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北疆”内蒙古舞蹈精品晚会上演——
谱写内蒙古舞蹈艺术和北疆文化新篇章
作者: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铿锵舞韵赓续北疆文脉,以艺铸魂书写十年华章。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10月1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舞协、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承办的“舞动北疆”内蒙古舞蹈精品晚会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上演。晚会以序《舞动北疆》、《敕勒情韵》《文脉悠长》《守望相助》三个篇章和尾声《礼赞中华》结构,13个精品佳作展现繁花竞放的内蒙古舞蹈艺术,折射接续不断跨越千年的北疆文化,以此回望十年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向人民汇报,为时代放歌。

  白云映衬蓝天、绿草点染大地,一群热情奔放的青年男女阳光向上、奋进拼搏的形象,绘就一幅属于新时代农牧民草原生活的浪漫画卷。群舞《浪漫草原》温馨开启《敕勒情韵》篇章。以情破题、直抒胸臆的这一篇章中,刻画青年男女美好爱情故事的《黑缎子坎肩》、书写草原巾帼小英雄奉献精神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片段、唱响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幸福曲的《马铃儿摇响幸福歌》等多部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作品的精彩呈现,表达着内蒙古人民真挚淳朴的情愫和北疆大地和谐幸福的韵律。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北疆文化的兼收并蓄和开放创新,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包容和谐。红山玉龙见证中华文明起源,胡笳十八拍展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昭君出塞谱写民族团结史诗,上善若水、月光如影则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满底蕴。《文脉悠长》篇章,舞蹈《红山玉龙谣》《上善若水》《月下倩影》和舞剧《胡笳十八拍》《昭君》片段,轻盈起舞厚重表达,以北疆文化的雄姿映照泱泱中华悠悠文脉。

  传统漫瀚调的音乐元素与蒙古族传统筷子舞的舞蹈语言相映成趣,峥嵘岁月的革命历史和新时代的奋进精神接续生辉。《守望相助》篇章中,舞蹈《过河》讲述黄河文化哺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遍地柳荫》塑造为建设家乡返乡创业的新时代青年的初心与践行、《向阳花》书写“红色夫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永不褪色的炽热情怀、舞剧《骑兵》片段展现“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共同勾勒出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壮美北疆。

  “无论是创作打磨还是现场表演,都感觉越来越清晰了,正如《浪漫草原》表达着新时代年轻人张扬的生命力和勇敢的精神,十年来我们内心越来越坚定,一定要冲着最光亮、最有力量的方向坚实前行。”《浪漫草原》编导、呼和浩特市歌剧舞剧院青年编导、首席演员阿格尔如是表达心声。他直言:“整台演出的作品在保留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基础上,从古典舞、现当代舞等各舞种汲取养分,这种多元发展的方向正,拓展力强。未来需要我们和更年轻的编导在热爱舞蹈的原动力基础上更大胆、更细致,深挖创作的深度、构建思想的厚度,创作出更多充满哲思、引人思考的精品力作。”

  “‘四连贯+两连贯’,即《爷爷们》《浪漫草原》《黑段子坎肩》《马铃儿摇响幸福歌》连续四届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和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骑兵》连续两届荣获‘文华大奖’的亮眼表现,见证了内蒙古舞蹈十年来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可喜态势。”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编导、中国舞协副主席、内蒙古舞协名誉主席赵林平介绍,十年间,得益于内蒙古文联指导,内蒙古舞协在培育、扶持、狠抓精品上实施改革创新,以委托式、命题式与院团共同合作,对有潜质的作品组织专家修改提升,有重点、有步骤、有方法地打造精品,推动内蒙古舞蹈艺术从“高原”向“高峰”不断迈进。

  凯歌而行,乘势而上。晚会艺术总监、内蒙古舞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南飞雁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十年来,内蒙古舞蹈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辛勤耕耘、弦歌不辍,舞蹈佳作不断涌现,舞蹈人才脱颖而出,特别是内蒙古舞蹈创作及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历经8年,20余位编导深扎采风行程4200公里,新创作品数十部,其中19部入选中国舞蹈“荷花奖”,7部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创造了内蒙古舞蹈新的里程碑,助力内蒙古舞蹈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未来将继续谱写内蒙古舞蹈艺术和北疆文化的新篇章。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