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安徽,就不能不提黄梅戏,半个世纪以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优美旋律,让黄梅戏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安徽文化艺术中最响亮的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剧种,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奇葩。黄梅戏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早期叫黄梅调,是在皖、鄂、赣毗邻地区诞生的一种民间小戏。后来,其中的一支转移到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吸收了青阳腔等古老的戏曲艺术的营养,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安徽安庆地区为中心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戏曲剧种,逐步走向成熟。从草台登上舞台,从民间小戏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大戏,黄梅戏的发展经历了极不寻常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黄梅戏艺术出现了被称为“梅开一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推出了《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涌现出了以严凤英、王少舫等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群体和以陆洪非、金芝、时白林、乔志良等为代表的名编剧、名作曲、名导演。随后的“文革”十年,黄梅戏的发展受到空前的阻滞,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为黄梅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黄梅戏的“梅开二度”。改革开放初期,黄梅戏是如何恢复发展的? 3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新一轮的发展之路是如何开创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著名戏曲音乐家时白林和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韩再芬。
时白林(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著名戏曲音乐家)
韩再芬(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黄新德(安徽省剧协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冉茂金(本报记者)
张志勇(本报实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