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家协会:奋进新时代再攀新高峰
作者:中国杂技家协会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81年10月28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杂技家协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宣告中国杂协的成立,从此杂技艺术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家” 。中国杂协成立之时,正是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进行之时,改革开放为杂技事业的开拓创新和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国杂协带领广大杂技工作者,为促进当代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扩大中国杂技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迎来中国杂技历史上发展最迅速、变化最显著、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纵观中国杂协38年的发展脉络,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杂技家协会:奋进新时代再攀新高峰

中国杂技家协会

  夯基固本,勇于探索,迎来大发展(1981年-2000年)

《杂技与魔术》杂志创刊号(1981年)

  中国杂协是中国文联所属各文艺家协会中成立较晚的协会之一。从成立之日起,中国杂协就秉持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在夯基固本方面积极探索,在对外文化交流、理论建设、创作引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助推杂技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杂技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协会成立之初,就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协会领导先后率团出访朝鲜、波兰、加拿大、西班牙、古巴、苏联等国考察,同时,民主德国、朝鲜、加拿大、苏联等国际杂技界的同仁也应邀访华。

  中国杂协1987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国际杂技赛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1992年参与创办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这两个国际杂技艺术节交替隔年举办,使得中国每年都有国际杂技艺术的盛会。两个杂技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成为国际杂坛学术交流的高层峰会。这一时期,中国杂协与国际魔术组织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先期派员参加国际魔术组织年会的基础上, 1995年,中国杂协在赴美国参加国际魔术师协会第67届年会时加入该协会,成为国际魔术师协会中国311分会。2000年,赴葡萄牙参加国际魔术联盟第21届年会,并在大会上入盟。为了缩小中国魔术与世界的差距,将国外优秀魔术“引进来” , 1997年中国杂协参与创办了上海国际魔术节。

  目前,这些赛事的办赛水平和规模、参赛节目水准、国际影响力等都堪称世界一流。中国杂协通过艺术节让世界了解中国杂技,促进了与世界杂技的交流融合,让中国担负起了“杂技大国”的责任和使命。

  此外,中国杂协还大胆尝试开展国际杂技商业演出。1993年,组织哈萨克斯坦国立马戏院等六国演员来华演出; 1996年、 1998年两度组团赴日本商演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杂协与挪威阿诺德马戏团自1986年开始友好合作,派团队参加其每年为期半年的全国巡演,直至2009年,共参加了十余年的演出季,充分体现了中国杂协在民间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杂技一直注重理论建设。1981年,中国杂协成立时就确定了“狠抓理论建设”的工作方略。1985年,中国杂协设立研究部。1994年,中国杂协成立理论研究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杂技理论研究工作逐步发展,开始了艰辛的探索。

  1992年,中国杂协将各省分散的、不定期的理论研讨活动确定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全国杂技理论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自1998年起将理论作品奖纳入中国杂技“金菊奖” ,这是中国文联系统各文艺奖项中第一个立项的理论奖。金菊奖理论作品奖共评选了8次,对于杂技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中国杂协还就杂技美学、丑角滑稽表演、民间马戏、演艺市场等杂技界热点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其中, 1983年3月由中国杂协与文化部艺术局共同举办全国杂技创新座谈会,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杂技界第一次规模空前的理论大探讨,对日后杂技的创新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5月,中国杂协会同文化部艺术局召开了杂技晚会《金色西南风》专题研讨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此后迎来了主题杂技晚会创作的高潮。

1981年《杂技与魔术》杂志创刊,这本由中国杂协主办、中国唯一的杂技魔术类专业的正式出版物,成为中国杂技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这一期间,中国杂协先后协助、资助出版了《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 - 1982杂技集》 (1988年) , 《当代中国杂技》 (1997年) , 《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系列之杂技(1998年) ,由此带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著作出版的高峰期。

  开拓创新,矢志争先,铸就新辉煌(2001年-2017年)

  2012年1月,上海杂技团《腾跃——大跳板》在第36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摘得“金小丑”奖

2016年12月,第三届中国杂技艺术节

  迈入新世纪,中国持续创造经济奇迹,带动我国文艺事业迅猛发展,杂技艺术也随之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协会工作呈现出内容丰富、外延扩展、水准提升的特点,人民群众对杂技艺术的新期待不断提升,杂技艺术的重要社会价值日益凸显,中国杂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创造了新的辉煌。

  中国杂协着眼于“文艺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一重要遵循,按照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统一部署,突出“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不断创新文艺活动的载体和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影响广泛、成效显著的大型主题文艺实践活动。尤其是中国杂协于2001年、 2008年、 2016年分别举办三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充分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杂技取得的辉煌成绩,让人民群众检阅了杂技创作的丰硕成果,彰显了杂技工作者的时代责任。而中国杂协于2009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是国际魔术联盟成立58年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世界魔术大会,成为促进中国魔术艺术事业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新面貌、新成果,扩大对外宣传的大舞台。

  中国杂协精心策划活动选题,积极组织广大杂技工作者奔赴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受灾地区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深入到农村、社区、厂矿、军营、校园等基层单位,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品杂技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通过大型晚会、小分队演出、采风创作、文艺支教等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中国杂协把在国内外重大杂技赛场获奖的精品节目送到基层,让人民群众共享杂技创作成果。

  中国杂协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不断拓展新领域、打造新亮点。以国际赛场为突破口,不断加强与各大国际杂技节主办方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国际赛场长效的参赛派出机制。在各大国际杂技赛场设立中国杂协“长城杯” ,奖掖优秀创新节目。中国杂协还推荐中国杂技界专家担任国际评委,在世界杂坛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升了中国杂技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杂协积极与党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合作,参加重大外事活动的演出。中国杂技一次次的精彩亮相,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杂技金菊奖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杂协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文艺专业奖项,是中国杂技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杂协以举办中国杂技艺术节、全国杂技比赛、全国魔术比赛等为平台,开展中国杂技金菊奖评奖。在20年的评奖过程中,评出终身成就奖25个,杂技剧目金奖6个,杂技节目金奖18个,魔术节目金奖18个、银奖31个、铜奖41个,理论作品奖金奖10个、银奖42个、铜奖72个。2015年,根据中宣部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要求,对金菊奖的奖项设置进行调整,且不分奖次。2017至2018年,共评选出杂技金菊奖10个、魔术金菊奖7个、滑稽金菊奖1个。通过文艺评奖在杂技界掀起了推新作、育新人的创作热潮。

  通过一系列抓队伍、建阵地、搭平台的措施,中国杂协推动杂技理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近年来,建立起青年杂技理论工作者扶持机制,在课题申报、培训研修、项目资助、观摩考察等方面提供帮助。组织各类杂技理论研讨会,不断扩大杂技评论阵地,为杂技理论工作者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平台。中国杂协先后完成《杂技主题晚会研究》 《中国杂技艺术发展报告》等重大课题,以及《中国杂技对外商演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杂技艺术作品评价体系研究》等课题研究,拿出一批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奖获奖论文集(2009—2014) 》 《中国杂技老艺术家传略》 《中国杂技艺术院团发展纪略》 。通过这些工作,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展示杂技艺术最新的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和交流活动成果。

  中国杂协从2001年起开展“中国杂技之乡”命名工作。截止到目前,共命名15个“中国杂技之乡”“中国魔术之乡”等,遍及全国7个省份。十几年中,中国杂协积极助推各地利用“中国杂技之乡”这一金名片,举办艺术节、展演比赛、艺术交流等,做大做强品牌活动。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宝丰魔术节、安徽埇桥马戏节等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中国杂技之乡”的创建,对于传统杂技的挖掘和整理、传承和保护,对杂技后备人才和观众群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深化改革,积极作为,再攀新高峰(2018年至今)

2018年5月,中国杂协召开中外马戏合作交流座谈会

2018年10月,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12月, 《中国杂协改革方案》得到中国文联党组正式批复同意。中国杂协把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协会和杂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开启了攀登杂技艺术新高峰的征程。

  按照目标要求和任务时限,中国杂协细化分解的65项具体改革内容,按步骤、有计划推进落实。特别是在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机构设置,调整部门职能,进一步加大对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领力度,积极推动杂技与体育跨界融合、推进杂技教育高层次发展、着力建立长效稳定的国际交流机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性的成绩。

  中国杂协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密联系杂技艺术实践,积极引领广大杂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中国杂协重视发挥中国杂技“百戏奖”“金菊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得者等杂技界代表性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杂技界形成崇德尚艺的良好行业风气。中国杂协在先期会员大轮训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展了十余次针对不同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举办班次、培训对象、受训人数、扶持力度都是空前的。在团结引领上下功夫,尤其加大了新文艺群体的培训力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培训重要内容,占总课程30 %以上。中国杂协通过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为建设德艺双馨的杂技人才队伍、推动杂技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杂协进一步完善以中国杂协官方身份与世界各马戏组织和魔术组织的联系机制,畅通健全参赛、研讨、观摩等中外文化交流渠道。制定出台《关于扶持资助国内优秀节目参加国际杂技比赛暂行办法》 ,设立了“重大国际比赛经费扶持”项目。2018年推荐资助6个院团、个人的9个节目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其中,重庆杂技团《伞丛扇影》荣获美国IBM国际魔术大赛金牌、金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实现了此赛事的“大满贯” 。新文艺群体魔术师张昱表演的《时空旅行》,以全场最高分在FISM世界魔术大会夺得近景魔术比赛纸牌类冠军。

  中国杂协不断推动杂技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2019年,中国杂协组织专家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与魔术表演专业杂技专业课教学指导意见》 ,并面向杂技界相关教学单位开展了业务培训。在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经验丰富的北京、上海、河北吴桥、河南濮阳等地的4所杂技学校,建立了中国杂技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在业内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杂协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互联网+杂协”工作模式。不断优化中国杂协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推出网络现场直播赛事等,今后将逐步实现入会申请、会费缴纳、信息采集、艺术交流、权益保护等会员服务的网络信息化。随着媒体深度融合步伐的加快,依托各团体会员单位,着力打造出杂技界新型媒体矩阵新格局。

  中国杂协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杂技界的能力和水平,在促进团结、凝聚力量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围绕杂技事业和协会工作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中国杂协分党组领导率队,奔赴全国开展调查研究。与当地党委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以及杂技院团、协会的主要领导进行工作交流,并深入杂技院团训练、演出一线,针对院团建设、学员培养、艺术生产、惠民演出等情况进行调研,与全国各团体会员单位、杂技院团建立了情同手足的良好关系,中国杂协成为广大杂技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全国杂技“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38年风雨兼程,年轻而充满朝气的中国杂协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亲历和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变革给中国杂技事业带来的历史性巨变。砥砺前行,走进新时代,中国杂协将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和神圣职责,努力开创杂技事业和杂协工作新局面,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