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烽火弦歌》剧照
抗战期间,闽中大田创造了一个百年来的历史奇迹:厦门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办学八年,在抗战的烽火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校生最多的时候超过1000人。其中,集美水产海航职业学校成为抗战期间全国唯一没有停招的航海学校,创造了远离海岸线办航海教育的世界奇迹。被称为福建“西南联大”。现已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遗址。
虽是山区小县,但这一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录片《烽火弦歌》通过再现当年办学情景等方式,讲述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办学八年的感人故事,成为讲好嘉庚精神、弘扬嘉庚精神的生动缩影。
战争烽火中坚持八年办学,师生如何内迁至大田?乡村如何变学村、祖祠如何变教室?专业教学如何克服不利影响?师生与当地村民如何融洽相处?这其中有太多的艰辛与收获,留下了众多感人的故事。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保存至今的史料并不丰富。80多年前的师生、村民大多离世,现场采访当事人基本无法实现。摄制组深入乡间走访,远赴香港等地寻访关键情形……在海量的信息、素材里,精心制作出三集共90分钟的纪录片。
对历史真实的记录、讲述、再现,是历史纪录片的使命所在。在片里,可以看到数个情景再现:重峦叠嶂、山路蜿蜒,师生们肩负行李,翻高山、涉溪涧、穿隘道,绵延曲折的队伍,内迁至大田;为躲避日军轰炸,师生们在森林里上课;为了支持办学,当地村民腾出祖祠办学堂、填平风水池做操场;村民与师生疏通沟渠、整修道路、建造花圃,玉田村俨然成了“第二集美学村”……
片子讲述陈嘉庚的艰辛办学历程,又不止于讲述陈嘉庚一人。受到嘉庚精神的感召,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与事:从临危受命的校董陈村牧,到“千里走单骑”陈维风老师、放弃高薪来到大田教书的俞文农船长,从无私提供帮助的玉田乡亲们,到勤奋学习、投身抗战的学生……
历史纪录片既要讲好历史的真实,更要讲得感人而富有感染力、传播力,这很是考量摄制团队的水准与远见。大山沟培养出航海家的奇迹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在片中通过知情讲述、史料展示等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教材,自己编印;船舶模型制作没有钢板,用硬纸皮代替……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师生们把教室搬到树林、均溪河,在“密林海训场”“水上海训场”,进行游泳、高台跳水、水上救生、舢板操作、信号联络等科目训练。抗战期间的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在全国“一花独秀”,培养了一大批水产航海人才,成为中国航运事业东山再起的中坚力量。
纪录片生动展现了陈嘉庚的办学信念:民族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沿海各大城市先后沦陷,陈嘉庚始终坚信抗日战争必胜,航海人才培养事关民族百年复兴大计,故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办好航海学校,他动员陈维风、俞文农等专家赶赴大田培养航海人才,让祖国航运事业得以薪火相传。
片中重点呈现陈嘉庚1940年11月专程视察集美职校的历史场景。他与师生同吃住,给大家鼓劲,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演讲《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在陈嘉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感召下,师生们一边艰苦办学、一边抗日救亡,在校园、乡村唱响抗战歌声,创造了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的教育奇迹,先后有202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浴血抗日疆场。
集美职校师生是闽中抗日救亡的生力军,集美职校地下党总支第二任书记蒋光斗被俘后,在狱中写下“头可砍掉,狱可长坐,而吾青年之志气切不可移”遗书,激励战友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大田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烈士英名,有许多是集美职校党组织发展的地下党员,为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艰难时,更显诚毅!抗战期间,动荡不安,生存不易,办学更难,将一批批学子培养成才则是难上加难,而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办学长达八年之久,正是陈嘉庚亲自制定的校训“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真实写照。面对重重困难,师生共克时艰:日军战机频频袭扰大田,师生迁至民房、森林继续上课;学校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陈村牧率众教师用“认养侨生”“减薪济校”“校友养校”等方式,渡过难关;不论春夏秋冬,师生坚持每天6.3公里“晨呼跑操”至镇东桥,等等。
在集美职校办学最为艰难之际,崇尚知识的大田民众向师生敞开怀抱,无条件解决各类办学难题;学校吸收当地青年就学,并在当地创办附属学校,让当地群众获得良好教育。这八年的办学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留存了许多情感,大田将“学村”边上两条道路命名为“嘉庚路”“集美路”,续写着大田与集美那段美丽的山海情缘。
片子在叙述中,力争让每一位历史人物有具体的情感着落,以此唤起大家藏在心灵深处的一种久违的、真挚的情感,有效地处理了真实与感人的关系,增强情感共鸣。
历经80多年的历史风雨,大田抗战遗址依然还有3217 . 5亩面积,留下了28座原汁原味的校舍,弥足珍贵。《烽火弦歌》的播出,将会让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在留存国家记忆和民族历史的大田,其一定会更好地发挥其国家级抗战遗址的“历史教科书”和“清醒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