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观众的现代口味
——近期军事电影诹议
今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80岁的生日。80年风雨征战的光辉历程,在银幕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建国后的前十七年,是中国军事电影创作最活跃、影片数量最多的时期,军事电影约占全国电影总产量的30%。改革开放以来,军事电影开了创新的先河。著名的“第五代”就是从战争片开始自己的银海生涯的。 90年代后,一系列的战争历史巨片又为中国影坛写下了光荣的篇章。进入新世纪,军事电影面对产业化的新形势努力拼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总结探讨。
革命历史的现实性解读
革命历史题材是军事电影永远的主打样式。而中国的战争电影多被冠以“革命战争历史”的标牌。近年来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通常出自重大节庆日的庆典。例如最近三年就有三个重大革命历史纪念: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2007年——建军80周年。以此为契机,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了三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太行山上》、《我的长征》和《八月一日》。
读史不是重复,纪念过去,其实是为了今天。同一历史事物,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解析,而这一切均与解读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主流意识形态、人文精神走向等密切相关。
例如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拍摄的《太行山上》突出了“全民抗战、全面抗战”的主题。影片主要表现1937至1939年期间,八路军在山西一带的抗战史实。但是创作者没有局限于八路军一方的战斗,而对当时国共合作、协同作战的史实给予了全面真实的描绘。比如影片用了很大篇幅表现国民党军长郝梦龄身先士卒,英勇牺牲的过程。这个人物与八路军独臂团长贺炳炎的形象相呼应,表现出中华男儿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壮举。这样的内容在今天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可能会被不同时代的人重拍。而重拍依然要以现代意识为依托。例如八一南昌起义。1981年,上影厂曾经拍过一部《南昌起义》。今年,八一厂又以同样主题拍摄了《八月一日》。事件没有变、人物没有变、史实没有变,但是影片却不能重复。《八月一日》着重阐释了起义的必要性、迫切性,影片一开头即表现了武装反革命的凶残,没有武装的革命者被屠杀,血流成河,人头落地的教训,凸现了人民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虽然是一个已经知道了结局的故事,却让观众感受到了当时的危机。
英雄人物的平民化再现
塑造英雄,歌颂英雄,宣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是军事电影的本分。从军事电影产生的那一天起,这个任务就没有间断过。近些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英雄人物的宣传,由平面媒体进入了视听与多媒体的时代。影视作品中的“英雄”数量也急剧上升。
这一时期英雄人物的塑造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描写英雄的平民化视角,让英雄从道德的高台上走了下来,有了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使我们可以对以往必须仰视的英雄平视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几部“英模片”中,非常好地演绎出平民英雄的竟然是同一个演员。从《离开雷锋的日子》里的雷锋,到《张思德》,再到《革命到底》中的红军战士阿贵,演员吴军的英雄三步曲,一步一步印证了英雄平民化的过程。吴军貌不惊人,说话还带点儿口音,完全没有我们熟悉的“英雄形象”的影子。但是他演的雷锋、张思德,包括阿贵,却让人感到亲切、可爱。特别是张思德,观众对他的了解仅限于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张思德距离我们很远。而吴军演的张思德平实、质朴,一下子拉近了英雄与观众的距离。北影厂拍摄的《高原如梦》也是如此,讲述一个不太守规矩的汽车兵在一次长途运输任务中受到无数感人事情的洗礼,成长为他曾经嘲笑的那种“假模假式”的真正的军人的故事。贯穿了成长主题的军事题材电影还有八一厂推出的《枪手》等。
这种表现英雄人物的视角,与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密切相关,英雄同时也是普通人,观众对英雄人物的人生观、道德观给予认同,才能接受英雄。
影视剧中“英雄”辈出,本来是个好事,但是现在的“英模戏”却有些过多、过滥的趋向。无论哪里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都成了影视剧聚焦的对象。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英模人物都需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宣传英雄与拍英雄电影还是有差别的。观众看电影、电视剧,不是要看生活中的英雄原型,而是要看艺术中的英雄形象。盲目的英模热、先进热需要降温了。
主旋律的类型化追求
军事电影一向被认为是主旋律电影的中坚力量。然而这些年,人们对主旋律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主旋律电影只要求思想性,对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要求可以放松。所以主旋律电影常常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近年来一些军事电影开始尝试引入类型化的方式,增强影片的观赏性。
类型化其实是现代电影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物,以程式化、配方式的方法拍摄电影,比如符号化的人物、程式化的情节等等。但是这些特点是长期研究了观众的观影习惯而形成的。所以它总能抓住观众。军事片中的类型概念是在新世纪以后,才清晰起来的。此前我们还是习惯从题材来区分影片的内容。如红军题材、抗战题材,或者说是空军题材、海军题材等。而依照好莱坞的类型,则可以分为空战片、海战片、军训片、潜艇片、坦克战、间谍战等。
2000年以后,中国电影加快了产业化的节奏,电影的票房压力骤然增大,如何在电影的宣教功能与商业属性之间找到契合点,使我们一直提倡的主旋律电影(军事电影是主旋律电影的主力)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是电影工作者努力想解决的难题。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给了中国电影人启示。
现代战争片(军事片)中的成功之作之一是八一厂拍摄的《冲出亚马逊》。此前,中国的军训片还处在训练思想、训练方法等的纠缠中,叙事为主,场面只是其中的点缀。而这部影片的节奏和方式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该片以两名中国特种兵在国外的训练为背景,完全按照军事动作片的类型打造。影片强调节奏、动感、速度,包括高强度的音效。特别符合当代年轻观众的生活节奏,因而广受青年人推崇。其他一些表现军事训练的影视作品,如《沙场点兵》、《垂直打击》等都非常注意营造战场奇观,追求动作性与节奏感。
《红河谷》、《黄河绝恋》、《革命到底》、《云水谣》实际上是用战争爱情片的模式打造的,这也是好莱坞商业片中非常受观众喜爱的类型。《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这些不朽的名作,都是利用战争背景倾诉爱情,再反过来引人思考战争的。
另外一些影片则是在局部或某些侧面借鉴了类型片的特点,比如《惊涛骇浪》、《惊心动魄》在传统意义上的抢险救灾片中加进了灾难片的元素。《惊涛骇浪》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大洪水对农舍、庄稼、人、牲畜等的无情伤害,场面触目惊心,一下子增加了事件的危机感和紧张度。
军事电影走向类型,拓宽了主旋律电影的表现空间,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
思考与期待
从总体来看,近年来军事电影创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除了军事片的主力厂家八一厂外,地方电影厂,包括一些民营公司近来也开始涉足军事领地。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2007年冯小刚拍摄的《集结号》是其中的代表作。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还有几部独立制片人拍摄的小成本军事电影如《零公里》等片也拍出了自己特色,给军事电影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然而,就当前的军事电影创作来说,与观众的期待值还是有距离的。首先,我们的军事电影严重滞后于部队的现代化。现在我们的军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开很大的步子,而军事电影却远远落在后面。我们的影片题材还基本限定在大陆军的框架里,反映海军、空军、二炮等部队生活的作品极其罕见。像空战片,我们上一部的空战片应该是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碧空雄师》,此后的40年,我们除了有几部表现科研的空军片以外,“蓝天上基本没有我们的战鹰”。还有二炮,这支部队已过成立了近半个世纪,作为我们未来战争的杀手锏,这支部队受到方方面面的关心,然而至今我们没有一部反映二炮部队的电影。
其次,是我们电影的创作观念理念上,还没有完全跟上军队现代化的进程,一些作品观念老旧,包括战争观念、军事观念、军队建设等方面的思维都还比较保守,按道理说,艺术应该高于生活,带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我们现在连与生活同步都做得不够。
第三,是影像表达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对战争表达得不细致,注重了场面的火爆,忽略了层次与节奏,让人看不明白。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火爆的场面过多,没有人文的东西托着,观众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在艺术形式上,目前基本是正剧一统天下,其他类型的作品很少见到。
近年来,关心军事电影的观众明显增加,其中有很多关心、热爱军事电影的“军迷”。他们对军事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一点点小的疏乎,都能被他们挑出毛病。因而我们的影片需要再向前走一步,以求争取更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