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黄梅戏如何应对市场的挑战?
黄新德:改革开放让我们知道了,艺术也有商品属性。应该说,市场经济对于黄梅戏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舞台艺术是为观众服务、与观众交流的艺术,不是以评奖为目标,市场是检验艺术成败的标准之一。剧院不是博物馆,一定要演出,一定要争取市场。没有演出的剧团是“植物人”,没有舞台的演员形同捞上岸的鱼。能够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说明演出取得了成功。近年来,为让更多观众喜欢黄梅戏,我们精心策划了“西部巡演”、“广东之行”、“西安黄梅夜”等大型演出活动,并且自2000年推出了“演出季”,每年在固定时间为本地市民献上精彩的剧目。我最近刚去上海参加了一个商业性的演出,这是一个长期项目,目的就是要占领上海的市场。除了在国内巡回演出、开办演出季活动,我们也出访国外,进行演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扩大黄梅戏在海内外的影响,另外也是为了在国外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这些年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的。
韩再芬:现实逼着我们参加市场竞争,这条路其实也走得比较艰难,戏曲的制作、演出的费用压力比较大,如何开拓市场,还处在转型摸索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是件好事,艺术需要宣传,但是宣传不等于炒作。不能为了走向市场而失去责任、失去良心,“产业化”不能变得“庸俗化”。要想有市场,首先要有好的产品,我觉得这个最重要。
时白林:从历史来看,黄梅戏的发展与安徽省历届党政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果50年代没有曾希圣、桂林西的关怀和重视,就不会有今天的黄梅戏。新时期初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安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觉得,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应当得到国家的保护和支持,光有演员、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乐队的努力是不够的。完全把黄梅戏推向市场的做法有待商榷。199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我觉得抓得很到位,对黄梅戏的发展很有好处。黄梅戏要更好地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政府支持和产业化。
记者:如何看待电影和电视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否也是发展黄梅戏文化产业的一条渠道?
时白林:黄梅戏能够遇到著名的电影导演石挥,和电影联姻,对黄梅戏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1954年就到上海演出,演出大获成功,当时上海电影局就想把黄梅戏优秀传统剧目拍成舞台艺术纪录片,保留原滋原味。但是石挥提出了一个设想,拍黄梅戏歌舞故事片。石挥认为,这样拍出来的片子不仅要给安徽人民看,还要给全国人民看;不仅要给全国人民看,还要打到国际上去。结果“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真就唱到国外去了。1955年就拍出了电影《天仙配》,当年参加法国、意大利、前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埃及等国的国际电影节展映。现在人们说黄梅戏要改革要创新,要拍音乐剧,其实当时石挥已经那么做了。1956年,《女驸马》又被刘琼看中,拍了一部与《天仙配》的表现样式很不一样的电影。两部电影都入选了中宣部、中国文联、文化部等7家单位评出的建国50周年百部经典影片。
韩再芬: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黄梅戏跟得上时代,两次大发展都是这样。当然有政府保护的因素,但是与新媒体的结合很关键。严凤英老师那一代,凭借电影的魅力让黄梅戏家喻户晓。我们80年代出来的这一批演员靠的是电视,那时电视刚开始普及,我1984年就演出了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娇》,大概是最早的一个吧,后来又参演过10多部黄梅戏电视剧,1987年《女驸马》还获得了第五届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等。电视手法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黄梅戏的题材,古装、现代、神话,很多舞台上难以表现的东西,电视里一下子就解决了,也比较贴近时代和生活。电视与舞台演出相配合,极大地提升了黄梅戏的影响。现在是网络时代、动漫时代,它们的魅力都值得人去思考,我也和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黄梅戏是否可以借助动漫和网络,更大地扩张自己?总的来看,黄梅戏要想走文化产业的路就要发展产业链,以舞台艺术为核心产品,辐射各种媒体,发展衍生产品。好在黄梅戏这个剧种的一个优点就是,无论与什么艺术形式嫁接,都可以成立。
黄新德: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量录制和播放各种黄梅戏节目和唱段,推波助澜,黄梅戏的声誉蒸蒸日上。现在来讲,包括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省在内的整个黄梅戏界,一共推出了大概不下100部黄梅戏电影、电视和舞台剧。我也演过黄梅戏电影《龙女》、《生死擂》、《徽商情缘》等等,在华表奖和金鹰奖中都有不俗的表现。黄梅戏和影视的联姻其实不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还有更深的意义。老一辈的艺术家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也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以至于他们留下来的资料很少,特别是影音资料。改革开放之后,黄梅戏影视剧的大量拍摄,也为今后黄梅戏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很好的资料收集积累工作。
黄梅戏电视剧《徽商情缘》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