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崇高审美价值取向研究”课题组
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之美
栏目:重点课题成果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文艺崇高审美价值取向研究”,旨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首次系统性地梳理中国社会文艺崇高审美形态价值取向的变迁发展脉络,纵向拓深新时代社会文艺美学研究的历史维度,研究对象涉及电影艺术、动画艺术、网络视听、舞台艺术这四种大众文化文艺形态,提出崇高美学是新时代社会文艺主潮,以构建我国新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的自主知识体系。

 

  一、崇高审美追求是我国社会文艺的重要价值取向

  崇高审美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文艺作品应“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艺创作“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

  纵观十多年来的新时代社会文艺创作,呈现出以崇高审美形态的创新表达与文化主体性建构为审美价值取向这一相对明晰的流变发展脉络。流行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红海行动》等,通过工业化技术美学和“新主流”叙事,构建家国情怀的文化认同;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等,聚焦个体命运与伦理价值,讲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构建家国同构叙事;舞台艺术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打破精英与大众界限,展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奋斗与牺牲;动画作品如《哪吒》《姜子牙》等,以数字技术创新,开启“中国式神话宇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幻影视剧《三体》《流浪地球》等,则从中国立场出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审美价值观。这些都呈现出新时代以来当代社会文艺创作在新时代文艺思想引领下展现出的新形态、新审美与新价值。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崇高美学理论渊流

  所谓崇高,既是一种深刻而高尚的审美形态,也是美的范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西方拥有深厚宗教渊源的“崇高”概念相比,中华美学精神中的崇高审美价值有着截然不同的哲学观,这是需要首先在学理层面上厘清的理论问题。

  西方崇高美学核心在于主客体冲突,通过面对自然或无限客观物象引发的恐怖感,进而升华为崇高感,经历“屈从—抗争—征服—超越”的心路历程。而中国美学中的崇高,则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追求自然与人性之美的和谐共生。汉字“美”中的“羊大为美”,便蕴含了崇高之美的初始概念,强调“大”作为崇高的核心。崇高审美的发展轨迹,深深烙印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这种崇高,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赞叹,更是内心道德与精神世界的升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风貌与审美追求。

 

  三、新时代文艺崇高审美价值谱系建构

  根据崇高美学理论特别是中华美学精神下极具多元融通特点的中国崇高审美价值特点,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崇高审美价值的理论谱系,有着三种内在兼容并蓄的理论脉络。

  第一,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崇高范畴,自“羊大为美”起便蕴含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历经魏晋“风骨”对精神层面的提升,至晚清王国维的“壮美”之美,崇高美学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强调实践主客体合一及审美内涵的丰富与深邃。

  第二,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崇高审美,成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崇高审美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深刻性,还通过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将崇高之美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程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结合”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崇高审美价值理论创新的方向,即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第三,新时代文艺各门类在崇高审美表达上展现出多样性与人民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宇宙视野与家国情怀诠释科技时代的崇高;《红海行动》等主旋律影片则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传递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再现革命英烈事迹,激发爱国情怀;动画《长安三万里》诗意描绘盛唐辉煌,展现民族文化自豪。此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问苍茫》等也在不断拓展崇高审美的边界,以贴近人民生活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崇高审美价值,不仅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精髓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在新时代语境下通过大众流行文化艺术形态普遍传播,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壮阔历程和人民精神世界的内在追求,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文艺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引领着中华美学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陈亦水、课题组成员王赟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