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展现了红二、六军团长征历程——
红军将士的信仰之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当年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策马经过娄山关时所作《忆秦娥·娄山关》一词中的名句。如今,取自该名句,反映当年红军第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前身)在长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0集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10月16日起在央视首播。该剧由张玉中导演执导,汇聚了唐国强、刘劲、王伍福、杜源、刘之冰等一批实力派演员。
在电视荧幕上有影响的关于长征的作品可谓不少,如《湘江之战》、《长征》、《延安颂》等作品,场面壮观,史实全面,都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雄关漫道》再次关注“长征”题材,如何出新和超越是它的难题与看点。曾经执导过电影《双重现场》、《夜的童话》、《吕正操1942》,电视剧《新四军》、《陈庚大将》、《兵变1938》、《陈云在临江》等作品的张玉中,对革命军事历史题材的把握可谓驾轻就熟,然而如何让《雄关漫道》出新,还是让他颇费脑筋。出新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闭门造车,本着重大历史题材领导小组提出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张玉中最终找到了切入点:做大,作信仰之旅。记者对该剧导演张玉中进行采访,听他畅谈了《雄关漫道》的创作过程。
另辟蹊径填补历史空白
近年来,反映红军长征的影视剧不断涌现,题材都以表现一、四方面军为主,而《雄关漫道》表现的是红军第二、六军团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和进行中,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领导下,由黔东向湘、鄂两省发展,占永顺、大庸、桑植,攻沅陵、围常德、逼长沙,迫使围追中央红军的敌军回援,从而大大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的历史。遵义会议后,二、六军团跳到湘西根据地外线作战,在长江以南的湘西、湘中、鄂西、黔东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继续周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二、六军团才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并于1936年7月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二、六军团此时正式改为红二方面军。在这期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与朱德、刘伯承一道,与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二、四方面军得以继续北上。长征途中,二、六军团激战武陵、强渡乌江、转战乌蒙、突破金沙江、过雪山草地,转战八省,行程二万余里。二、六军团长征的时间和路线均不同于中央红军。
张玉中说,该剧讲述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二、六军团鲜为人知的历史。在剧中,贺龙用兵的3次神来之笔都有所体现:第一次是欲入贵州,先进湘中;第二次是乌蒙山回旋战;第三次是佯攻昆明,巧渡金沙。张玉中指出,这些历史事件不仅著名,而且充满故事性,能够吸引观众。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红二方面军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牵制和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将会更加困难,损失会更大。关于这些,以往的影视作品还很少涉及,《雄关漫道》的创作初衷便是要弥补这一缺憾,使广大观众对长征有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
细写“小”人物反映大情怀
以往一些反映长征的影视剧,多以领袖人物作为主角,此次《雄关漫道》的突破,在于该剧精心刻画了岳林盛、李明皓、凌霄、蒋晓玲等一批“小”人物,表现出他们作为普通红军指挥员和红军战士的感人形象。张玉中表示,岳林盛、李明皓这些角色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在他们身上融入当年许多红军指挥员的影子。这两个人可谓一文一武:岳林盛以前教过书,有着书生气十足的一面,在紧张的行军中也不忘教战士们认字;李明皓是个典型的实战派,有着鲁莽的一面,有时还和首长吹胡子瞪眼睛。他们虽然差异很大,但相同的是对革命、对红军坚定不移的热情。奚慧苓、贺丹丹分别扮演朝气蓬勃的女红军凌霄和蒋晓玲。张玉中表示,他的创作观念是改变编年体式的结构方式,在故事和细节上多下工夫。因为历史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对观众来讲已不再具有悬念,恰恰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小人物具有较大的张力和创作空间。
《雄关漫道》的创作面临着许多操作上的难题。写好小人物,并通过小人物透视和折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这部电视剧的一个基本起点。惟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冗长的会议,才有可能回避对众多历史人物的对号入座,才有可能叠加复合信息并增强可看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历史人物,表现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非常的情怀既要尊重史实,又要不拘泥于史实,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以在塑造“小”人物的同时,《雄关漫道》并没有弱化大人物,剧中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人个个形象生动,有情义、有谋略,而且他们和“小”人物之间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
贺龙便是该剧中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实力派演员杜源,曾以电影《野山》里的禾禾、电视剧《英雄无悔》里的王建民、《大雪无痕》里的马局长、 《玉观音》里的老潘等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具有刚强坚毅的个人气质,加之本身就是军人,化装后的相貌与贺龙颇为相似,这些都是他扮演贺龙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形似”之外更要“神似”。贺龙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标志性动作是抽烟斗,杜源牢牢抓住了这一点。在二度创作中,他意识到光凭这一点就想演出人物的“魂”远远不够。和导演商量后,他又为这个人物增加了一个动作细节:练石锁。贺龙出身武行,热爱锻炼,练石锁这个动作既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又符合人物性格,真是再合适不过,这个设计顿时让贺龙这个人物活了起来。
反映中国革命的一个奇观
张玉中表示,《雄关漫道》其实是把故事的主题深深地埋起来,不用政治口号,通过人物命运和细节揭示主题。红军长征是一种无奈之举。无奈中的抉择、无奈中的智慧、无奈中的壮举和人格魅力更耐人寻味,无奈中百姓的追随也更具有说服力。红军的生存状态和当年百姓的生存状态也许有某种契合,为了有衣穿、有饭吃,为了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靠一种简单的生活理想,许多穷苦人和许多具有殉道精神的知识分子奇妙地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奇观。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也因此变得具体而明了。为希望而生存,由生存而信仰,这就是本片最大的主题。
真实感人、新颖大气是该剧最基本的追求。本剧反映的是二方面军长征的历史,不是考古和简单地重复,而是创造性地重现,要表现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工农大众在国家、民族的危难关头所面临的抉择以及他们的命运、情感和追求。因此它的基调首先应该是凝重的。湘鄂川黔一带逶迤的群山、绵绵淫雨、迷朦的雾气,泥泞的羊肠小路、湿滑的石板路、特色各异而又古色古香的村镇为这种凝重提供了最基本的元素。该剧在凝重中表现人物的不屈和顽强,在凝重中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温情和浪漫。寒夜里温馨的灯火(各种油灯、篝火、火把),漫山遍野的山花,激战中的炮火在凝重之中也许会格外富有诗意和独到的韵味,在用血与火铺就的《雄关漫道》中,迸发出迷人的光彩。凝重基础上的丰富多彩构成了本片的基调。
(本文图片为《雄关漫道》剧照)
幕后故事
《雄关漫道》剧组坚持实地取景,他们行进的路线也堪称一次长征:拍摄前的选景路线就达15000公里,整个拍摄过程所有人员行进的里程加起来近20万公里。
《雄关漫道》的制片主任李树臣说,这个戏简直就是八一厂电影人重新体会长征。剧组总共120人,动用部队200人长期跟组达28天,近6000人次的群众演员参与拍摄。从今年4月26日开机到6月底停机,参加协拍的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消防干警15000人次,剧组所到贵州每个县都分别成立了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群众演员组等,总共40多人,并全程跟踪保障拍摄,所有参与拍摄的人员加起来总共达到4万人次。拍摄人数之庞大,不亚于一支长征的队伍。
《雄关漫道》有大量的战争戏。内外场景240多个,加工战场4处,雇用当地民工300多人次。烟火动用炸药320公斤,电雷管600发,电炸管5000发,电桥3000发,炭粉350箱,黑烟60箱(300个),白烟55箱(900公斤),火药500公斤,油料4000公斤,水泥750公斤,旧布1000公斤,煤气25罐。战争戏最好看的是战斗场面,但这也是制片部门实施起来最复杂和危险的工作,为了战争场面好看逼真,整个戏共布炸点3000多个。炸弹爆炸会把地上的浮土溅起来,为尽量减少人员的损伤,制片主任每天要和民工一起干活儿:筛土。每人一天就要筛土50公斤,十几个人专门干这个。有人计算过,《雄关漫道》整个拍摄期间共计筛土7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