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品彼此诉说,展现春潮涌动的改革年代
——专访摄影家、特展策展人李杰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是一次题材宏大、规模空前的文艺特展,全景式地、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文艺发展的面貌。 ”作为此次四川省文联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特展的策展人之一,摄影家李杰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有些激动,渐渐地就拉开了话匣子。

  一开始,他并没有想到展览能办成这样的规模。今年年初,他和几位摄影家凑到一起,商量着准备做一点事情。“当时我们想,摄影有记录的功能,能够很好地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觉得可以办一个摄影展,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当这个想法通过省摄协报到省文联之后,省文联领导当即就提出,可不可以把展览拓展开去,把其他各艺术门类都囊括进来,办一个全景式展现40年来四川文艺繁荣发展成果的大展。 ”

  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时间大约是在半年前。从“摄影展”到“文艺特展” ,这个意外的“升级” ,让一切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一方面,是时间很紧,参展作品的收集又必须丰富全面,才足以撑得起“改革开放40年”的宏大叙事;另一方面,是展览该如何布局,才能把各不同的艺术门类整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主题的表达。

  “在省文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我们开了很多次会,一次又一次地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李杰介绍,在常规的展览中,一般都是以视觉艺术的单一展陈为主的,而这次特展的主题很宏大,需要表现40年来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状况,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包容各艺术门类特点、又能很好地诠释主题的方案。“像书法,它的年代感是比较弱的;而影视、戏剧、音乐、民间文艺等,它们平时很少以展览的形式出现。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成了我们这次策展的突破口,最终决定了以摄影作品为主和以美术、书法作品为重要支撑的方案。 ”

  事实证明,这一套方案是有效的、充满智慧的。最终展出的600余件作品,尽管包括了各不同的艺术门类,看似芜杂,在展厅中却显得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在4个展厅的布局中,沿着“改革的力量”“田野的希望”“奋斗的足迹”“文化的探索”“生活的浪潮”“城市的变奏”“创造的气象”“开放的姿态”“光阴的故事”九大主题单元,一股春潮涌动、蓬勃进取的年代气息扑面而来,也把人们带到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温暖记忆当中。

  让李杰十分感动的是,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全省文艺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其中仅摄影作品,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0名作者的38885件作品。“一进展厅,你就能看到两幅分别拍摄于1980年和2018年的成都城区航拍作品。 ”李杰回忆起当初拿到1980年拍摄的成都城区航拍作品时的情形,依然难抑兴奋,“在当时,航拍太不容易了,你看画面上的建筑,很多都是那种苏联式样的红砖楼,可如今很多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摩天大楼。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在同样的位置上,拍一幅40年后的成都城区画面,形成40年城市变迁的鲜明对比。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这个想法,并且把它们放到了展厅的显著位置,效果非常好。 ”

  这还进一步激发了策展团队的灵感:能不能配合城市变迁的表达,也组织一批不同年代的“全家福”照片,来表现人的精神面貌的变迁呢?征稿启事公布后,迅速得到了响应——一组组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合影,在改革变迁中依稀可辨的相似面孔,最终组成了展厅中的一道“全家福”幕墙,生动诠释了宏大叙事背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迁。

  在感动之余,李杰似乎意犹未尽。对于这次特殊的策展经历,他感受到了超出以往的震撼,各艺术门类与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日常生活像在彼此诉说、形成互文。他说:“改革开放40年,我们都是参与者、见证者,不仅摄影艺术记录了很多珍贵的瞬间,而且各艺术门类都各擅所专,在记录时代、抒写时代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这次特展,我想它的价值不言而喻,对包括摄影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是有很好的启示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