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内在逻辑研究”课题组
世济其美
——浅论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内在逻辑
栏目:重点课题成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社会艺术审美取向,是社会文化艺术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个体行为、群体认同乃至社会变迁,还深刻影响着艺术创作、欣赏与评价的全过程。从传统的审美标准到现代的多元审美观念,人们的审美偏好不断演变,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当代,艺术审美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上,更体现在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和审美趣味的个性化上。因此,深入探究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内在逻辑,对于理解社会文化现象、引导审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揭示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可以为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促进审美教育的普及和审美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引导社会审美观念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后续研究和政策指导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研究聚焦于“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内在逻辑”,旨在探寻这一复杂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运行机制及其对社会文化艺术的深远影响。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实证调查、跨文化比较等方法,课题组思考构建了一个大众化、可理解的框架。课题组着力从依调查作判断、于时代树观点、由研究推应用三个层面推进研究工作。

  由于此前没有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相应支撑和参考依据,课题组组织团队对该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在专家的建议下,由陈晔设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第一手数据,了解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及其形成原因。同时,结合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等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推进数据调查等第一手材料,并形成调查报告。基于这种脚踏实地的调查分析,课题组得出了相应的推论并概括为传统、传播、传承“三传原则”。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和措施是取得了实际效果的,文化自信在各地、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群体中都能够得到彰显。第二,新时代的大众传播对广大受众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对各类传播媒体的审美引导力度,规范和提高审美观。第三,社会艺术审美的主体是人,建构审美对象的也是人。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进而输送到各行各业发挥作用,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要务。

  在调查、观点都建构起来的基础上,课题团队向前一步,研发了具备“多对多”艺术传播解决方案的影像交互工具,使“去渠道化”成为可能。目前该工具已经在互联网上线,未来可以积极建设成为社会艺术审美引导机制的有效抓手之一。课题组还完成了社会艺术审美引导的实验项目,在河北清河的羊绒工厂在地创作18件/套艺术作品,并合作策划了基于当地工人主体视角的审美应用“一线当代艺术创作展”,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工人的好评。此外,今年暑期团队在北京策划城市公园艺术展,在客流量很大的场景中布置当代艺术展,形成大众审美的“现象级”实践案例。

  在课题组负责人蒋文博统筹下,研究团队成员彭吉象、高建平、陈晔、贾雯、王一川、王廷信配合协作,将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及应用实践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发现了社会艺术审美取向的内在逻辑关系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信息化的特点。

  不同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偏好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多元性既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体现了个体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文化因素是社会艺术审美取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不同群体的审美取向。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不同文化间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也在相互渗透和融合。社会心理机制在社会审美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体认同、社会比较、从众心理等心理机制影响着个体的审美偏好和审美选择。这些心理机制使得个体的审美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和群体规范的影响。更为明显的是,媒体和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传播各种形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对社会审美取向产生深远影响。媒体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审美观念更加多元开放,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问题,如审美观念的碎片化和混乱等。

  上述规律的发现和理论总结为我们理解社会艺术审美取向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在新时代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和鉴赏提供了实践途径、现实依据和学理逻辑。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蒋文博、课题组成员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