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做好“守社人”
——专访党的二十大代表、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
作者:本报记者 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惠敏莉近照

  “易俗社是一个鼻祖剧社、革命剧社、文化剧社,它的优良传统沿袭至今。新时代以来,易俗社正本清源,结合党中央的相关要求,传德、传艺、传神,每个易俗社人殚精竭虑、勤奋笔耕,做好守社人。”谈到百年易俗社如何在新时代的文化文艺战线中发挥自身作用,党的二十大代表、西安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长惠敏莉说道。

  “回望历史,先贤们点着黑煤油灯写出来那么多好的文本,对我们依然是一种教育。易俗社初创时秉持以商养文的理念,而后一直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对戏曲发展、改良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七七事变到抗美援朝战争,民族遇到危机时,易俗社编排演出的爱国主义剧目从未缺席,用戏文高台教化、惠泽百姓。百年来,易俗社编写了大小剧目800余种,至今举办了20期传承班,培育的戏曲工作者遍布西北五省。”易俗社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历史,正是惠敏莉希望能够融入到当代剧社文化与戏曲文化中的内容。新时代以来,惠敏莉积极推动提升并弘扬易俗社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多所著名高等学府进行演出和讲座。讲座中,惠敏莉还会亲自示范剧目片段、唱段,示范秦腔、眉户、碗碗腔、弦板腔、商洛花鼓、阿宫腔、线腔、同州梆子、陕北道情、汉调二黄等多种剧种,让学生们由体验、体会而至体现,了解千年秦腔和百年易俗社。同时,易俗社结合美育和双减政策,在陕西省内的大中小学培育戏曲社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们一边守的是学术,一边守的是艺术,守着易俗社这样丰富的文化圣殿,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唯有抢救、保护、推广。拿经典剧目《三滴血》来说,它是秦腔剧作家、易俗社的创始人之一范紫东的代表作。从1918年首演到现在,一代代的表演艺术家在演出中涌现出来,剧目也相继被河北梆子、豫剧、蒲剧、评剧等剧种移植。易俗社不断充分证明经典剧目传得开、留得下。”通过代代人努力,在西北五省,《三滴血》不是只普及了一两段的代表唱段,而是普及了剧中所有主要角色的每一段代表唱段。2018年正逢《三滴血》上演100周年,惠敏莉筹划举办了《三滴血》情境音乐会,组织《三滴血》走进国家大剧院,推动该剧在京津冀晋豫等地巡回演出。在2019新年戏曲晚会上,惠敏莉和小分队精彩演出的《三滴血》选段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同年,继上世纪60年代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扬的黑白电影《三滴血》后,易俗社又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易俗社积极筹划有关剧目活动的同时,惠敏莉通过言传身教,让易俗社的学生们传承了《三滴血》《柳河湾的新娘》《数罗汉》《貂蝉》《烤火》《挂画》《木兰从军》等经典剧目。惠敏莉常年带团下基层演出慰问,在榆林的矿井下、在商洛的山区里、在西部的军营里、在录制防疫版《三滴血》的镜头前,她都会把《三滴血》等经典剧目一唱再唱。“哪怕观众只有一个人,我们也要演,我们坚定行走在西部大道上。”惠敏莉说。

  惠敏莉认为,当年易俗社创始人立意高远,着意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将剧社视作一所文化学府,而非旧戏班,才使得剧社后来得到田汉称赞,可与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剧团媲美。并且,梁启超、黄炎培、鲁迅等都曾观看过剧社演出,为剧社赠言。2020年,面对秦腔人才、剧本及演出物件逐渐流失的情况,惠敏莉等陕西省人大代表经过多次调研,建议将制定《陕西省秦腔艺术振兴条例》列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今年1月1日,《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惠敏莉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我认为,戏曲文化有其重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戏曲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作用,他们用匠心代代传承,所以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惠敏莉在“喜迎二十大”献礼剧目《昭君行》中饰演王昭君

  《柳河湾的新娘》中一诺千金的柳叶,《秦腔》中不忘初心的白雪,《易俗社》中追梦、寻梦、圆梦的林梦云,《党的女儿》中的田玉梅,《织梦人》中的赵梦桃,《昭君行》中的王昭君,惠敏莉饰演的经典角色深入人心,也为她带来了无数赞誉。2021年,易俗社创排了该社首部工人题材秦腔现代戏《织梦人》。惠敏莉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剧中饰演了上世纪五十年代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赵梦桃,惠敏莉对此深有感触:“人们说,这部剧是劳模饰演劳模,但她们比我辛苦得多了。我读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梦桃小组的亲切勉励,也走进车间去体验纺织女工长时间、一丝不苟的工作。在研究赵梦桃这个人物时,我了解到她发誓说要把一天当作三天,把一份力变成九份力,把一切都献给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她说后方抢制一件衣,前线多活一个人,感人至深。”

  “有时回想,防疫工作的节奏就像电影的闪回镜头那么快,但其实当时就是那么做的。”在2021年底、2022年初西安市的抗疫过程中,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惠敏莉每天在一线值班,早上5点市民开始做核酸,她3点多就要到现场,关心、引导居民和商户,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当时惠敏莉买了一车苹果,捐给了疫情防控指挥部,表达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敬意。而后她牵头排了一部眉户现代戏《滚烫的年华》,剧中歌颂了医护人员、公安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聚焦撞击心灵的情境,悲中带喜,演出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易俗社文化街区的改造使易俗大剧院的硬件设施得以提升,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也应运而生。易俗社的新办公楼、排练场很现代化。文化街区的改造虽然有许多困难,但如果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要坚持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易俗社的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天地。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能够做好本分、建立起文化自信,特别是能够体现戏曲人的尊严和戏曲的价值。 ”惠敏莉谈道。街区改造前,由于易俗社有许多方面值得挖掘,每年都会有国内外的主流媒体前来探访,也总会聚焦到这里宿办合一的工作环境。每当这时候,惠敏莉就感到很不好意思。而易俗社隆重的百年社庆更加使她产生强烈的愿望,把易俗社做成一个街区,让易俗社跟上时代,使它的传播载体能够匹配得上它的文化价值。2016年,惠敏莉带领同事用8间女生宿舍的场地,做出了一个微型的易俗社展陈馆,介绍易俗社的历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18年、2019年,惠敏莉连续两年向陕西省人大提交建议,让各方面了解街区改造的价值和可行性。过去西安市民熟悉了钟楼的钟声、易俗社的秦声,2021年9月,在各级政府支持下,西安的钟楼旁,经过改造的易俗社文化街区集“馆、展、演、旅游、体验互动”于一体,并于去年国庆期间每日接待游客9万余人,成为当地文化旅游新地标。

  “易俗社不只是一个文艺团体,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剧社肩负使命走过了110年,它的厚重和底蕴来自于史料的延续性和历史的沿革,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多元化、高科技的时代,如果我们不主动创新,传统文化的受众是有限的,好酒也怕巷子深。”谈到肩负的责任和文化街区建设的必要性,惠敏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