说“身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 ,不仅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能力提升快于文化内涵提升的现实写照。正如一些“当红炸子鸡”的演员们辗转腾挪于各大片场,三四个戏同时上,广告、代言、各种通告一把抓,曝光率过频过高,被指透支知名度而导致“过度消费”的反作用。说实话,与蓬勃商业动力相关的电影产业的各位从业人员,基本都处于双透支、高消耗的“水深火热”状态下。不久前《翻滚吧,阿信! 》上映的时候,就有记者写过《翻滚吧,记者! 》的吐槽文章,倾诉如何在一天采访6个以上电影活动的心得。而“翻滚吧”同样蔓延到电影学术和理论评论领域,电影评论家们也经常处在与文山会海遨游搏击的“赶场子”状态下。“翻滚吧”一方面映照出中国电影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状况。忙啊,忙得来不及思考,的确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也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状态。

  在日前中国影协举办的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年会上,照例颁布了《2012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这份报告伴随着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以每年一本的进程,已走过整整5年的时光。记得去年的年会上,郑洞天教授曾发言表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人想要了解中国电影,我们可以提供一大串翔实的数据分析,但是与此同时我发现对数据的分析回过头来作用于电影本身的却越来越少了,影响也越来越小了,它似乎成为了研究者的自说自话。 ”

  这样一本年度艺术报告到底能对中国电影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是仅仅是研究者的自说自话?在一定程度上,电影学术与电影产业已经分开,在各种电影研讨会上能够听到评论家、理论家对于电影艺术的各种真知灼见,但是这种声音电影创作者往往是听不到的,其真正产生的影响、引发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专家自嘲说投资方与创作者对于这些专家评论是“不屑一顾”的。与传统学术角度的电影评论相比,大众媒体也更钟爱网络写手和资深影迷的电影评论,鲜活生动、联想丰富、话题十足的酷评明显更吸引身处在快餐化时代的年轻读者,而专业网站的打星和评分甚至能直接影响到观众是否愿意走进影院看一部能够赚回票价的电影,由此可见,投资人、制片方重视网络影评并加力于此也无可厚非了。

  在此次年会上,传递出的两种声音,值得一听。一种声音,是严格要求,是坚守,认为一定要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创作者高标准、严要求,要占领艺术高地,要把艺术放在第一位,中国电影才有未来;另一种声音,则主张要宽容,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正因中国电影产业化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始终抱定传统的观念把电影当艺术看,是不是与现代的文化有些脱节?现在更多是看重消费时代的消费意识,正因这样的特征,电影评论的主导价值就应该是由观众来评价。以上命题,其实可以引发很深的思索和讨论。电影评论何为?电影评论家何为?不管讨论结果如何,其过程可能更有意义,那就是最基本的,在这个时代做好分析者、观察者,为将来更加成熟的电影和电影工业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