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是福建侨乡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戏曲艺术形式,《烽火侨魂》就是一部以芗剧的语言和形式讲述党的故事、呈现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和精神气质的作品,体现了福建漳州芗剧传承与保护中心的创作使命与文化担当,以动人的艺术感染力让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故事重回人间。这部作品以被周恩来总理盛赞为“中国的贞德”的抗日女英雄李林为创作原型,生动地再现了原籍为福建漳州市龙海的李林在雁北抗日时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光,并以李林在雁北创建骑兵与担任指导员,一直到身陷重围与敌人战斗到最后时刻壮烈殉国的讲述为故事的主线,以她与战友屈健在革命战争中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情感叙事为副线,清晰而立体鲜明地呈现了这位来自侨乡的女革命家赤诚而刚烈、深情而坚贞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
原名李秀若的李林,出生于1915年的漳州, 3岁时随养母侨居印度尼西亚, 15岁时返回龙海,此后先后就读于后来的集美大学和北平的中国大学。正是在北平读书期间,受到党的召唤的李秀若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北平市委的安排之下前往山西从事革命工作。在山西期间,她是中共山西大同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1937年后,她深入晋北抗日根据地工作,并在此期间,担任雁北游击队第八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第八支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〇师独立六队骑兵营。1940年4月的战斗中,李林带领骑兵排为掩护大部队顺利突围而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这位出生于遥远侨乡的23岁的女英雄,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身怀有孕的自己,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雁北浸透了热血的土地上。在残酷而壮烈的现实中,她再也没有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再没有能回到美丽的侨乡福建漳州,但这一次,福建漳州芗剧传承与保护中心以家乡芗剧的艺术形式让她的魂魄在舞台上重现,让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女英雄重回了盛世人间。
《烽火侨魂》选择这样的叙事起点,本身就让人充满敬意。为了达到对革命故事的深情讲述,该剧放弃了线性叙事,而采用双线结构,将爱情叙事与革命叙事相结合,人物关系清新简洁,并最大程度地发挥着戏曲艺术的特征而突出着抒情性。
该剧以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抒情性完成革命故事的讲述,是其值得点赞和关注之处,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有二。一是这种抒情性贯穿于李林和屈健的爱情叙事, 23岁的女英雄和屈健由相识到相知,最后确立了恋爱关系,剧作将二人美好而甜蜜的定情瞬间置于雁北的柿子树下,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深情与美好。全剧的最后,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李林在生死之际再一次进入了与爱人和没有出生的孩子之间的隔空对话,这样的桥段是戏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宝贵艺术法则的运用。“话”就是“情” ,那一时刻从残酷而惨烈的战场中抽离的更是李林身为女性的心理空间和因此而生发的戏剧空间,优美深沉的抒情性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勾连起李林和亲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接下来以身殉国的壮烈形成刚柔相济的对比,将缠绵与热血交织,因而生发出感人至深的力量。这些出色的抒情段落,不仅使芗剧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之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更在革命宏大叙事和女性细腻心理空间之间寻找到了新的平衡和独特的表现视角。
该剧的舞台表演一以贯之呈现着芗剧旋律悠扬、载歌载舞的艺术特色,如李林奉命创建骑兵排时与战友击掌的表演,有芗剧的歌舞特点,又体现着青春少女的活泼姿态,是一种貌似简单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手段;李林创建骑兵连时有很多骑马的表演,更是依照戏曲化的舞台思维,以鞭代马完成了程式化又不同于京昆而具有芗剧表演特点的身段;李林女扮男装去孙营长处找马的表演,更是充满了戏曲应有的趣味性和生动感……凡此种种都呈现出芗剧工作者在现代戏创作和表演时凝结的思考。如何能立足于剧种特色来完成戏曲化、如何以传统形式为基础生发出新程式化?作为擅长搬演传统题材的芗剧,这一次的《烽火侨魂》以一种宝贵的艺术探索为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的创作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该剧地方特色浓郁,第一场中根据时代特征和地域民俗使用了具有侨乡特色的词汇,如“唐山”。此处的“唐山”并不是如今河北省的唐山市,而是千千万万东南亚侨胞对祖国的特殊称谓,是一个包含深厚情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特定语汇。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从东土大唐而来”,成为福建移民的标识,“大唐江山”就是万千侨民心中的故土“唐山”。此外,李林的父亲送她的巴迪布围巾凸显着东南亚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地域元素的运用都恰当而准确地切合着芗剧特色。
全剧舞美风格清新简约。开场按照故事发生的地点,天幕上以椰子树为图案,但让其在风中倾斜,展现出“疾风劲草”之感。第八场到结尾,是全剧情感激荡的高潮和结尾,舞台采用高饱和度的红色为主要色彩基调,暗喻着先烈的热血即将染红雁北的土地,同时,又以红日为造型,在悲壮中寓意着新生,暗合着李林和屈健两个人之前对没有出生的孩子能有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而当敌人的包围逼近,天幕图案则转换为密布的乌云。乌云压顶,四野低垂,只有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李林,犹如一株傲然挺立的红梅,又犹如暴风雨中的海燕,定格于举起射向自己的手枪……
芗剧,是福建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以这样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古老剧种来讲述先烈的故事和革命的故事,呈现共产党人的精神气度,是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扬与传承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更是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一环。福建漳州芗剧传承与保护中心作为基层院团,以坚持艺术质量的精品意识推出正能量的作品,以艺术的方式诠释与再现革命先烈壮烈而充满魅力的人生,让女英雄李林的魂魄与精神重回人间,更让芗剧这一剧种再次绽放于首都舞台,走向全国视野。在《烽火侨魂》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革命者的牺牲与伟岸,更看到了芗剧的魅力,看到福建漳州芗剧传承与保护中心的付出和努力,希望这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能助力芗剧创作继续向“高峰”攀登,也给同类题材创作带来有益的启示。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