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文艺成为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网络文艺成果丰硕、气象喷薄
作者: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时代十年,网络文艺作为一支文艺新军,伴随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快速成长壮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力军,正在步入从生力军向主力军演变的黄金赛道,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为亿万青年内心世界的丰盈向上播洒着强健的精神滋养。这十年,我国网民规模由2012年的5.38亿上升为2022年的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由39.9%上升到74.4%,而网络文艺也在这种历史性变化中不断丰富表现形态、创新发展业态,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

 

  1、思想领航,政策护航,奏响壮阔前行的铿锵凯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强调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并强调,“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网络文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系列聚焦网络文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相继展开。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明确了网络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中将“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列入“文艺精品创作”重大项目。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2022年《“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鼓励引导网络文化创作生产”“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工程。

网络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海报

  在“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方针的指导下,网络文艺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法律层级显著提升,并在信息服务规范、内容管理、数据安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版权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聚焦关键领域、重点问题,逐步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与服务的管理体系。综合治理作为方法手段日益规范化、科学化,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统筹推进。中宣部联合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治理网络侵权盗版、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部署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去毒瘤、治沉疴、清流弊,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打击“色、丑、怪、假、俗、奢、赌”等违法违规信息内容,推动网络生态整体向好。文化和旅游部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规范网络表演秩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逐步形成规范化、长效化、流程化的网络视听综合治理体系。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持续发力,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国家版权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剑网”系列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网络平台的不正当竞争、诱导消费进行处罚。

  思想指引方向,政策护航发展。网络文艺在新时代阔步前行,用优质的内容回应时代服务大局,向上向好的态势不断发展,网络空间主旋律和正能量更加高昂,在回报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体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

 

  2、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荡时代进步的恢弘乐章

  新时代十年,网络文艺拥抱主流价值,主动回应时代召唤,用优质内容服务人民,紧紧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一带一路”,抗疫防疫,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主题宣传,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推出一批彰显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生动展现了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圆梦小康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在网络空间唱响“共筑中国梦、奋进新征程”的主旋律。

  破壁出圈、火遍全国的现象级作品——网络小说《大江大河》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大背景下,时代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网络综艺《我们在行动》《向上吧!青春》《蓝莓孵化营》、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聚焦脱贫攻坚,激励新时代中国人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网络综艺《丝路上有你》构建“丝路文化生态圈”,传递“丝绸之路”核心价值。网络纪录片《第一线》《金银潭实拍80天》《在武汉》等,在非常时期起到了鼓舞人心的独特作用。微视频《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红色文物100》、网络纪录片《百年党史潮青年》《跨越时代的旋律》、网络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党史课》讲述党史故事、介绍党史人物、普及党史知识,多视角、多维度反映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2021年上线58部主旋律网络电影,同比增长287%,这些主旋律影片紧跟时代步伐,主题较以往更为多样,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多有温度、有价值、有营养的视听精神食粮。

电视剧《大江大河2》海报

  作为新兴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艺的创新创造力持续释放,多层次、立体化的“融合”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的持续赋能下迅速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丰富和拓展网络视听服务,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作出了新贡献。服务大局更加有力,服务人民更加深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短视频平台等充分发挥自身传播覆盖力、平台整合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短视频+扶贫”“直播+扶贫”“节目+扶贫”的“边看边买”等模式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消费扶贫,宣传推介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和特色产品等,提升品牌认知度,为文艺和产业的双重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视听平台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声,活动专区、首页首屏推荐、精品节目展播、直播答题等创新性探索层出不穷,掀起一次次有节奏、有规模、有层次的宣传热潮,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系列微纪录片《少年不老》,以“老党员+记者+UP主”的跨代际组合,在笑与泪中引发当代青年与老党员的深度共鸣。围绕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新媒体等传播渠道共同发力,不断提升舞台剧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消费新场景,引导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消费形态健康发展,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3、观照现实,守正创新,厚植历史文脉彰显时代审美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的现实大变局引动了百年未有的思想大变局。经济全球一体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文化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之下,伴随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起来的网络文艺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各种深表层复杂关系,强烈而直观地反映在网络文艺的创作与审美取向中。

  新时代十年,网络文艺在数量上继续保持宏大的规模,内容和制作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品质,在导向性、艺术性、社会反响和市场认可度方面都实现较大突破。接地气、有温度、正能量的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繁荣,并在时代发展、家国情怀的融合中激发人们对生活、时代的敬意。从大处着眼,展现改革开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生动画卷,从小处着笔,书写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勤劳奋斗的篇章。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主要文学网站新增现实题材作品27万余部,同比增长27%,现实题材作品存量超过130万部,在各大网站平台发布的年度新作品中,现实题材占60%以上。现实题材成为网络剧、网络电影等的重要创作方向,2020年和2021年,现实题材网络剧的占比均超过六成。网络电影的变化更加明显,从前几年主要集中于搞笑、玄幻等主题,逐渐扩展至触及多类现实主题,《毛驴上树》《我来自北京》等多个系列,以及《凡人英雄》《中国飞侠》等把镜头对准了小人物,以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呈现时代之美、人性之美。网络纪录片继续强化为时代立传的使命,将镜头聚焦现实生活,以内容丰富、网感鲜明的形象表现人们的真切体验,多方位、多层面展现时代生活的生动面相。经过近十年的成长,网络文艺以浓郁的“烟火气”成为贴近生活、观照现实、讴歌时代的重要载体。

舞蹈节目《舞千年》海报

  从历史中观照现实,带着时代的眼光走进中华文明,不断找寻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成为新时代网络文艺实现“两创”的重要落点。《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上元千灯会》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最美的夜”跨年晚会等视听作品以鲜明的美学风格和文化意蕴受到好评。更多具有中国内涵、中式审美的网络动画片、网络动漫涌现出来,成为广受观众喜爱的“国风”作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网络文艺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气象。传统的歌谣诗赋、物质遗存、文化遗产,都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现代视听产品,通过VR/AR/MR、自由视角、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等新科技新创意,让体验感、代入感更强,使厚重古朴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人们深入历史肌理、纵览山河豪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更加自觉。

  国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作为一支日益强大的审美力量,网络文艺自觉融入价值引领,在彰显中国精神中砥砺前行,凝聚奋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人们口中呼喊着的充溢着昂扬向上精神意志的“燃”“炸”“爆”;是网络综艺《声入人心》栏目的24位演唱者在告别舞台之际演唱《我相信,于是我坚持》时,观众在掌声、泪水和笑脸中激荡起个人梦想和家国梦想的奋进激情;是《琅琊榜》中表现出的穿透人心、鼓舞人心的正义而奋进的力量;是“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些承载着青年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热爱与崇敬的弹幕刷屏。事实证明,那些深受圈层中人喜爱,出圈后又获得大众追捧的网络文艺作品,无一例外都传递了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样的作品才是与人民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4、乘浩荡东风,立时代潮头,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文艺是世界语言,随着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日益频繁,全面、深入、鲜活、生动、新颖的网络文艺日益展现出新兴文艺形态的优势和新锐力量,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走出国门、香飘海外,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国作协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充满活力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影响了国内上亿读者,成为影视、游戏、动漫、有声读物等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同时以其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从实体书出版到爱好者自发翻译在线发布,从建立线上互动阅读平台到建立海外本土化发展生态,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正在从内容到模式、从区域到全球、从输出到联动实现多元化、规模化的整体性增长。

网络电影《中国飞侠》海报

  网络游戏海外传播由原来的以东南亚地区为主,逐步发力日本、韩国、欧美等成熟市场,积极开拓中东、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全球用户规模、市场份额、海外影响力不断攀升。据统计, 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网络视听类文艺作品等也从“零星”出海走向批量出海,优秀网络剧在多国引发“追剧”潮,《隐秘的角落》入选美国《综艺》杂志公布的15部最佳国际剧集,成为我国首次入选该榜单的作品,日本、韩国等还购买了其播放权。儿童动画剧集《无敌鹿战队》被美国尼克儿童频道收购,陆续登陆亚洲、北美、欧洲和非洲市场,收视表现优秀。网络动画片、文艺性短视频等的海外关注不断攀升,市场表现良好,李子柒在海外YouTube频道的订阅总数已超过1500万,“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出去的中华文化彰显出强大魅力,展示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并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带向世界。

  2021年12月,爱尔兰知名组合西城男孩现身微信视频号,为中国歌迷定制了一场网络演唱会,吸引超2000万人次观看。2022年6月,后街男孩与西城男孩通过微信视频号平台合体演唱了成名金曲《I Want It That Way》和《My Love》,引发中国80后、90后集体怀旧,“爷青回”一时刷屏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演唱会收获4200万观看量。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下跨国文化交流停滞的情况下,互联网新媒介作为“桥梁” ,找寻到不同文明之中共情共感的普遍价值,构建起纵横古今、跨越中外、遍布东西的桥梁纽带,沟通连接着不同文化的观者,让人们在欣赏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时,也体验着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通情感。

 

  5、凝聚力量,走向自觉,铸就网络文艺新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网络文艺在当前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总体格局中日益占据的重要地位,加强组织引导,细化制度设计,因地制宜开展创新,积极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健康发展。

  2017年,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正式揭牌,是中国唯一冠名专司网络文艺建设、发展与传播的机构,同时承担中国文联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的职能,开展“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网络文艺发展。从2017年开始在中国文联连续开展两个“网上文艺家之家”三年规划建设;陆续举办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网络文艺人才培训班;组织“网络文艺传播沙龙·共话民间文艺发展”活动,探讨在网络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优秀民间艺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更加强大的生命活力;主办“游于艺 戏于技 荣于融——探寻游戏创作规律,推动网络文艺融通发展”论坛,集合文艺界、学术界、产业界、游戏界专家共同研讨网络文艺的融通发展;主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首次设立的网络文艺论坛,推动在全球范围内依托网络、聚焦文艺、交流文化、鉴赏文明,发挥运用网络文艺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势,努力推动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音频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号召和积极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2020年推出文艺界“以艺战疫”5·23特别节目,创作出一大批优秀抗疫主题文艺作品;组织“以艺战疫”优秀文艺作品网络展演;动员80多位不同艺术门类有情怀有影响的文艺志愿者,面向武汉13家方舱医院的医患进行“方舱直播”,用“屏对屏”的方式帮助医患调适心理,康复身心,在非常时期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独特作用。2022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文艺网开展了“读懂中国读懂党,讴歌生活讴歌梦”主题荐书活动,12位受到中宣部、中国文联等表彰的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开展网络荐读,营造书香育人的氛围。

儿童动画剧集《无敌鹿战队》海报

  伴随网络文艺十年蓬勃发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评论工作得到明显提升,加强网络文艺学科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文联持续开展网络文艺研究工作,推出了《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等研究成果,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在新时代中国文艺人才发展课题中首次开展对网络文艺人才的研究。202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建议将网络文艺确定为一个专门文艺类别,完善中国文艺发展格局。在中宣部统筹领导下,中国文联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文艺评论工作者走进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现场,开展网络文艺评论座谈、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等工作,把研究目光聚焦在网络文艺评论的生动实践。

  新形势下,加强“文艺两新”团结引领和文艺界行风建设是文联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文艺两新”组织陆续成立,越来越多的网络文艺人才被吸纳进专业组织。2021年,首次召开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积极推进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并在采风创作、教育培训、展演展示、评奖推优等方面大力帮扶。文艺是在社会聚光灯下前行的行业,文艺工作者理应履行更高标准的责任。中国文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文艺界行风建设的意见》,建立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参加国家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行动,发布倡议书,倡导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坚守网络文艺治理的社会责任。

  造物鼎新开画图。风雷动,旌旗奋,是新时代对网络文艺的强烈呼唤。展现新气象,铸就新辉煌,是网络文艺对新时代的勇毅担当。网络承载文艺无远弗届,文艺赋能网络所向披靡。网络文艺必将在投身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激发文化自信和文艺强国的主动力量,赓续红色中国、现代中国和幸福中国的文化强国新征程。

  (执笔人:郝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