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相思》:引发古装剧精品化的思考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暑假一开始,电视剧《长相思》第二季在江苏卫视和腾讯视频播出,就开始领跑暑期档,在腾讯视频热度迅速突破30000,也是继去年电视剧《长相思》第一季暑期档播出成为爆款之后,很多剧迷翘首以盼的电视剧。《长相思》从根植于玄幻神话的热门小说一步步成为既彰显古风意韵又深化现实观照、颇具人文关怀的影视作品,连续两个暑期为观众提供了视觉盛宴,让中式美学传播海内外。8月8日,古装剧《长相思》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会上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主创代表热烈发言,从精品化制作、东方美学、中华文化传播、现实主义风格创作等多角度对《长相思》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专业解读,大家赞赏其追求的文化之美、意蕴之美、镜头之美,在虚构故事中融合了历史的客观存在,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和家国大义,是网络剧精品化的最新成果。

  古装剧如何精品化,这是摆在众多创作者跟前的重要课题。在实践中,要着重抓好历史与现实两个向度的问题。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表示:“项目团队在每个环节上都下足工夫,让这部古装剧更具现实主义的落地感,通过逼真情景和细节人物刻画,让故事更符合真实的生活逻辑。”对此,该剧总导演秦榛透露:“该剧前期筹备15个月,做了详尽的资料调研工作。而在持续两年多的后期制作中,我们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希望通过精心打磨,让《长相思》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观众。”通过古代视角隐喻现代生活,用时代特征承载人文情感,《长相思》的典范作用值得探究。本剧原著作者、编剧桐华表示,“通过剧集创作,学会用第三视角来重新梳理故事中的隐藏线索和世界观,进而更理解人物。”而同为本剧编剧的王晶则认为,创作是从人物本身出发,“每个人物都有一条完整的成长线,人物立住了,故事就可以是活的”。

  古装剧的创作虽天马行空,但也离不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提到,“《长相思》在人为建造的故事中融入了历史元素。凭着虚构的想象力来表现历史,让观众感到渊源有自、虚构有据、想象有凭”。同时,《长相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延续,也被李京盛点赞:“这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人格描摹也延续了传统文化的情怀。当一切尘埃落定,编剧让小夭和涂山璟既成全了姻缘,又隐入江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道:“古装剧实际上是衔接了文学传统而产生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美学观的导引极为重要。《长相思》主张和平安定,包含了家国情怀,以及纯洁的健康的情感,用一种极其浪漫的思维方式把握事件、创造形象。”

  古装剧如何让年轻观众有所共鸣,其与现实社会的映射和连接必不可少。在《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看来,《长相思》玄幻剧的外壳下是它的人间性,“这里面既有爱情的冲突,也有亲情的救赎与和解,最后小夭和涂山璟回归大荒世界,既是情感的达成也是对生命状态的解放”。此外,全剧对于寻找自我、构建主体性的追求也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呼应了当下观众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观众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矛盾体系里都在追问‘我是谁’。这也是与观众共情的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则在《长相思》中看到了情感教育,“《长相思》有爱情主题的设定,它拥有情感的解析能力,剧中人物在经历了这么多后,成长起来,面对感情更理性”。知名剧评人李星文通过《长相思》看到了极高的情感浓度,“在古装剧的爱情元素中融入家国情怀,对于这一类剧来说都算是一条出路,它可以让这类剧集变得更深入,也更有厚度和深度,能够拓展更多受众群体”。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认为:“古装剧历来是收视神器,尤其吸引青年人关注,同时古装剧也更容易走出国门。在这样的情况下,《长相思》较好把握了市场和创作的关系,做到了古装剧和历史剧的双向驱动,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相思》作为样板,具有较大的示范和启发意义。”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管理处副处长许彦宁表示,《长相思》是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推动精品粤产剧创作生产的成果,但这绝对不是终点,而是艺术创新和卓越品质的崭新起点。