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非遗文化新范式的“昙花一现”
栏目:争鸣
作者:杜钊远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来,广东佛山的小伙蒙朝志携手两名95后的跑酷爱好者,一同表演了“跑酷打铁花”,惊艳全网。从小喜爱成龙动作片的蒙朝志在业余时间追寻自己的跑酷梦想,并通过五年时间便拿下了人生第一个跑酷冠军。随后他将跑酷与咏春拳、醒狮等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跑酷打铁花”等非遗文化元素作品,收获逾千万点赞。“跑酷打铁花”等作品的火爆体现出国内新生代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身的审美视角和欣赏模式。除了对传统表达形式的单一模仿和延续,他们更加关注非遗文化元素与国内外新兴元素相结合,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呈现和欣赏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追求的,绝非仅仅是表面的噱头与关注度,而是需要一种深刻的积淀与理性的省思。正如打铁花表演中“铁花”的绚丽绽放,倘若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华丽,便无异于一场稍纵即逝的烟火,缺乏持久的意义。若此类表演仅仅停留于形式的创新,沉溺于表面的炫目,而未能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则难以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度。跑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达人秀”形式,尽管新颖别致、趣味盎然,却能否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与体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弥足珍贵,正是因为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内容丰富,技艺繁复,需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技艺的精进。蒙朝志等人将非遗文化与跑酷相结合的尝试,在传播层面无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成功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当非遗与跑酷结合的短视频风靡一时之后,究竟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留下何种实质性的贡献?这种火爆的表象背后,是否会误导人们认为非遗文化易于掌握?此类问题,均需要通过深入理解非遗文化漫长而艰辛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领悟并感受到传统匠心匠艺的精髓。因此,需要警惕非遗文化新范式的“昙花一现”。

  而在承袭匠人精神的同时,如何在形式上作出开拓,一直以来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所面临的难题。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写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再创造的同时,更需要对非遗匠心匠艺的悠久传承心怀敬意,而这需要表现在对形式创新后的内容深挖上。让我们回到“跑酷打铁花”这一范式,尝试探究在这种创新开拓中,能否具有更深层次的内容发掘与思路延展。

  谈到跑酷(Parkour),这是一种源于法国的新兴运动形式,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强调在城市环境中快速、有效、可靠地驾驭任何已知与未知地形,结合了速度、力量和技巧,通过奔跑、攀爬、跳跃等高难度动作来展示个人技术和勇气。跑酷不仅仅是一种极限运动,更是一种精神哲学,即在探索自我生理与心理的某种极限。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打铁花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出异曲同工之妙。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熔化至上千摄氏度的铁水来达成“铁花”的绽放效果。稍不留神,就会烫伤表演者,因此需要极大的胆量与细腻的技巧。同时,还需要通过匠人精心设计的器具以完成打铁花表演的步骤。可谓是既要“艺高人胆大”,又要“榫卯之间显匠心”。

  跑酷与打铁花,无论是今是古,均显露出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结合,两者都伴随着风险,要求技艺实践者挑战自身生理、心理的双重恐惧。跑酷代表的是对于人类自身肉体运用技巧及极限的关注;而打铁花则是着重于人类对于金属工具、化学媒介的熟练使用,以至于成为祭祀传统及民俗艺术的表达。一个身处当下,一个自古至今;一个向内求,一个向外延。两者似乎都拓宽了人置身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确立感和行动感,但如何更好实现它们在文化内涵上的相通性,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尝试。

  非遗文化与新兴文化形式元素的结合,可以视为进一步深挖和交融彼此的文化内涵,在形式共融中实现内容共荣,推动非遗文化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非遗文化内涵的构建上,无论是否引入如跑酷等现代文化元素,有着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才是让非遗文化的传承更久更远、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