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剧场链接教育、亲情、知识和审美
——从话剧《诗仙李白》说开去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何加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虽然暑期已然过半,围绕家长们如何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等,还是持续发酵着话题。在“双减”政策之后,除了旅游研学有所升温,通过艺术形态的教育转化,来达成寓教于乐的陪伴目的,也就成为一个课题性的探索话题。最近有一部话剧《诗仙李白》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就是又一个较好的案例,呈现出运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来实现家庭教育的生动可能性。它使用了教育剧场的功能体现,跟严格意义的话剧的剧场诉求有所区别。虽然此类探索已有较长时间和较为普遍的展开,但系统深入的梳理总结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回到话剧《诗仙李白》,它的剧情以李白的生平为蓝本,讲述李白的传奇一生。这种结构方式,对于强调情节集中和戏剧冲突的戏剧来说,其实并不具有典型性,而且对于李白身上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命运旨趣也不便展开。如果对比北京人艺的话剧《李白》讲述晚年李白在归隐和入世之间的选择与坎坷,这一点就更加明显。毕竟教育剧场范畴的话剧《诗仙李白》所面对的观众群体更多的是孩子和家长,因此它不再刻意追求人性和内涵挖掘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而是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沉浸式的剧场体验,去讲述李白的人生历程,去演绎其中承载的知识典故,去展示相关情境可能涉及的历史文化或地域风情。在观演关系当中,剧场体验带有了课堂互动的性质,而审美陶冶是以知识为落脚点的。

  这是课堂教育和戏剧欣赏彼此延伸和交融的戏剧形态,相对于课堂而增加了体验感和趣味性,相对于严格意义的戏剧又突出了教育功能。就拿《诗仙李白》来说,剧中运用了人偶操控和表演的情节元素,对孩子们是有吸引力的。人偶贴合李白出生于四川的家庭背景和“铁杵磨成针”的励志典故,将绵阳米粉、焦鸭子和老婆婆等形象加以趣味演绎,不仅讲李白,而且衔接现实的地域风情元素,显然较好地丰富了知识普及的体验感。特别重要的是,全剧由“铁杵磨成针”的励志故事出发,比较集中地围绕诗歌做文章,讲述了李白入长安、游历梁园和遭遇挫折后的诗意诗兴与旷世才华,一首首诗歌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或许,孩子们还不能深刻体会到彼时李白人生际遇中的复杂心境,但相对于课堂灌输和诵读,戏剧所营造的特殊情境和微妙情感,一定是能够更入微地渗透到他们的人生记忆当中的——原来,这首诗有这样的故事背景;原来,李白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不朽诗篇的;原来,这些诗歌并非是零散和孤立的,它们就像是李白人生的编年史,可以连珠成串更深地被记忆收藏。

  客观来讲,戏剧的教育功能早已有之,只是当前基于家庭教育的特殊语境而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上世纪二十年代,黎锦辉创排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等,就已有了很明确的教育意识;在戏剧大众化运动的浪潮中,戏剧的宣传教育功能进一步被释放,也蕴含了戏剧在特定阶段的特性。当前聚焦于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和开拓学校教育“第二课堂”的戏剧探索,在新世纪以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跟人们对于教育情境的认识深化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个认识里,孩子、家庭和学校不再是区隔开的,而是彼此联系的,但怎么实现这种联系呢?戏剧作为一种营造情境的艺术形态,自然就进入相关探索的视野并成为建立相关联系的特殊场域空间。当然,其中也长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困惑。比如,如何协调戏剧性和知识性的关系,把握寓教于乐的分寸和尺度?但是,其教育优势显而易见,不仅是普及知识、加深在戏剧体验和艺术理解等知识内容层面的,同时也为小观众了解戏剧艺术提供了直观样本,使之能够较好地、情感化地产生兴趣,包括舞台灯光、服装、道具和表演方法等,这些戏剧要素提供了印象轮廓,进而为未来培养戏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更进一步讲,在戏剧行业的分众布局当中,戏剧的教育功能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始终有一批扎实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此次话剧《诗仙李白》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剧委员会、北京金画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金画眉儿童剧团联合出品,相关方面都是专注于儿童剧创作或研究的单位,并在国内戏剧教育普及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包括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为主体的创作团队,将教研与实践结合起来,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亲子教育、家庭教育越发得到重视的当下,进一步深化戏剧教育性的研究和探索,更是相当迫切的现实需要。当戏剧情境联结起教育、亲情、知识和审美,美育教育借此得到发展,想必家长和孩子们在溽热的暑期也会多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和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