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自19世纪末兴起的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到近些年出现的各类非遗博览园、非遗博物馆或展览馆,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展陈场所已然成为传统文化形态传承发展的重要空间。在今天,“非遗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文化保护与传承为愿景,以非遗项目为主体呈现内容,注重发挥遗产保存收藏、展示传播、传习实践、可持续利用等诸多功能,业内逐渐形成了称这类空间为“非遗馆”的共识。
对于“非遗馆”来说,展览、展示自然是其相关工作的重点。无疑,通过展示,可以直观有效地让观众感受非遗的外在表现形式,感知其活态性、无形性特征,进而认知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因此,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俨然成为“非遗馆”展览的“大势所趋”。展览形式设计是否足够吸引人,展览的技术互动是否有效,是策展人和“非遗馆”关注的重点。很多“非遗馆”在资金或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尽其所能选择具有观赏性或代表性的展品展出,辅之以兼具趣味性和资料性的展览大纲,以便让观众有更好的观展体验。
不过,我们也该清晰地认识到,在展示、传播功能之外,“非遗馆”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社会职责。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依托于基础陈列的常设展览和临展布置只是该馆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该馆还常设非遗手工技艺制作体验、读书会、座谈会或非遗相关市集及比赛等活动,经常和其他文化类展馆、企业及各类学校等合作开展研学活动。余杭区非遗馆是当下各类“非遗馆”努力突破其功能局限、“破圈”发展的一个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余杭区非遗馆在侧重于经营面向大众的科普性展览或活动外,也聚焦不同层次的受众,输出较为有深度的内容。在其近期举办的“非遗传承的她力量”座谈会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女性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自身成长、影响和贡献,来自传统酿酒技艺、布艺、剪纸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研究者、学生和民间文艺爱好者为相关话题提供了多元维度的思辨,在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比于预设固定受众群体的观看性展览,座谈会、研讨会等对话形式更为灵活,亦可成为受众深入了解、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非遗馆”应该更多地拓宽“对话”渠道,设置“对话”情景,将其作为“非遗馆”多元发展路径的重要一途。
开展基于非遗相关话题的对话,非遗会因其本身的独特性和所具备的文化多样性而成为吸引和维系相关参与者的核心要素,而这些特质往往通过传承人的表达而具象化,成为共同认同的精神、态度和力量。相比于走马观花的观看或浅尝辄止的互动,深入的对话,既能够吸引具有不同层次或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产生深入的思考,又能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发声的机会,使大众对于非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鲜活的感知。通过对话,人们还能了解到传承人面临的困境及所需要的帮助,作为非遗相关方面重要的聚合平台,“非遗馆”可以联结多方力量,为传承人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协助。
总之,“非遗馆”除了提供展览、研学等活动,还需要多一些类似于深度对话、多方合作的行动。
具体到活动设置层面,“非遗馆”的对话活动选题不必宏大,但可以开展具前沿性、有针对性的讨论。分享嘉宾和观众也不必过多,重在见微知著——当受众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和启发,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都能够让参与者产生获得感。
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非遗馆”应主动突破其功能局限,着眼于非遗发展的整体生态,多方面、多角度为非遗的当下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