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英雄主义的旋律
作者:吕益都  来源:中国艺术报

唱响英雄主义的旋律

——军事题材影片创作概述

  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到“90年代后”再至“新世纪以来”,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因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已蔚为大观——《中华女儿》、《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董存瑞》、《地道战》、《地雷战》、《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儿女》、《上甘岭》、《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一个和八个》、《小花》、《归心似箭》、《高山下的花环》、《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烈火金刚》、《血性山谷》、《长征》、《太行山上》、《我的长征》、《八月一日》、《夜袭》……军事题材影片凝聚着时代精神,熔铸着军魂,高扬着主旋律,增强着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在每一个时代都因其富于探索的叙述文本、富于时代意蕴的人物形象,富于独特价值的内涵精神,呈现着特殊的分量与生机。

  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在“十七年”阶段,因崭新政权的确立需要全新的意识形态表达,在“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原则下,大量涌现出来。这些影片融合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本土化民间叙述技巧、与解放区文艺风格一脉相承的艺术质感,以及隐蔽在文本深层的好莱坞影片元素,在踯躅前行、执著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军事题材影片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化风范的表现方式。可以说,“十七年”军事题材电影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新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基调与规范,它们不仅使革命历史成为浮现于记忆屏幕上的光影,更树立起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英勇斗争的事件及光辉的英雄形象。其中的经典作品对于一个时代人们主体性的建构、文化秩序及精神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华女儿》、《新儿女英雄传》、《钢铁战士》、《赵一曼》、《翠岗红旗》、《南征北战》、《南岛风云》、《渡江侦察记》、《董存瑞》、《平原游击队》、《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万水千山》、《战火中的青春》、《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红日》、《英雄儿女》等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十七年”军事题材影片形成了几项创作原则,即:政治性原则——这是军事题材影片创作中首先要遵循的。通俗性原则——这与配合主导意识形态传输密切相关,并与彼时受众的文化水平、文艺素养有关。朴素、鲜明、浅显,并因汲取民间叙述技巧而散发着乡土气息。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具有程式化倾向的叙述模式/情境,像人物的出场“亮相”/“开脸”;传奇化/仪式化的种种“奇观”;直白的二元对立式的镜头语言与场面调度等等。戏剧性原则——主要是针对电影作品的叙事形式而言。强调故事讲述的引人入胜、环环相扣。在敌我矛盾斗争中,事件凝练集中、线索清晰、高潮突出。

  除了上述几项原则,“十七年”军事题材影片还形成了带有民族化特点的类型化创作模式。这里的类型化既有经典意义上类型片所含纳的“二元对立”,套用了喜剧、惊险、歌舞、爱情等影片类型,影片大体上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特色因素:第一,计谋的贯穿——中国传统战争文学叙事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铺排智性的计谋,一条谋略可以衍化出许许多多的情节、细节与人物,深入到故事的纵深,成为脉络与筋骨。特别是在这些影片中贯穿运用的“乔装改扮”,更为影片增色不少,几乎每一部军事类型片都涉及这一手法。化装——神奇的置换。乔装改扮,我入敌、敌探我,危机四伏中尽显智慧的较量。

  第二,在叙事中往往运用有意味的细节与装饰。中国“十七年”军事题材类型片中常常闪耀出某些看似逸出情节之外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是某种含蓄的象征、丰富的意象。优美的意象往往不仅参与叙事,更成为故事的“眼睛”,点亮故事的诗意。在许多影片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辨识出这样的细节:静静绽放在李连长桌前的三月红(《渡江侦察记》);死去小宝手中紧攥一枚子弹(《平原游击队》);银环手中的戒指(《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嘎子钟爱的木头手枪(《小兵张嘎》)……这些细节往往只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特征,并将丰富的象征意味含纳其中,许多含蓄的情感也得以流露。特定时期军事题材的主导意识形态规约,使得这些意象深藏于叙事的肌理之中,而许多影片对类似细节的运用正表明本土化叙事风格气息的连贯,在看似无意识的宕开一笔中,隐隐透露出本土化叙事的抒情气质与文人化的诗意追求,引人流连与沉思。

  “十七年”军事题材影片的人物形象往往以鲜明、质朴、情感真挚,而令人印象深刻,许多光辉的形象更以其偶像质地,成为时代的经典。其中,主角/英雄人物的类型大体有意志型——由“纯净”、“高大”的“理念”想象与塑造出来,威武不屈意志如钢,以今天的审美视角来观照,是比较苍白的符号型人物形象;成长型——这一类型带有普遍性的人物性格与个性的展现。在《董存瑞》、《小兵张嘎》、《战火中的青春》、《红色娘子军》、《战斗里成长》等影片中,人物的成长是由“原生态”的老百姓成长为成熟的革命者。成长的过程中个人向集体靠拢,并提升人格的素养,完满的成长轨迹提供了一种重新塑造人、重写历史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寓言化表述;传奇型——这类形象在具有类型化倾向的影片中表现出夺目的光彩,李向阳、杨子荣、李连长、曾泰、刘洪……他们的超凡智慧、剽勇精干,凝结着中国民间文学与史传叙事传统中对忠臣侠士所渲染的神采风度;巾帼英雄型——红妆白马、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令人过目难忘,她们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与对战争的参与,是新中国主导意识形态所赋予的对女性生存空间与人格内涵的全新表达。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叙事的“二元对立”,“十七年”军事题材影片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情境体系,以及诸如“牺牲情境”、“团圆情境”等——这些都成为深具内涵的象征化、仪式化符号,鲜明地表现出时代的特征与烙印。

  总体而言,胜利、高大、完美、正面、明朗,构成了这一时期军事题材影片的创作基调与风格,在树立起某种典范的同时,也遮蔽了一些主题与内容。

  进入“新时期”,由于“思想解放运动”为文化环境带来的新鲜气息,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开始突破以往创作的桎梏,呈现出崭新气象。首先,是题材的突破。比如《曙光》、《赣水苍茫》表现了左倾路线给我党我军造成的重大损失;《今夜星光灿烂》、《战争子午线》、《祁连山的回声》等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不回避牺牲、失败、退却、缺失;《高山下的花环》、《道是无情胜有情》、《大阅兵》等触及了部队现实矛盾、展现了军人复杂人性的方面;而《一个和八个》、《晚钟》这样的题材,力图表现战争中的人性与人道,去揭示历史的复杂性,题材选取的角度是尖锐而敏感的;更富有意味的是《南昌起义》、《西安事变》、《血战台儿庄》、《百色起义》、《开国大典》等影片,站在客观和真实的角度——相对于“十七年”革命战争历史电影,多以我方立场为主要与正面的出发点,遮蔽敌方的视角——上述影片注重以近乎“纪实性”的手法,来客观兼顾双方的视角,通过对比让“历史”自然地凸显出来。并且这些影片多选取重大历史事件,突破了以往军事题材影片只表现一般革命战斗场景及不出现真实领袖人物的禁锢。区别于以往军事题材影片中领袖人物被“后景”处理或只做“配角”,新时期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将领袖人物发展为贯穿全戏的主角。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与当事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影片给予充分挖掘和有分寸的把握,对敌方将领的塑造也不再是脸谱化的。

  其次,是情感的开掘。新时期的军事题材影片(非重大历史题材)则更多将战争放置到背景,而在“前景”中工笔细绘,细腻而深刻地去表现战争中的人情与人性。像《归心似箭》以优美抒情的笔触、富于民族性的抒情写意情境刻画了浓郁的人情之美。电影《小花》舍弃了原著中大量的军事内容描写,而专心在“情”字上大做文章,以富于新意的时空结构及视听语言,渲染了兄妹情、姐妹情、母女情及战友情。而《一个和八个》、《红高粱》这样的作品,集中凝练了原著中人性/情感元素,或者将个人的命运放置在极端的环境中以凸显品格的力量;或者奔放张扬地挥洒出生命的热力与激情。《祁连山的回声》、《马蹄声碎》、《女儿楼》、《雷场相思树》等影片都对人物在特殊军事背景下的心理状态、思想感受、情感波澜进行了触探。 《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百色起义》、《开国大典》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对于人物的塑造也十分注重掘取生动的、富有人情味及生活气息的细节来折射与反映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第三,是形式的创新。像《小花》、《战争子午线》、《远离战争的年代》等影片,在叙事方法上主要以倒叙、闪回、倒错等叙述时态来叙述故事。这种“时序”打破了以“顺叙”为主的中国电影(包括经典战争片)特有的“叙事惯性”,使故事讲述的“时间维度”上的探索被凸显出来,叙述时态表现出刻意追求的形式感,为电影文本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气质。

  总体来看,新时期军事题材影片在创作上展现出与以往“时代共性”艺术特征所不同的品性质地。许多影片“导演/个人”的标记被突出出来;对“战争”的本性有了多样化的理解与表达角度,并有着向深度与反思探索的艺术企图。

  进入90年代,精英文化在文化“分层设色图”上渐趋弱势,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渐趋强劲。中国影坛上出现了两类风格鲜明的军旅题材影片:一类是属于“主旋律影片”中支柱型的“全国解放战争史诗巨片系列”,它们集中出品于90年代初中期,并贯穿了整个90年代;另一类是从“小角度”切入的军旅题材影片。它们融汇了多种“类型化”元素,使影片呈现出新的特质。

  以《大决战·辽沈战役》为标志,中国影坛上出现了真正意义的“战争全景史诗片”。这些影片主要包括:《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大转折》、《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解放大西北》、《大战宁沪杭》)。这些影片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将艰苦卓绝、决定中国前途与命运并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全国解放战争艺术地搬上银幕,是我国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制作,填补了战争史诗巨片的空白,而且宏大的叙事架构在世界电影史上也不多见。

  90年代,除了史诗大片之外,还有一批从“小角度”切入战争叙事并呈现类型化、多样化特质的军事题材影片。像《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烈火金刚》、《弹道无痕》、《走出硝烟的女神》、《黄河绝恋》、《英雄无语》、《冲天飞豹》、《横空出世》等。

  90年代中后期开始明确提出“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不仅思想内容要好,而且艺术水准要高”,“要反映民族特色民族精神,以中国观众的需要为第一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将英雄主义的旋律在银幕上一次次有力地唱响。时代呼唤英雄,人间需要正义、信念与勇气。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作为饱含时代气息、信仰力量、丰厚历史感、丰富人性表现的重要的题材类型,作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传输的重要载体,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宣扬民族利益、正面精神与传统文化的重任,它自身所蕴含的崇高精神的光芒对大众无疑起着理想示范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在当前新军事变革背景和“战斗精神”的指引下,相信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创作会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开拓,以广阔丰赡的内涵和新颖多样的文化姿态,树立起崭新的品牌标志性的国家、军队、军人的形象和经典性的叙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