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图书馆建设贵在久久为功
栏目:钟鼓楼
作者:周慧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有一座百年乡村图书馆历久弥新,它就是和顺图书馆。目前全馆藏书约13万册,藏有诸多珍贵古籍。这座乡村图书馆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乎每个来到“极边之地”腾冲、走进和顺古镇的游客,都会慕名探访这座乡村图书馆。仅2023年,进馆人数就超过了75万人次。

  “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早期和顺图书馆“书报来自云海外边”,历经舟车劳顿行程近万里方得以入馆。或许,正因为馆藏书籍报刊来之不易,和顺诸多乡民将图书馆作为了求知求学的一个重要依托,以至于和顺人耕读传家之风代代传承,并且成就了古镇“文化之乡”的美名。

  不难看出,过去至今,和顺图书馆对于帮助当地百姓热爱阅读,丰盈自我,改善民风乡貌,沉淀文化底蕴,甚至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文旅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皆起到了积极作用。

  阅读,意味着心灵获得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改善乡村阅读条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扶助下,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地区建起了农家书屋、乡村书局,基本解决了农村阅读设施、阅读条件从无到有的问题。

  尽管如此,纵观一些地方的农家书屋、乡村书局,在实际运营当中却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所藏书籍资料引不起百姓阅读兴致;再比如,书屋运营维护虎头蛇尾,常常门可罗雀甚或“铁将军”把门,凡此种种,不免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挫伤百姓的阅读热情。

  若使更多农家书屋、乡村书局能够像和顺图书馆那样,久经岁月烟尘而光亮如新,不仅愈益引人关注,而且可持续赋能乡村的文化与经济建设,一些方面的确值得思考并见诸行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着力发挥好“人”的作用。

  和顺图书馆之所以久盛不衰,其背后的有识之士给予了得力支撑。追溯图书馆起源,1924年,崇尚读书开智的和顺先贤,商议开办阅书报社,感知外界信息,阅书报社遂得以一步步发展壮大。及至2015年,新一代图书馆经营管理者审时度势,先后上线了歌德机、信息检索机、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等数字化设备,定期更新富有特色的展示内容;与此同时,开办了“和顺讲堂”,创办了“儿童之家”,等等,增强了图书馆的吸引力,受到读者、游客好评。

  有供还得有需,供需协调配合,方能实现动态平衡,尽可能展现图书馆的实际价值。据了解,在和顺,不到8000人的边陲小镇,就有近3000人在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许多人从小就在和顺图书馆借书、看书,有的最终还成为了图书馆的经营管理人员。很难想象,没有大众的拥趸,没有持久的人气,和顺图书馆怎能发展成如今的样子。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参与。和顺图书馆能走到今天,折射出发挥人的作用,引导人人参与的重要意义。事实上,仅此仍嫌不够,“久久”方能“为功”。有道是,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坚持是时间的见证,是努力的累积,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之始。围绕服务的“供”与阅读的“需”,因为当地一代一代人接续努力,终使和顺图书馆闻名于世。

  如果说,当年和顺图书馆的建设,得益于有识之士的自发力推,那么当前,形势发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近些年来,政府始终注重全民阅读,注重乡村文化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又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现在可谓形势喜人,催人奋进。既然如此,各地只有像和顺图书馆那样,立足长远,将乡村文化阅读活动场所建设得越来越好,使读书乐学的氛围越来越浓,才能以文化人、德润乡风,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蓄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