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
用纯净之眼,观万物之美
作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8月23日晚,在北京南锣剧场首演的原创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让剧场充满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也让人们跟着剧中的小主人公夏天在暑假来到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地区,认识了这片纯净之地上的黑颈鹤、旱獭、野牦牛、狼、赤麻鸭、斑头雁等动物,还认识了陪伴着夏天成长、共同守护三江源的同龄人扎西、索南和梅朵,汉藏两地小伙伴之间童趣十足的生活细节深深吸引了小观众们。

  这部儿童剧由北京演艺集团、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出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制作演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玉树州教育局、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馆支持,以当代青海玉树隆宝滩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故事背景,融合了音乐、歌舞、木偶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暑假来三江源探望妈妈的北京孩子夏天,原本一心想拍摄黑颈鹤的vlog,却发现了这里的大美天地,也意识到长年在此工作的妈妈推广植草技术的重要性,还交到一群好朋友,他自己也从“姥姥的宝贝”成长为享受天地自在的男孩。

  “这是一部讲述北京孩子走近高原、爱上高原、收获心灵成长的故事,也是由北京出品,深入展现大美玉树的舞台剧作品。”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佳琛表示,“儿童剧的呈现方式将为这部剧注入更为生动别致的气息,没有说教、不喊口号,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视角讲述故事、传递情感、表现现实题材,回答现实问题,以戏剧架起孩子认识世界的桥梁。”

  主创团队多次前往青海玉树实地采风、深度体验,翻阅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还邀请到了玉树当地藏族歌手及青年演员来到北京儿艺的排练现场,与主创主演们朝夕相处、共同排练。该剧导演王炳燃谈到创作最难的就是对于三江源这片土地太过陌生,所以除了实地采风外,还要看书、纪录片等等,才能让所有主创都真正认识、融入这片土地,成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创作过程是收获极大的旅程,也促使我们在创作方法、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同时也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礼。”王炳燃说。

  舞台设计充分运用“雪山、青草、河流”三大视觉核心,巧妙构建出具有玉树地貌和藏族气质的艺术空间,将三江源的人文风貌诗意化地搬上舞台。玛尼石墙、牛粪、酥油灯等标志性元素随剧情的发展适时出现于舞台之上,灯光与舞美巧妙融合,“光中有景,景中有光”,而“鸟类中的大熊猫”黑颈鹤、旱獭、野牦牛、白唇鹿、赤麻鸭、斑头雁等珍稀的高原动物也以“偶”的表现形式灵动呈现于舞台,剧中的“尼玛树”既象征着北京曼巴精神,也是一批又一批“援青人”的精神延续。

  这部剧既表现了北京“援青”干部在各自专业领域为三江源地区的人们无私地提供帮助,也展示了在三江源这片自然王国中,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得以观万物之美、悟和谐之道。因而,剧名中的“黑眼睛”不单指某个人或某个动物的眼睛,究竟是指谁的眼睛呢?观众们可以观剧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